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EeePC 要如何才能殺出IT叢林.....


哇!今天我有同事在用epc了

約20多年前開始有了PC,電腦的大小由需百坪的"電腦中心",走到使用者的桌上,我記得當時的 PC沒有HD,用5"的disk開機,記憶體只有幾MB,一路走來不斷的進步、進步到現在的PC、NB。

可能新的產品開始時都比較"陽春",也要不斷的改善問題,epc的開始沒有請到"王建民",但卻引發了大量的回響,至少第一步是成功的,我很佩服Asus研發的精神推出epc,也佩服已購買並使用的前輩,因為大家由使用中發現也解決了許多問題,Asus應該獎勵你們。因此epc應該有更低的價格讓人手一台epc,因為使用的人多了,應用軟體就會有"for epc"的版本,許多想像不到的功用就會出現。

或許就可以殺出重圍了。

以下的規格應該很有機會吸引一大堆玩家,成為真正好用的第二台PC,甚至是第一台。

1.8G SSD (絕對不能叫使用者 "一定" 要外接usb-HDD,那是很糟糕的idea)
2.1G RAM (這樣大部份AP都可以跑的很順暢)
3.1024*768 LCD (大多數網頁的解析度)
4.1920*1200 VGA out (往上支援Full HD,足夠用上五年了,1600*1200也還好)
5. WinXP (Linux的AP還是太少,下單 / 報稅 / 導航都很重要吧)
6. < 1KG (不能遠離初衷)
7. < USD500 (漂亮的價格,暫時先忘記USD100或200那回事)

好產品再貴都有人買,爛東西再便宜也沒人要。
好產品又很便宜,應該就很有機會開拓全新的市場。

不能放棄Linux,應該在兩年內把Linux版的重要AP(下單 / 報稅 / 導航)做出來,就不用再理會M$了!
以下是 華碩電腦亞太區總經理林宗樑 的說法,是否正確???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71114/2/oxy3.html
OLePC001 wrote:
以下的規格應該很有機...(恕刪)

大大的規格很符合現實考量

我想請問8.9吋要用幾代廠來切才經濟?
聽說七吋就要用到五代了
另外8.9吋是用什麼銘機採用嗎?
為什麼不是9.5吋或是其他16-9SIZE

最後含xp價500米金
linux價400米金
701通通降到万元內

這樣就算是郭哥也沒辦法介入吧XD~
steven_jou wrote:
大大的規格很符合現實...(恕刪)

最後含xp價500米金
linux價400米金
701通通降到万元內

這樣就算是郭哥也沒辦法介入吧XD~


這樣的規格的確很殺!郭哥只好去併廣達(OLPC)了!
EeePC越是大賣,鴻海併購廣達的速度越快!
OLePC001 wrote:
以下的規格應該很有機會吸引一大堆玩家,成為真正好用的第二台PC,甚至是第一台。

1.8G SSD (絕對不能叫使用者 "一定" 要外接usb-HDD,那是很糟糕的idea)
2.1G RAM (這樣大部份AP都可以跑的很順暢)
3.1024*768 LCD (大多數網頁的解析度)
4.1920*1200 VGA out (往上支援Full HD,足夠用上五年了,1600*1200也還好)
5. WinXP (Linux的AP還是太少,下單 / 報稅 / 導航都很重要吧)
6. < 1KG (不能遠離初衷)
7. < USD500 (漂亮的價格,暫時先忘記USD100或200那回事)...(恕刪)
大方向上贊同,但要重排一下順位:

1. < 1KG : 這是最吸引人的部分,不能妥協。
2. < NT$10000 : USD500 還不夠便宜。
3. 9" 以上 LCD : 7" 老人小孩都不適合;9" 要拿來工作或寫作業都堪用了。
4. 1920*1200 VGA out : 這個應該不難做到。
5. WinXP : 應該由官方弄個簡化+優化的版本,WinOS+Office 安裝完 1GB 以下不難。

EPC 的重點在輕巧、方便、便宜。功能主要該是放在上網、文書處理、記事等等,要做影音播放、導航也很夠。不是拿來玩 3D Game 或跑 Photoshop 的。1G RAM 和 8G SSD 其實沒有什麼迫切的需要,小筆電要跑什麼大軟體?華碩只要把 LCD 加大,再幫使用者弄個減肥過的 WinOS+Office,這台機器就很好用了。以下 6、7 二點基於成本考量,我覺得可以不要。這樣 NT$10000 以下很有可能。

6. 1G RAM : 精簡過的 WinXP,256M RAM 照樣跑得嚇嚇叫!
7. 8G SSD : OS 不到 1GB 的話,SSD 4GB 其實夠用。還要擴充,插個 8GB SDHC 吧。

我很好奇,一台輕便的小筆電是需要放什麼東西會用到 3GB?SSD 目前很貴,用來放作業系統和最常用軟體就好了,錢應該要花在刀口上,4GB 其實很適當。還放不下的就放隨身碟或記憶卡上,portable 的輕巧軟體多得很。
覺得小筆電只要有兩個特點一定大賣:

1.不發熱 (無風扇)
2.電池超過 7小時

如果能達到這兩點,其餘缺點通通可以忽略...
fedora wrote:
覺得小筆電只要有兩個...(恕刪)


你沒說到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要夠小
fedora wrote:
覺得小筆電只要有兩個特點一定大賣:

1.不發熱 (無風扇)
2.電池超過 7小時

如果能達到這兩點,其餘缺點通通可以忽略...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價錢。

Panasonic 的筆電就是無風扇、電池超過7小時,可是沒有大賣。因為……貴。
Dave5136 wrote:
大方向上贊同,但要重...(恕刪)

5. WinXP : 應該由官方弄個簡化+優化的版本,WinOS+Office 安裝完 1GB 以下不難。
...(恕刪)
華碩只要把 LCD 加大,再幫使用者弄個減肥過的 WinOS+Office,這台機器就很好用了。以下 6、7 二點基於成本考量,我覺得可以不要。這樣 NT$10000 以下很有可能。

6. 1G RAM : 精簡過的 WinXP,256M RAM 照樣跑得嚇嚇叫!
7. 8G SSD : OS 不到 1GB 的話,SSD 4GB 其實夠用。還要擴充,插個 8GB SDHC 吧。
...(恕刪)


立論完全正確,事實上好的軟體是可以補硬體的不足,
如果CPU的使用率可以降低,RAM的使用量可以減少,不僅可以降低硬體成本,也可以減少能源的耗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TomTom的台灣地圖大約不到Mio或Papago的30%,CPU等級也比Mio低很多,但是導航效率卻更好,不只路徑規劃更快,畫面更新也更順暢和即時,所以硬體成本自然比Mio低很多,利潤當然更高,這一切都是因為"好軟體"。

但是台灣廠商向來不重視軟體,不瞭解軟體的重要..........所以我當時也只能從硬體架構來建議。
唉,沒有加強軟體能力,很難有創新的產品................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