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ony Joe wrote:覺的根本在吹毛求疵,...(恕刪) 是肉眼看的出來是看你要不要自己騙自己罷了若有人提醒你這台筆電有瑕疵犯了其他筆電都不會犯的蠢凹陷可能你為了怕自己丟臉,老臉上掛不住還幫它說好話華碩已經新定義~costdown範圍包含該負責的些許維修即使每台機器換置一顆小螺絲與郵寄成本是50~100元新台幣也想省下祝~華碩生意興隆!
Anthony Joe閣下可能還沒弄清楚另兩個一起發生問題把另一名顧客註冊又退貨的筆電重新封一封,賣給下一個消費者華碩面對問題的敷衍與逃避,十足「慣廠商」架勢其實一台筆電的成本已經包含維修在內是以維修機率和基本維修費來計算沒有維修到,就是賺但一台售價三萬的筆電,成本兩萬上下卻毀在一顆不到一元螺絲,這並不是在省錢,是蠻蠢的商譽值多少錢,一元吧華碩認為省一元螺絲,更重要這如果有幾樣錯,還被說是吹毛求疵,那華碩就是被寵壞的偉大廠商去看看原文,最新的網友分享連S15也是凹陷,更加明顯應該會投訴華碩,廣告不實「華碩品質 堅若磐石」謝謝您給的啟發
從華碩品質,煎若磐石!(鍵盤過熱)A8sr筆電開始用華碩的,那時候皇家服務還可以....因為這型號是出名的修不完....這時服務還不錯。------(過了幾年以後)----------之前不知道是不是cost down太嚴重,送修手機,有給流水單號查貨運進度(哪家貨運忘了),竟然查不到我的送修手機貨被運到哪裡了?幾個月前送修他們給新竹貨運送給我都還查得到,好請假從公司回家拿手機!現在查不到只好不斷CALL客服問送到哪了。(不知道大家有無類似經驗還是我運氣太差?)華碩品質.......算了!現在服務品質
真的,非常認同。 華碩品質真的讓人很失望。去年初買了一台10吋,小平版,沒想到很快就岀trouble,莫名奇妙一直當機,且還一直發生重置現象好幾次。實在讓我連送修都懶的修了。以後決不再考慮這品牌的任何產品囉~ 18MTR wrote:「華碩品質 不敢恭維...(恕刪)
原文和本文我都看完了. 樓主你是對的.那個凹陷我目視, 接近1mm, 也就是機構俗稱的100條.人類的頭髮直徑平均大約7條,3C產品的機構公差, 因desktop, laptop, mobile/handheld, 三種不同的應用而有所不同, mobile/handheld 要求最高,nobebook屬於 laptop, 15年前的斷差標準是20條以內, 並且最寬處(譬如18條)減最窄處(譬如13條)的誤差要低於5條. 這兩項要同時成立, 才合格.15年之後的今天, 電腦繪圖, 模具技術, 成型技術, 早已經大幅提升, 理論上標準會更嚴苛.我猜測這個鍵盤中央的凹陷, 下面有螺絲就是螺絲的問題; 下面沒有螺絲的話就是模具問題,現在產品越來越輕薄, 塑膠肉厚也越來越薄,所以有機會"這套"模具沒開好; 要靠成型技術來克服就非常困難.華碩這大公司處理的流程很死, 店大欺客也很平常;目前為止台灣品牌當中我很推崇BenQ的售後服務是特例(LCD TV).有些網友說的也沒錯, 這個現象很普遍,大陸台資廠代工的Sony/Fujitsu筆電我各買過一台, 也同樣有超過上述標準的現象, 我看到了並且也接受,包含斷差, 縮水流痕異物點, 尤其是亮面機構, 超過標準比這個嚴重的很多,照樣出貨!有一點我們要知道, 機構的issue永遠是minor, 電氣才是major和critical.依照出貨標準, 你爭取退換貨的動作是正確的, 沒爭取的人或者沒發現或者不在乎而接受.也可能自己找一根螺絲來解決這個斷差礙眼的問題.工廠出廠價的毛利是最低的因為量最大(Mat'l cost to selling/FOB price);大盤次之(要廣告行銷), 小盤店面(street price)的產品利潤率是最高的但是一天只賣一兩台(其實整個店面的毛利率也差因為要店租店員等等).RMA的成本當然都計算在毛利率的減項, 我印象中一個一次大約USD5.0平均值(Mother/Board)---高於毛利,也就是說RMA一次, 那個終端消費者的單就是虧錢.以上分享, 我贊成樓主, 一來提升台灣製的品質包含設計品質和出貨品質, 二來死硬頑固的售後服務很官僚, 是品牌的負面減項.
18MTR wrote:「華碩品質 不敢恭...(恕刪) 身分證&存摺封面影本本來就是iso標準程序, 何況是上市公司。因為這800 而額外費用,不是員工或廠商請款,也不是減價折讓,沒照程序撥款會害人丟頭路的!😥
guo24de3ling21 wrote:身分證&存摺封面影...(恕刪) 你對iso的定義有所誤解.這可能是華碩自己的iso, 華碩也可以有其他iso解決這個問題(主管依照核決權現簽結),每家公司不管上市櫃與否, 沒有一家公司的iso一模一樣.假如要消費者的身分證&存摺封面影xxx...是華碩的iso解決這樣的問題, it's OK, 這樣網路公開大家都知道了,要消費華碩產品之前可以加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