• 3

文長,華碩筆電的維修

kanny945 wrote:
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如果D大您是華碩人員,我覺得華碩還有救,盡管大多數華碩人擺爛,還是有用心解決事的人。
但如果不是..我想華碩已經放棄客服了。

1.我不是華碩的人,我只是消費者,我怎知我有什權益呢?
警察抓到犯人都還會宣讀犯人權益,結果第一線客服人員,抱著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心態,提都不提。
2.這類事在01已不是首發,高層似乎仍不重視,都要由協力廠商或他人告知,才能有所改進。
這樣是否消費者,都要求未來別出錯,不然出錯了還要有善心的路人甲己丙丁等來幫忙,才能妥善處理本來就要解決的問題呢?


老實說 : 如果你有去過皇家俱樂部面對客服人員, 你應該可以感受到華碩客服對顧客用心的程度.

就我個人所知道 : 華碩對維修單位是有績效制的; 所以如果客戶客訴, 對他們維修單位績效會大扣分 !!

由這一點, 就可以知道華碩其實很用心在服務區.

老實說 : 在 Mobile01 通常都是報憂不報喜; 用的好的人很少會在這裡說 : 我對這台電腦的體驗指數很棒.

特別我們台灣人, 往往 "怗怗吃大碗公" 的人促了 90% 以上的比例; 銷售量和維修量往往是同比例的.

一般筆記型電腦硬體失效率平均落在 19%, 我們以這個比例數去抓維修量 :

如果華碩筆記型電腦在台灣的銷售量一個月銷售有到 20 萬台筆記型電腦, 一個月就可能有 36000 台筆記型電腦有硬體失效的機會

如果有 1 % Mobile01 客訴, 那麼 Mobile01 華碩客訴發生件數其實就超過 360 件.

這其實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

你光看有那麼多失效率的電腦在討論版在討論, 就會有 : "這個品牌怎麼那麼差" 的錯覺了, 更不要說後面其實有可能有更大的維修量.

但其實 : 每個品牌後面的狀況其實都差不多; 而華碩在整體的硬體失效率統計數字來說, 其實還是算不錯的.

如果你自己就是一個品牌的經營者, 你應該要怎麼面對這些客戶 ? 老實說 : 很難.

特別是一個月銷售量那麼大的公司 (就我所知, 華碩 2016 年銷售總量應該約 1680 萬台 !! 如果按照失效率 19% 計算, 全球維修量可能高達 3,192,000 台 !! 平均一個月可能 266,000台 )

這並不代表高層不重視維修狀況; 我們只能這樣想 : 維修數量可能已遠超過公司所能負擔的一個狀況.

如果高層不重視維修, 那就不會有績效制度.

你要如何做到讓 Mobile01 沒有客訴 ? 那根本就是一個天方夜談 : 華碩其實也只能用 By case 的方式去降低客戶的不滿; 用理解, 關懷和負責的態度去面對可能面臨的問題.

如果站在這個立場來看, 其實你會認為 : 華碩的做法, 基本上是對的.

至少華碩有用心的在經營客戶服務的這一個區塊, 並且試圖把客戶不滿降低到最低.

這不是為華碩說話, 這是一個事實.

提供樓上參考看看.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康允企業有限公司及DELL客製化原廠業務合作夥伴
不要相信每一個皇家維修人員都會主動回覆維修狀況. 有問題就直接打電話問, 再有問題call客服, 很快就會有人聯絡你了. 個人經驗. 最近的維修經驗: ZF3用了一個多月,喇叭沒聲音, 送修隔天就好了, 換主機板及喇叭. 只是以前是電話通知, 現在是直接簡訊通知.
首先我說幾點
1. 有績效制度那是很正常不過 任何一個客服組織都會有 被客訴扣分也很正常 但如果有這個制度救代表客服作的好 我只能說我醉了
2. 現在華碩的客服大概是這樣 你看到皇家的員工 那的確算華碩的員工 (算他成立一家的子公司 名字我忘了)
但是真正維修的單位已經外包 跟電話或是網路跟你對話的客服基本上都在對岸
我送修過的經驗是 亂拆一通 外殼被刮的亂七八糟
3. 至於品質 我只能說華碩是走便宜大碗路線的 所以要靠維修這塊來補 以點來說 皇家算多的 至於說品質算好算壞 各位自己評估
至於華碩的問題 我呆過我理解 但不太方便公開說 但會比較推薦高cp路線的機器 尤其中低價位
4.我身邊發生過筆電比較離譜的狀況的 各牌都有 但華碩的狀況的確比較多 (相對) 東芝 富士通(日本製造)算是相對好的

Delengkimo wrote:
老實說 : 如果你有...(恕刪)
Delengkimo wrote:
一般筆記型電腦硬體失效率平均落在 19%, 我們以這個比例數去抓維修量 :

如果華碩筆記型電腦在台灣的銷售量一個月銷售有到 20 萬台筆記型電腦, 一個月就可能有 36000 台筆記型電腦有硬體失效的機會.(恕刪)


真的要幫忙備份一下阿
台灣的筆電一年銷售量只有120萬台而已
且其中的3-4成還是政府和中大型企業的採購量
華碩大約佔一半的量一年也才60萬台左右
其中的6成大約是36萬台
政府和中大型企業的採購量那些基本上不會到這邊出現的才對
所以一個月是3萬台左右,跟D大講的20萬台有6倍多的差距

另外19%的硬體失效律應該是3年之後的而不是賣出去的第1年就有那麼高吧
這樣的話還有幾個人敢買筆電阿
D大建議你要維護華碩不是說不行
但是本職學能爛數字的使用要在加強一下
詳細的我幫你用圖片備份了一下
不見真向不見天 wrote:
真的要幫忙備份一下阿
台灣的筆電一年銷售量只有120萬台而已
且其中的3-4成還是政府和中大型企業的採購量
華碩大約佔一半的量一年也才60萬台左右
其中的6成大約是36萬台
政府和中大型企業的採購量那些基本上不會到這邊出現的才對
所以一個月是3萬台左右,跟D大講的20萬台有6倍多的差距

另外19%的硬體失效律應該是3年之後的而不是賣出去的第1年就有那麼高吧
這樣的話還有幾個人敢買筆電阿
D大建議你要維護華碩不是說不行
但是本職學能爛數字的使用要在加強一下
詳細的我幫你用圖片備份了一下


2016 年全球筆電銷售總量及市場佔有率 :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6/10/28/notebook-2016/

其實, 台灣量本來就算是少; 我們何不由全球銷售總量來看 ? (在上面的 20 萬台數量, 我是說 : 假設, 瞭解嗎? 如果你能知道銷售總量, 自己可以去抓比例)

19% 的失效率當然是指 3 年之後的商品失效率了; 第一年通常大略都不到一成.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康允企業有限公司及DELL客製化原廠業務合作夥伴

Delengkimo wrote:
2016 年全球筆...(恕刪)


D大我是真的建議你要多花時間去加強本職學能的部份的
一般來說筆電第1年非人為的硬體損壞回修率不可能會有1成那麼高的
千分之7也就是0.7%是大廠必須要去做到的一個數字
地一線的服務人員處理非硬體問題就會佔用掉7成以上的時間了
如果高過這個比率應該就算不合格的了
大量銷售的機器備料比率基本上大約也只有1%左右
如果第1年就有1成的硬體失效率那是不可能的拉

講錯了承認就好了講越多只會錯越多的
基本上華碩的筆電過保之後還回華碩修的真的很有限拉
一片面板華碩換8500-10000的外面換2800
主機板的電源接頭出問題原廠要換整張主板1-2萬,外面處理800-1200
基本上價格的差距都是很大的,這才是現況吧
所以在3年後的19%失效率的筆電來說,至少有一半因為原廠價格太高
放棄維修變成電子垃圾,數量的部份大家應該都會計算
剩下的一半能有10-20%是回原廠處理的就不錯了拉
至少8成會在外面的店家或是個人處理
外面很多專修筆電的應該有很多人有看到吧
但是台灣真正有能力處理筆電3級維修的其實沒有幾家
有9成9以上的筆電維修店家都是轉送的
就算是料件更換的2級維修,除了RAM跟SSD之外
能處理的應該也不到5%的店家
剩下的還有一半以上是連1級維修都做不到的店家
因為他們跟本不熟悉筆電,除了會賣,重裝系統後將驅動掛完整都有困難
拆機清潔保養基本上可以算是筆電的1.5級維修服務
目前也大約只有1-2成的店家是有能力自己處理的
不見真向不見天 wrote:
D大我是真的建議你要多花時間去加強本職學能的部份的
一般來說筆電第1年非人為的硬體損壞回修率不可能會有1成那麼高的
千分之7也就是0.7%是大廠必須要去做到的一個數字
地一線的服務人員處理非硬體問題就會佔用掉7成以上的時間了
如果高過這個比率應該就算不合格的了
大量銷售的機器備料比率基本上大約也只有1%左右
如果第1年就有1成的硬體失效率那是不可能的拉


老實說, 你的數字才真的是有問題.

1. 我是說不到一成.

2. 你要不要看看以前的文章 :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1312241

"一家專門提供電腦保固服務的公司──SquareTrade發佈報告指出,根據分析該公司所保固的3萬多台筆電的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一的筆電會在三年內發生故障。而評比各品牌的可靠度發現,華碩(ASUS)和東芝(Toshiba)的品質最好,三年內的故障率低於16%。

報告顯示,有31%的筆電在三年內會發生故障,其中包括20.4%是由於功能失效,有10.6%是由於意外損害造成。而針對美金400元以下小筆電所做的分析顯示,此產品一年內的故障率為5.8%。相較於美金400~1000元入門級筆電一年內故障率4.7%,以及美金1000元以上高階筆電一年內故障率 4.2%,小筆電的故障率高出近20%。"

0.7% 的數字實在是太為難各大品牌了; 也許你應該自己去創立一個工廠, 符合你所設定預期的目標 0.7%.

你會發現, 差不多 OEM / ODM 廠通常不會理你.

除非你打算自己打 PCB , 用自己雄厚的金錢實力少量製造.

-------------------------------------------------------------------------------

現在筆電的 CostDown 遠比以前嚴重; 當年平均落在 4%, 現在只會更高不會更低.\

原廠維修單價的高低與外面坊間維修不同是很正常的, 因為他們有股票上市上櫃 : 有投資人要養, 有主管要養, 有一推員工要養.

坊間單拿 LCD 成本需要顧慮到這些問題嗎 ? 不用.

所以, 拿多少自然能賣多少.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康允企業有限公司及DELL客製化原廠業務合作夥伴
Delengkimo wrote:
老實說, 你的數字...(恕刪)


難來你是完全不了解真正的上游的狀況的
你的那些數據跟本就是包含了非硬體損壞的問題
代工廠是不會去管這些問題的
有多少人是更新跑出問題去找你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有多少人是亂裝驅動去找你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有多少人是自己亂裝軟體出問題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有多少人是中毒了去找你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有多少人是因為不會用去找你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有多少人是因為不懂不了解感覺問題去找你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數字要看的懂能了解才有價值
我真的不知道你這幾年在這個產業是怎麼學習的
不見真向不見天 wrote:
難來你是完全不了解真正的上游的狀況的
你的那些數據跟本就是包含了非硬體損壞的問題
代工廠是不會去管這些問題的
有多少人是更新跑出問題去找你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有多少人是亂裝驅動去找你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有多少人是自己亂裝軟體出問題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有多少人是中毒了去找你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有多少人是因為不會用去找你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有多少人是因為不懂不了解感覺問題去找你的
硬體料件有壞嗎


看起來, 你似乎都沒有多少 DOA / RMA 的記錄嘛.

DOA 算不算是硬體有故障 ? 算嘛

你有沒有跑維修站去做 RMA 或是因為硬體故障幫客戶去送 RMA ? 有嘛 !!

你無論是自己送修, 又或透過代理商處理, 這就算是硬體故障了吧.

看起來, 你似乎都沒有在幫客戶跑這個服務阿.

從我開業到現在, 就已經幫客戶跑不少硬體 RMA / DOA 了阿; 看起來, 你似乎都沒有在幫客戶在跑 RMA / DOA 嘛.

你自己有沒有統計過 維修/出貨 統比率 ? 沒有唄.

就連某樓提出比較好的日系品牌都差不多在 4% 這個數字了, 別說你所支持的那些品牌完全達不到這個數字.

如果真要包括軟體問題送修, 以去年到今年來看 : 恐怕超過 50% !!

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死在 Windows 8 / 8.1 / 10 的更新 Bug 之下 !!

微軟光是更新出包就不少次了; 包括 Windows 8.1 大更新, Windows 10 改版三次都有出包 !!

到底是你有問題, 還是我所看到的數字是假的 ? 時間會慢慢証明一切的.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康允企業有限公司及DELL客製化原廠業務合作夥伴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