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UX303UB 有其他型號嗎?

這也是架構在您的 AP 本身是支援 802.11ac 下, 搭配 NAS 做內部網路資料傳輸下的效果.

如果公司沒有花錢把 AP 升級為 802.11ac AP, 那麼公司的資料傳輸一樣無法達到這種速率, 一樣只有跑 802.11 b/g/n 的效果.

所以, 這種東西是因地置宜; 有需要的可以升級, 沒有架構環境時, 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

每個人的需求不同, 所以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但對一般大眾來說, 絕大多數的網路速率不夠, 並且並沒有使用內部網路資料傳輸速率的需求.

有需要的, 我認為他們會自己改裝; 沒有需要的, 並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我想, 為什麼我會認為 802.11ac 對現階段來說是暫時不需要的 ? 我這裡提供一下我的說明.

1. 以家用的應用面來說 : 大多數的人的網路速度並不是申請 500MB/250MB 以上 ; 並且由於 802.11ac 的傳輸頻寬是架構於 5Ghz 頻率之下, 而不是 2.4Ghz 頻率之下; 所以, 即使家裡安裝了 802.11ac 的無線路由器, 在外網沒有發揮效能環境下, 無法有效提昇網路速率.

2. 以公司的應用面來說 : 如果公司的基地台並沒有更新升級成 802.11ac , 你的無線網路在自動搜尋的狀況下, 很有可能發生找不到無線基地台的問題; 反而需要透過驅動程式設定調整才能相容於 802.11 b/g/n .

但由於大多數的使用者並不是專業人士; 如果買了規格比較高的設備, 但卻發現無法相容於自家公司的基地台, 請問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呢 ?

EX :

(X!!! (罵人聲) , 這個東西怎麼那麼爛阿, 為什麼不能和公司的基地台相容 (又或自己家裡的基地台相容))

(華碩為什麼不幫我解決問題)

(東西品質怎麼那麼差 ? 華碩不用負責嗎 ?)

(為什麼花錢買了比較貴的設備, 可是執行效率並沒有比較好 ?)

(為什麼要改變設定, 才能相容於自己的基地台 ? 華碩的東西是不是有問題 ?)

我想, 大多數的人, 還是希望買到一個好用, 穩定的電腦; 而不是盲目的去追求商品規格.

另外, 802.11n 的速率可以支援到多少 ?

維基百科這裡有解釋

IEEE 802.11n-2009,對於IEEE 802.11-2007無線區域網路標準的修正規格。它的目標在於改善先前的兩項無線網路標準,包括802.11a與802.11g,在網路流量上的不足。它的最大傳輸速度理論值為600Mbit/s,與先前的54Mbit/s相比有大幅提升,傳輸距離也會增加。2004年1月時IEEE宣布組成一個新的單位來發展的新的802.11標準,於2009年9月正式批准。

技術特點 :

802.11n 增加了對於MIMO的標準,使用多個發射和接收天線來允許更高的資料傳輸率,並使用了Alamouti於1998年提出的空時分組碼來增加傳輸範圍。

802.11n支援在標準頻寬(20MHz)上的速率包括有(單位Mbit/s):7.2, 14.4, 21.7, 28.9, 43.3, 57.8, 65, 72.2(短保護間隔,單資料流)。使用4xMIMO時速度最高為300Mbit/s。

802.11n也支援雙倍頻寬(40MHz),當使用40MHz頻寬和4*MIMO時,速度最高可達600Mbit/s。
限制

2.4GHz和5GHz都可自由選擇20MHz或40MHz頻寬,但一些裝置只允許在5GHz下使用40MHz頻寬,例如MacBook。如果用家購買一台只支援2.4GHz的150Mbps路由器,就只能使到72Mbps,即是20MHz頻寬下的最快速度。

所以, 802.11n 以現階段而言, 可不可以符合目前市面上的用途 ?

理論上來說, 其實是夠的; 除非您有很特殊的應用需求.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康允企業有限公司及DELL客製化原廠業務合作夥伴

Delengkimo wrote:
在台灣, UX303UB...(恕刪)


感謝大大的解說 非常詳細

我再多看一會好了

Delengkimo wrote:
基本上, 這台的記...(恕刪)


謝謝你的回覆

我應該會再等看看其他顏色

802.11ac確實不是必須的(我家網路只有到60M)
不過明年計畫要去英國進修, 而且預算都往上推了, 當然是希望能買規格上越貼頂的越好

反正也不急, 我會慢慢看的, 謝謝喔 ^^
【quote】維基百科這裡有解釋

IEEE 802.11n-2009,對於IEEE 802.11-2007無線區域網路標準的修正規格。它的目標在於改善先前的兩項無線網路標準,包

括802.11a與802.11g,在網路流量上的不足。它的最大傳輸速度理論值為600Mbit/s,與先前的54Mbit/s相比有大幅提升,傳

輸距離也會增加。2004年1月時IEEE宣布組成一個新的單位來發展的新的802.11標準,于2009年9月正式批准。【/quote】

既然閣下看了百科,那就應該知道,600M只是802.11n的物理理論最大速度,要達到600M這樣的理論急速,幾乎只有在實驗室里才

能做到,在商用民用領域,其標準就是300M,當然,同樣是理論最大速度。為什麼?這是必須在5GHz頻段下打開40Mhz的MIMO來達到理論的300Mbps的,也就是說在802.11n(限製為2.4GHz頻段)路由器下,你所能達到的理論速度也只有150Mbps,而這也是理論速度,因為2.4Ghz在生活環境中應用廣泛,無線滑鼠、微波爐等頻段都與此接近,受到信號干擾、信號加密解密、不同晶元之間速度和金融問題以及距離衰減的影響,能達到100M(下載9M/s)已經是燒燒燒高香了。以上,還是吞吐量噢,下載+上傳的。敢問,還怎麼能為他人推薦802.11n路由器以及500M-1G電信寬頻?
決定傳輸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無線AP的發送天線數量和筆記本電腦無線網卡接收天線數量。MIMOlink確實是左右802.11n能否達到急速的因素,那正好,敢問,您所推薦的802.11n路由與筆記本網卡,發送和接收數量均是多少呢?最強802.11n路由是2個天線,asus我看了一下,內置802.11n網卡基本都是接收x1發射x1雙天線噢。才2+1,100M更不可能達到哦。

談到商用。
之所以公司用路由都採用2.4GHz頻段發布訊號,是因為公司發射訊號需要考慮到WIFI的覆蓋面積,由於頻段本身的特質,在廣闊且有隔斷的辦公區域,使用2.4是最經濟的。老闆也不想要麼在頭頂上掛個放大器,要麼手機連不上訊號吧。總結,兩方面,適用性與經濟性。
路由器製造商之前也是以以上兩方面為標準來推導商用WIFI解決方案,但,netgear已經在上幾個月推出了商用AC路由器,之後其他製造商應該都會跟進,未來公司使用AC路由會成趨勢。

公司妥協方案並不意味著家用也必須妥協,家用局域雲分享越來越被重視,比如電影,視頻,或其他大文件資料,都可以在各個終端上被讀取播放,原先的瓶頸在路由百兆埠,五類有線,和2.4G訊號上,現在千兆雙頻已成為主流,可以在iphone,電腦上隨意播放自己錄製的高清視頻,下載的高清電影,調用ISO文件,收看appleTV在線影視等等,怎麼能說AC應用不廣泛?

接下來一一回應
1、這也是架構在您的 AP 本身是支援 802.11ac 下, 搭配 NAS 做內部網路資料傳輸下的效果.
===》搭配NAS的,基本都實現了千兆噢,從入戶光纖,光貓,交換機,六類線,路由器,網卡不支持AC?無法想象誰會犯如此錯誤。
2、如果公司沒有花錢把 AP 升級為 802.11ac AP, 那麼公司的資料傳輸一樣無法達到這種速率, 一樣只有跑 802.11 b/g/n 的效果.
===》參見以上商用部分,並且,暫時用不到不意味著將來不需要哦。
3、但對一般大眾來說, 絕大多數的網路速率不夠, 並且並沒有使用內部網路資料傳輸速率的需求.
===》家用需求不能忽視,並且越來越主流。m01上關於nas的討論可著實不少。
4、以家用的應用面來說 : 大多數的人的網路速度並不是申請 500MB/250MB 以上 ; 並且由於 802.11ac 的傳輸頻寬是架構于 5Ghz 頻率之下, 而不是 2.4Ghz 頻率之下; 所以, 即使家裡安裝了 802.11ac 的無線路由器, 在外網沒有發揮效能環境下, 無法有效提升網路速率.
===》關於速率,上面已給出定論。
5、以公司的應用面來說 : 如果公司的基地台並沒有更新升級成 802.11ac , 你的無線網路在自動搜尋的狀況下, 很有可能發生找不到無線基地台的問題; 反而需要透過驅動程式設定調整才能相容於 802.11 b/g/n .
ac向下兼容b/g/n,也不需要調整設定驅動程序,簡單的來說選擇2.4Gor5G即可,只選擇一次,之後自動鏈接,根本不複雜。
6、但由於大多數的使用者並不是專業人士; 如果買了規格比較高的設備, 但卻發現無法相容於自家公司的基地台, 請問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呢 ?
===》AP問題,怎能歸咎到終端?根據木桶原理,用戶自己當然應該選擇最長/較長的那根木板,何況付出的代價幾乎不計(製造商順應潮流給升級規格了)
7、EX :

(X!!! (罵人聲) , 這個東西怎麼那麼爛阿, 為什麼不能和公司的基地台相容 (又或自己家裡的基地台相容))

(華碩為什麼不幫我解決問題)

(東西品質怎麼那麼差 ? 華碩不用負責嗎 ?)

(為什麼花錢買了比較貴的設備, 可是執行效率並沒有比較好 ?)

(為什麼要改變設定, 才能相容於自己的基地台 ? 華碩的東西是不是有問題 ?)

我想, 大多數的人, 還是希望買到一個好用, 穩定的電腦; 而不是盲目的去追求商品規格.
===》還是那句話,別怪終端。木桶的短板不在華碩。
Delengkimo wrote:
這也是架構在您的 AP...(恕刪)
ASUS ZenBook UX303UB 13.3-Inch QHD+ Touchscreen Laptop, Intel Core i7, 12 GB RAM, 512 GB SSD, Discrete GPU Nvidia GT940M, Windows 10 (64 bit)$1,199



點點1645 wrote:
千萬別買,這台在美...(恕刪)
ZELLWEI wrote:
公司用路由都採用2.4GHz頻段發布訊號,是因為公司發射訊號需要考慮到WIFI的覆蓋面積,由於頻段本身的特質,在廣闊且有隔斷的辦公區域,使用2.4是最經濟的。老闆也不想要麼在頭頂上掛個放大器,要麼手機連不上訊號吧。總結,兩方面,適用性與經濟性。


正確, 您也說到了重點; 這也是我沒有建議一般大眾使用 802.11ac 的原因.

基本上, 802.11ac 就是以 802.11a 為基礎下去升級; 所以它使用的是 5Ghz 的頻率.

所以, 我的話其實並沒有說完 :

如果, 你會使用 5Ghz 的頻率來上網, 基本上我會建議你升級 802.11ac.

如果, 你使用 2.4Ghz 的頻率來上網, 基本上我不建議你升級 802.11ac.

基本上, 5Ghz 的頻率較短, 所以覆蓋面積低; 然而速度夠快, 這確實是它的優點.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康允企業有限公司及DELL客製化原廠業務合作夥伴

Delengkimo wrote:
正確, 您也說到了...(恕刪)


網路環境的硬體建設不普及(或說價格不親民),削弱了11ac的實用性,造成D大講的11ac的高速沒有用武之地,因此目前一般"家用"環境的確不太需要用到11ac的產品,除非外線的頻寬可以跟上11ac的速度。

但是外線速度越來越快是趨勢,過幾年1000M的線路搞不好也只要1000元以內,會有更多家用環境申裝500M以上的線路,如果你的電腦想要用個3-5年,那麼選擇支援11ac的電腦會有比較多的未來擴充性。如果用個一二年就換替換筆電,那麼11ac這個規格是不用太在意。

vFromk wrote:
網路環境的硬體建設不普及(或說價格不親民),削弱了11ac的實用性,造成D大講的11ac的高速沒有用武之地,因此目前一般"家用"環境的確不太需要用到11ac的產品,除非外線的頻寬可以跟上11ac的速度。
但是外線速度越來越快是趨勢,過幾年1000M的線路搞不好也只要1000元以內,會有更多家用環境申裝500M以上的線路,如果你的電腦想要用個3-5年,那麼選擇支援11ac的電腦會有比較多的未來擴充性。如果用個一二年就換替換筆電,那麼11ac這個規格是不用太在意。


老實說, 確實不用很在意.

因為過了 2 - 3 年, 也可以考慮花個數百元去買 m.2 802.11ac 無線網卡換就可以解決了.

無線網路卡因為是模組化的商品 (不是 Onboard), 所以用的到, 需要的時後再來升級也不遲.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康允企業有限公司及DELL客製化原廠業務合作夥伴
您好,我想問在台灣是否能買到購買到UX305UB I7-6500 有支援802.11AC的?

Delengkimo wrote:
在台灣, UX303UB...(恕刪)


D大,請問這台跟401UB 有什麼不同?

該怎麼選比較好?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