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宏碁真會唱雖

leecheelin wrote:
以Eee PC來說A...(恕刪)


其實蠻好玩的是以10/16到11初這段EEE所謂熱買期間的股價來看

華碩上漲約20%而宏碁上漲約26%

命運休止符 wrote:
只能說宏碁的老腫目光...(恕刪)


以這樣來說HP、SONY、TOSHIBA、FUHITSU、還真是目光短淺

不過話說回來,EEE的低價低階切入了一些人的需要,而華碩在市佔失利的情況下,利用EEE來扳回一點市佔也不錯

不過很好奇的是,一直宣稱EEE不是NB的華碩,在預估自己NB市佔時,會不會把EEE算進去?挺有趣的
alberthk wrote:
以這樣來說HP、...(恕刪)


這位大大不是故意要找你聊聊天。
問題是搜尋你近期回覆的文章近乎四十幾篇全部都是回覆EEE PC的文章。

如果你這麼感興趣就不如買一台玩玩。
比在這邊幫ACER喊話跟幫ASUS唱衰還有幫助喔。

當然多方意見很好。
但很多回文我卻只發現你似乎只是故意唱衰ASUS而已。

不如這樣子吧。
你發出一個討論串來論EEE PC的壞處跟你所認為的高見,
大家陪你在討論串聊聊天交換一下意見不是很好嗎?

你整天在那邊回文說這個現象很有趣,
這樣子像我這麼愚昧的人怎麼看也看不出端倪呢。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yuxian wrote:
這位大大不是故意要找...(恕刪)


如果你對我提出的問題有興趣有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例如,EEE的低價低階切入了一些人的需要,而華碩在市佔失利的情況下,利用EEE來扳回一點市佔也不錯

不過很好奇的是,一直宣稱EEE不是NB的華碩,在預估自己NB市佔時,會不會把EEE算進去?

不知你有什麼看法?

alberthk wrote:
如果你對我提出的...(恕刪)


我從事的不是相關行業,要論專業跟眼光當然比不過你這在這領域打滾的人。

不管ASUS一開始強調EEE PC是什麼,也不管後來ASUS當EEE PC是什麼,
或者怎麼統計。

這始終是ASUS的商業手段。
消費者不需理會這種事情。猜測更是浪費時間。

ASUS市佔失利我是不太清楚,畢竟就如同你所說的,
我是用在台灣的角度來看,怎麼可能準確。

我同事也幾乎清一色用ASUS的NB,你要叫我怎麼去評論呢?

自始自終也僅僅只是看到EEE PC已經周遭的人幾乎無人不知了,
有心購買的人也一堆,但這邊也僅僅只是評ACER的言論,
就我們這些低層的消費者而言,看到的就是這些。

你的眼光相當前衛,在投資理財裡面相當的管用。
但是無論如何消費者不需要站在隨意猜測廠商的手段會是如何的立場.不是嗎?
這種事情只有對手廠商才會在意的。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奇怪!奇怪!

我好像沒見過 LG 和 SAMSUNG 相互[唱雖],而宏碁的對手只手Asus嗎?

個人覺得宏碁的代言人「王建民」,和Asus的「eeepc」都是台灣之光。

宏碁和Asus可以一起合作來賺全世界的$,股票都是 漲,漲,漲。
市佔數字不代表一切,
畢竟是新產品,
必須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發功,
以華碩這次的EeePC來看,
他是成功的。
我的觀察有下列幾點:
1.EeePC發表的時候,是2007台北電腦展期間,
當時全球重要的IT產業媒體幾乎都集中到台灣來,
ASUS發表EeePC,打出199美元的低價(雖然後來不止這個價),
震撼了整個業界,更把所有的媒體全都吸引到華碩的攤位,
在整個Computex Taipei期間,就屬這則消息最震撼,
替華碩自家品牌創造許多免費的宣傳機會。
日後其他廠商要再推出類似的產品,
也很難再吸引到那麼多的目光。
2.EeePC是以量來平攤開發成本,創造利潤,
這點說明起來稍微麻煩一點,一台筆電的開發成本,
除了研發之外,開模、測試、安排生產線等等,
都要耗費開發成本,
一台筆電的開發成本如果是100萬,賣了1萬台就壽終正寢,
那平攤之後每一台的開發成本就大約是100元,
以EeePC來說,它的量恐怕是一般筆電的10倍、甚至百倍,
那它每台的平均開發成本就可以再向下調降,
開發成本不變、量愈多,就代表利潤愈高。
3.以量制價,在IT產業中是很重要的事,
有量,就能在採買零件時有更大的優勢,
以Intel 的CPU來說,可以要求更多的折扣,
或是在產能吃緊的時候,可以取得優先的供貨權,
或是在下次進貨時,享有一定成數的回扣,
CPU如此,其他料件也是如此,
諸如SSD、小型面板、被動元件、記憶體等等,
也都有一套「以量制價」的遊戲規則,
這可以創造華碩的採購優勢,
這個採購優勢對於以代工生產筆電的宏碁來說,
也許不太重要,
但對自行生產筆電的華碩來說,
就非常重要了,
他的採購優勢可以延伸到其他產品的零組件,
間接降低料件成本,
華碩可以擁有更多的作戰優勢。
4.以往我們在觀察業界時,
常會從很多細微的地方推敲,
例如:工廠經常燈火通明,「夜不閉戶」,
可能代表業績暢旺,必須加班去化訂單。
這次我在看華碩的EeePC,也是從一些側面消息,
來推論EeePC是否真的熱賣,
最近傳出消息,華碩內部又在「搬家」,
位於北投總部大樓的一些部門,
必須遷往中央南路的另一個辦公室,
至於空出來的樓層,
是為了容納EeePC的相關部門,
預料會占用到三個樓層,
試想,如果EeePC是失敗的產品,
華碩不會大動作的擴張人力的需求。
5.EeePC可做為新興市場的前鋒產品,
這個應該就很容易理解了,
華碩在很多國家的品牌能見度還是很低,
開擴市場的阻力很大,
如今有EeePC當前鋒,建立品牌知名度,
搶攻低齡市場,讓更年輕的族群在學習的過程中就認識ASUS這個品牌,
日後將受益無窮。

都快寫成特稿了
Acer 自己不都說過了嗎?他們不當烈士,不推出新概念的產品或是小眾產品。他們要等該產品已被大眾接受,市場成熟,價格夠低廉的時候再切入市場。簡單來說就是他們就是像另一個Dell,以低廉價格來賺最容易賺也最保險的錢。所以說Acer現在一副不屑的樣子,但是到時候EeePC這樣的低價迷你電腦真的形成一股全球的熱潮,很多廠商投入去做的時候,Acer也是會切入的。
alberthk wrote:
以這樣來說HP、SO...(恕刪)

Eee PC 會不會預估到NB市佔率又怎樣?
就算會我也不覺得奇怪!
產品屬性本來就是從NB的概念研發而來

只會覺得一直唱雖別人產品 (又還都是本土企業的大公司)
或是 只為了反對而反對發言
提出市佔率, 或是 股價成長率
這些才是真正沒有意義的言語

與其花時間批評別人
不如, 多花點時間搞研發
弄出像華碩一下 EeePC 是話題性產品
讓全部的消費者和整各市場來衡量看看!

每次看到某人的文章都噁心!
alberthk wrote:
其實蠻好玩的是以10...(恕刪)


更好玩的是股價一直漲而且睡的很好的老總
怎麼一直找記者聊那個沒啥威脅沒啥市場吸引力對公司營運方向無足輕重的產品
而且還要強調自己一直睡的很好啊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