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SUS M5(白)電磁波過高


tywang wrote:
有沒有人量過?M5黑色與S5勒?.
總覺得這幾台很像,是不是也會有電磁波過高呢?


------------------------------------------------
剛剛在另一篇網頁看到網友的說法
參考看看(吠陀 網友提供)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27673
---------
電視上所報導的儀器是測量EMF (ElectroMagnetic Field 電磁場強度)的儀器,
不是測量EMI,EMF是只要像是馬達線圈通電過後
就會像是磁鐵一樣產生磁性,感覺就像是吸鐵一樣,這就是電磁場。

從頭到尾大家都以為測量的是EMI電磁波,但是請留意下面這張照片是
新聞中所用的檢測用的儀器,上面很清楚的寫著是ElectroMagnetic Field(電磁強度),
而不是ElectroMagnetic Irradiation(EMI)電磁波(高頻輻射)。
照片中的中文字"電池波測試器"應該是廠商的筆誤吧!
英文字部份很清楚標示"EMF"
我想大家都被耍了.........
來自新竹的J先生
所以事件中的這位消費者的動機讓人覺得很奇怪,我自己也是用M5,我就沒頭痛,搞不好他的手機電磁波還比這台高勒
griffey

J先生 wrote:
------------------------------------------------
剛剛在另一篇網頁看到網友的說法
參考看看(吠陀 網友提供)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27673
---------
電視上所報導的儀器是測量EMF (ElectroMagnetic Field 電磁場強度)的儀器,
不是測量EMI,EMF是只要像是馬達線圈通電過後
就會像是磁鐵一樣產生磁性,感覺就像是吸鐵一樣,這就是電磁場。

從頭到尾大家都以為測量的是EMI電磁波,但是請留意下面這張照片是
新聞中所用的檢測用的儀器,上面很清楚的寫著是ElectroMagnetic Field(電磁強度),
而不是ElectroMagnetic Irradiation(EMI)電磁波(高頻輻射)。
照片中的中文字"電池波測試器"應該是廠商的筆誤吧!
英文字部份很清楚標示"EMF"
我想大家都被耍了.........


ㄟ... 原來他是測磁場...
裝肖ㄟ...
害我擔心好幾天,這兩天要衝去買檢測儀器了說
RD研發人 wrote:


J先生 wrote:
------------------------------------------------
剛剛在另一篇網頁看到網友的說法
參考看看(吠陀 網友提供)
---------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59&t=27673
---------
電視上所報導的儀器是測量EMF (ElectroMagnetic Field 電磁場強度)的儀器,
不是測量EMI,EMF是只要像是馬達線圈通電過後
就會像是磁鐵一樣產生磁性,感覺就像是吸鐵一樣,這就是電磁場。

從頭到尾大家都以為測量的是EMI電磁波,但是請留意下面這張照片是
新聞中所用的檢測用的儀器,上面很清楚的寫著是ElectroMagnetic Field(電磁強度),
而不是ElectroMagnetic Irradiation(EMI)電磁波(高頻輻射)。
照片中的中文字"電池波測試器"應該是廠商的筆誤吧!
英文字部份很清楚標示"EMF"
我想大家都被耍了.........


ㄟ... 原來他是測磁場...
裝肖ㄟ...
害我擔心好幾天,這兩天要衝去買檢測儀器了說


在電器裡,電會生磁,磁也會生電,兩者是互依互存的。
所以才會有電磁波

Bon2 wrote:
就我本人物理系的經驗,
電磁確實對人體有傷害,但僅限於由電產生之磁場,
而昨天電視播出之m5並無開機檢測,應該是測試未開機狀態,
殊不知何以產生有傷害人之電磁波.
再細想一下其量測處,可能為1.喇叭.2.光碟機.
此二處皆有內建之磁鐵,自然是會有磁場產生,但是其磁場是健康且自然的.
無須擔心,要不,只要手邊有磁鐵,就要擔心頭昏了.
哪我們就要天天頭暈了!!

有時頭痛可能是高頻的聲音所造成的
某些人對極高頻的聲音很敏感(就是聽的到15K~20K以上的頻帶)
所以,不只用筆電會頭痛,連其他產品也會
我就是其他之一,所以我買東西就先仔細的"聽一聽"
有沒有高頻聲音(我最怕手機,所以目前用CDMA的)
再決定要不要買
給大家參考
挖哩
偶爾上來看看
討論的好激烈,沒是灌灌水....
我都在GPS討論區啦
版主不要砍我喔.....
台灣媒體都不負責任,未求證便隨便公佈,重傷別人,如果我是華碩,一定告死 TVBS


小弟對電磁不是專家,但有幾點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1.在討論電磁場前,是不是先看看場源的頻率??一般電力系統引發的電磁場,在台灣算是60Hz,查暴露量建議表時,場源頻率一定要注意,越高頻造成傷害可能性越大,所以手機跟家電的電磁影響不能單純看個數字比大小。且電場跟磁場的特性差很多,大家該分開來看

2.電場很好隔離,金屬,甚至皮膚也有隔離的效果,一般電力系統如果電線有金屬外殼包覆,電場大部分都可隔離。住電纜旁的住家就要小心建築物的屏蔽是否足夠。
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暴露規定是5000V/m,(這應該是50Hz系統的國家),這比TCO99的25V/m寛很多,這應是考慮暴露時間差很多,大家可參考WHO上提供的瑞士標準
http://www.umwelt-schweiz.ch/imperia/md/content/luft/nis/vorschriften/2.pdf
電場應屏蔽容易,且要影響體內不太容易,所以討論電磁傷害時常被忽略。真怕電場,就少用電磁爐吃火鍋吧

3.至於磁場,不容易隔離,除非有一反向磁場抵消。至於傷害,也是要看頻率,一般靜態磁鐵頻率被規類為0,所以並不被認為會傷害人體。(地磁就有500mG,大家每分每秒都置於地磁,會不會得腦癌?)
一般電力系統所照成的電磁場,國內規定是833mG,跟歐洲國家一樣,各位可以從上頭的Link看一下瑞士的規定,也是833。至於手機..嘿嘿..照表算是1.9mG,差很多吧...這就是不同頻率的電磁場造成傷害的可能性不同,所以高頻電磁場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所以聽到「2mG的電磁場有危險」....「國家標準是833mG」...不用困擾,先看看談的場源是哪一種

這次A牌的電磁強度,看起來在暴露規範內,但說「國家沒規定要量」這我就不清楚了,請前輩們指點吧

提供幾個Link,有興趣可看看,本來這些事我都不知..
WHO
http://www.who.int/peh-emf/publications/en/
陽明醫放所
http://www.ym.edu.tw/rad/powerline/Q8.htm
台電
http://www.taipower.com.tw/main_f/main_f_7.htm
http://www.taipower.com.tw/~d108/info/2.html
經濟部
http://www.bsmi.gov.tw/page/pagetype6_sub.jsp?groupid=5&no=371&pageno=659&type_no=1
台大某醫師
http://omih.mc.ntu.edu.tw/creod/iosh/articles/low_frequency.htm


leiwn wrote:
RD研發人 wrote:
ㄟ... 原來他是測磁場...
裝肖ㄟ...
害我擔心好幾天,這兩天要衝去買檢測儀器了說


在電器裡,電會生磁,磁也會生電,兩者是互依互存的。
所以才會有電磁波


電會生磁,磁也會生電,
這道理大家都知道
但我們現在不是在說磁場嗎?
怎麼又扯到電磁波

RD研發人 wrote:


leiwn wrote:

RD研發人 wrote:
ㄟ... 原來他是測磁場...
裝肖ㄟ...
害我擔心好幾天,這兩天要衝去買檢測儀器了說


在電器裡,電會生磁,磁也會生電,兩者是互依互存的。
所以才會有電磁波


電會生磁,磁也會生電,
這道理大家都知道
但我們現在不是在說磁場嗎?
怎麼又扯到電磁波

磁場的向量如果會隨時間改變,也就是說如果不是靜磁場,而是像AC的那種交流電,這樣就會產生電磁波,電磁波有電磁波的頻率和強度。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