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啦,12年合理
比方,一台36000元的筆電
用12年,等於一年耗3000元
一年365天,等於一天8.2191元,這樣算就合理。
------------------
同樣36000元筆電,只用三年,等於一天32.865元,其實。這費用太可觀。
------------------
如果像果兒的筆電,一台80000元,用四年就想換筆電
也就是說,一年耗掉20000元,一天耗掉54.79元,這費用太可觀了。
------------------
我在2012年買一台二手的x220,入手價18000元,現在還在用
18000元用12年,一年耗掉1500元,一天消耗4.10元,這樣用筆電算省啦
------------------
在家與外出兼具需求,這樣吧,買筆電,家裡放一臺40吋的4k螢幕
外出就筆電順順使用,在家就筆電外接40吋螢幕;這樣,要大有大、要方便有方便。
-----------------
如果在家感覺這樣還不夠大,這樣配,筆電+4k投影機,一次到位。外出筆電乖乖用,回家筆電外接投影機。現在EPSON LS800,4000流明,4K解析度,這是目前最佳解決方案。
-----------------
2012年我同時入手X220和U2711,從那年起,我都是這樣的使用方式。外出,小黑輕巧又穩定,回家外接27吋高階解析度(當時是第二高階),用國就沒有回頭機會。目前這兩個配備都還活得好好的。只是小黑退役了,放在那裏給小朋友偶爾看YT。
其實根本不需要糾結用多久才划算這個問題
當初6700K的桌電壞主板後懶得修決定換筆電買了MSI的GP76(I7-11800H+3070)[22年購入]
同年早期外出工作攜帶用的筆電(UX410_I7-7500U[用了5年多])效能不足應付工作就給家人追劇換了ASUS Flow Z13
隔了一年後GP76的GPU不夠應付我在家工作的負荷(Coding、AI)把GP76給家人後換了ASUS Scar18(I9-13980HX+4090)
會一直換筆電不考慮桌電主要就是桌面空間考量
自從外接兩個螢幕桌面沒太多空間後就不喜歡放個主機占位子
至於用多久換純粹就是覺得不夠用我就會換掉
電腦對我來說是工作用的工具
不合、不夠用就換
UX410買了+擴充花了4萬用了5年多划算嗎?
GP76買了6萬用一年就被我汰換掉划算嗎?
如果你需要斤斤計較到買個東西都要算到這東西平均一天花你多少錢才覺得划算
那也太過之
就算要用這種標準來算難道每個人的標準都一樣嗎?
所以划不划算這種問題在我看來根本沒意義
難道東西開始變難用了影響到體驗(工作、娛樂等等)
你還要硬守著所謂的划不划算去影響到使用上的心情嗎
至於螢幕那也根本不是問題
要不就是一開始買螢幕大的筆電
要不就是之後覺得不夠隨便外接個規格好一點的螢幕要多大就多大
壁掛架也已經是很成熟的產品了
最近才準備把螢幕都換成支援壁掛的全改壁掛把桌面空間挪出來拿來擺遊戲主機跟開發工具
稍微扯得有點多了回歸原始問題
如果你花了1萬塊買筆電卻只能用半年然後壞了還沒得修
又或者你花了4、5萬買筆電然後能穩穩的用了3、4年壞了還能修
這樣又該怎麼比較哪個划算?
電子產品沒有絕對的划算
更擴大一點來說
只要是花錢買的東西基本上就沒有一個算法能算出划不划算
難道郭台銘覺得一棟房子花他1個億買下來就算只住一年也很划算
但換作是你你也會覺得划算嗎?(我有1個億還不多買幾棟其他房子當包租公?)
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注定基準點跟價值觀不同
用多久、划不划算這種問題基本上沒意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