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ASUS ROG STRIX SCAR II GL504 全球獨家實測!

價格已經出來了~
從66000~69900
規格如下

處理器:Intel® Core™ i7-8750H 2.2 GHz (up to 3.9 GHz)

•記憶體:DRAM DDR4 2666 16G

•硬碟:1T&8G SSH + M.2 256GB PCIe SSD

•獨立顯卡:Nvidia GeForce GTX1070 8G獨顯

•螢幕:15.6’(薄邊框)/FHD 1920x1080 16:9/144Hz 3ms/IPS/300nits

•無線網路:802.11AC + BT 5.0

•光碟機:無

•介面:HDMI、USB 3.1 Type C

•重量:2.4KG

不知道17.3吋的何時會出來
希望可以配上M.2 512GB PCIe SSD
我是對17.3寸比較有興趣~~
pmw wrote:
價格已經出來了~從66000...(恕刪)


我比較好奇的是溫度牆是多少
目前看到好多台的溫度牆都只有80度C而已
如果連這等級的都這樣定的話
那就太誇張了

找到資訊了

GL504的散熱設計
一共有5隻熱導管跟3個出風口
基本上是散熱比較用心看的出來的


對岸實測的雙燒測試
有特別說明是媒體機是特挑體質的一台
可以看到溫度牆應該是90度C
可見華碩還是知道高階的機種溫度牆不能定太低
看來這一台算是ASUS比較好的機種是沒有錯的

那些80度溫度牆的機種應該要讓消費者知道會比較好
經由你這一陣子的留言來看|應該|是某家的網軍或經銷霸?不然為何一直沒機器就只會找網路上的文章且特愛對岸的文章,然後拿來攻擊和加上自己意思?就有人懷疑你是多年前的某人惹!!!別篇有網友質疑過你為何自己沒買機器你還質疑別人是網軍,那位網友拿出證明自己是買了華碩筆電來參與回文的,那你咧?怎不見你去攻擊別家的機器?這樣大家就會去買你推薦的那幾台嘛?我相信不會的我就是其中之一絕對不買那幾家的不僅不買我還要告訴大家那幾家為了做生意手法有多惡劣!!!!
精準目標 wrote:
我比較好奇的是溫度...(恕刪)

Yang777777 wrote:
經由你這一陣子的留...(恕刪)


原來讓消費者知道真實的狀況叫握惡劣阿
那廠商沒有說明清楚要教甚麼呢
你是那一家的呢大家應該都看的很清楚吧
功耗牆跟溫度牆廠商對於他們的產品本來就可以自行去設定
但是應該要讓消費者了解清楚
因為不同的功耗牆和溫度牆的運作策略
對於效能和溫度的表現是會完全不一樣的
消費者應該有權利知道自己買的機器是怎麼樣的吧
你這樣講的用心又市甚麼呢
從頭到尾自嗨在那說什麼真相的連01都批評那你到底還來這做啥?|功耗牆跟溫度牆廠商對於他們的產品本來就可以自行去設定
但是應該要讓消費者了解清楚|你說的這句請問你賣的那幾家態讓消費者知道嘛?自己都做不到的事要別人做這不是抺黑攻擊是什麼?自己看你新註冊和某幾個ID一直在亂版,一開始我也都是潛水看到受不了你一直酸一直亂也一直和別人吵連這麼熱心的D大大你也罵也抺黑到現在你還有臉說別人都有目的真的好笑惹!!!
精準目標 wrote:
原來讓消費者知道真...(恕刪)

Yang777777 wrote:
從頭到尾自嗨在那說...(恕刪)


很簡單的阿
用XTU看一下用軟體測一下就都知道了阿
每一個人都能夠很容易的了解的
XTU真的是一個超好用的工具軟體阿
為什麼你們會怕呢
怕讓客戶知道這些東西嗎
把東西做好一點就不用怕了不是嗎
現在是網路時代了
建議還是實在一點會比較好吧
我只想知道......
有沒有要出ASUS ROG STRIX SCAR II GL704
(15.6吋叫504,那17.3吋就暫稱704)
還有就是系統碟為什麼不出512GB的
拿來做繪圖工作用
256GB很快就不敷使用
因為除了安裝繪圖軟體,當然還有常用的圖檔資料庫啊~~
自行擴充當然也是可以
但是又要另外花錢
系統碟也不像手上的G750JH可以小蓋子拆下就換
如果內建就512GB就沒這些問題了
如果加裝一組同規格廠牌M.2 256GB PCIe SSD (小蓋內的位置)
可以做成RAID 0嗎?

pmw wrote:
我只想知道.......(恕刪)


有哦,祇是不是這個價位而已,想要多點,願意付出多點,市場還是有許多選擇。
說的好!!!現在是網路時代還是實在一點好,還有很多資訊實在懶得幫你打廣告了,對惹不用謝我 有沒有嘉義胖哥的八卦,請cjs立即撤銷此間代理。 http://www.coolaler.com/threads/cjs.322134/ 【閒聊】關於嘉義胖哥以及業代文的一點呼籲(3/31+兩張圖) https://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030&sn=1823833






精準目標 wrote:
很簡單的阿用XTU...(恕刪)
這一台在對岸已經上市了
就了解BIOS有分2種版本
大家一定要留意一下如果是比較早期的版本要拿去更新BIOS
早期BIOS的雙燒CPU在45W左右只有2.8-2.9G的全核效能
在新的BIOS版本下跟GM501一樣有更新了CPU的電壓策略
在雙燒的條件下45W是能跑到3.3-3.4G的全核效能
在效能的表現方面是有相當大的差異的
在一般使用方面溫度的表現也會明顯好上不少
以上的資訊分享給大家知道

大家也可以看看到底是誰比較用心在筆電
那些人又是業代裝出來的
如果沒有甚麼利益的衝突他們怎麼就沒有分享沒有回應呢
把真實的狀況分享出來不好嗎

特別提醒說明一下
如果已經有買這一台筆電的朋友
你原本有使用XTU降壓使用的話請先歸0或是不要用自動啟動
跟新BIOS之後因為會套用新的CPU電壓運作策略
所以你如果直接套原本的電壓設定值會因為降太多當機的
這點大家要留意一下囉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