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想要有洞逃,當然要先找哪裡有地下室...不是,是先看MacBook Air。當然前提是樓主能適應mac os的環境,基本上跟樓主習慣的Windows差很大,而且不一定會有樓主常用的APP。樓主是一定要翻轉(螢幕能360度轉到筆電背面)筆電嗎?如果不是,會有更多選擇。比如ASUS UX425JA、ACER Swift 3、LG Gram...等個人建議:1.越輕越好2.不要看i7,直接看i5。理由是散熱,會讓i7效能跑不起來,然後變成砸大錢當大頭。i5狀況好一點,所以預算不夠的話,i3機種也可以考慮。3.還有有外接顯卡如MX350的,不要放在優先考慮名單。效能沒比較好,一不小心切到外接GPU去跑,發熱就算了,待機時間還快速縮短...4.無線網卡請挑AX以上。AC/N我有遇過2.4Ghz的藍芽衝突問題....。當然,要省電的話,直接用觸控版操作吧。5.現在普遍配記憶體8G,看你的使用夠不夠,如果有需要,就選擇可以升級到16G的機種6.Intel看10代~11代機器,其他請pass,尤其現在到處在清倉降價促銷的8代(因為有洞)。或是挑AMD Zen2/Zen3的機器(如果買的到的話)(CPU是 ix- 8xxx就是8代機。10代會是ix-10xx或10xxx)7.至於I/O,基本上的確還有含D-SUB(VGA孔)的筆電,但我個人建議HDMI轉VGA轉接頭準備一個比較ok另外滑鼠可用藍芽滑鼠取代,這樣又可以省下一個USB孔。以一般筆電會提供2~5個USB Type A孔來說,應該夠用了。當然如果有經常USB隨身碟/隨身硬碟的需求,或許可視情況,用Google雲端硬碟+離線存取來取代。(Google One 100GB一年沒多少錢。如果已經有OFFICE 365的話,OneDrive應該也有類似的功能)8.樓主挑筆電時,要有USB PD(Power Deliver)充電規格。手機現在有不少支援PD充電,所以一旦同時挑了PD筆電,日後你要出門,需要同時帶出的線材,就大幅減少到只需:[1]一條USB TYPE-C to TYPE-C的線(有SS/SS10認證更好)[2]HDMI to D-SUB(VGA)轉接頭[3]USB TYPE-C PD行動電源,如ASUS ZenPowerPro PD等。[4]小小一顆Innergie(台達電) 60C Pro或其他廠牌的USB PD充電頭一顆 (備用)這樣就搞定了!(如果是iPhone,可能還是要多帶iPhone自己的USB Type-C傳輸線)你的筆電、手機、行動電源、甚至那台任天堂switch(如果有的話,都可以用[4]的充電器+[1]的線材充電。而且你的行動電源,也可以充手機、筆電以上提供參考,並祝樓主早日找到愛機補充9.,硬碟部份基本上都250GB SSD起跳了,至於SATA或PCIE,在一般文書作業上差異不大。當然可以的話,可以考慮500GB甚至1TB SSD的機種(或自行升級到1TB SSD),這樣除了空間更大以外,也會提昇SSD的耐用度/可靠度。
哇!!好詳盡的解釋!大感謝!!!結果我現在在想藍芽滑鼠 真是失焦 哈哈哈... 不過您的解釋確實有導出一些方向了!確實不一定要翻轉,只是一開始有被翻轉這個功能誘惑(?)到 XD我再來爬文思考一下!畢竟辛苦錢啊~希望可以花在對地方呢~~再次感謝說明😊明月下的清風 wrote:樓主想要有洞逃,當然...(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