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開箱」效能攻頂的ASUS G750JZ

quentinhu321 wrote:
沒MSATA 就少一...(恕刪)


筆電那麼多硬碟空間做什麼?
雖然叫桌機替代機,但仍是筆電,也是兼顧移動需求。
如果要一堆硬碟買桌機效能更好又更便宜...
2個硬碟空間,1個SSD另一個HDD剛好,
SSD沒有2個的必要,難道連鄉民的D槽都要用SSD? 那真的手骨太粗了
而備分用HDD, 2.5"的HDD現在都到1.5T了,再不夠就外接囉。
且把HDD接在機台上落伍了...
雲端或家用個人雲, 將HDD接在無線AP更有用
另外筆電換世代幾乎模具或多或少都有重開,
別不懂裝懂了....

BlueMoon2100 wrote:
話說這台之前還推出G...(恕刪)


也有出GTX780、770啊,殼長差不多罷了。
高低價位分而已,看使用者想買哪種! 各家不都這樣?
而C蓋金屬很普遍吧,跟學人沒什麼關係吧....
ASUS筆電那麼多種,全鋁、塑膠、貼鋁皮、碳纖都出過,
只是材質而已,兩者造型差那麼多...
我反倒認為G750的C蓋造型簡潔,巧克力鍵盤比較乾淨好看.

davidl1123 wrote:
因為這三個牌子的散熱系統
比較講究
雙A的沒拆開看散熱的導熱管和風扇
我不太敢下手

不過剛爬文一下
這台的散熱系統
好像有特別設計風扇


滄者極限有GPU散熱器特寫,看起來似乎挺猛的

對岸網站本友會(簡體)有G750JZ完整拆解過程,有興趣的人可以連過去看
純正的ROG王者!!!
期待有人會開箱RAID版本,哈哈~~~
不過敝人比較喜愛樓主開箱的這種組態
系統效能與資料儲存兼顧
RAID-0對一般電競使用者來說,真的無感
畢竟系統的效能瓶脛並非只有單純的磁碟讀寫速度
除非真的是要買來做美工編修,或是影片後製,那就會有感
在遊戲的用途上,RAID-0還真是無感
所以真的搞不懂為何要出3顆RAID-0的機種,徒增資料損毀的風險

有人提到他牌的電競筆電
但敝人覺得ROG是唯一能夠在外觀與效能上取得平衡的機種
反觀MSI、GIGA其笨重的外型、粗曠的線條,還真像是一大本百科全書
連最出名的DELL外星人系列亦如是
或許有人覺得電競筆電的外觀不重要
但這就是見人見智了
ROG在歐洲可以賣得那麼好,不是沒有原因的
一直以來都是國外先舖貨就可略知一二
Vincent.Cid wrote:
滄者極限有GPU散熱...(恕刪)


看到散熱葉片真的有嚇到
但其中一個網站拆機後
葉片厚度只有另一個網站的一半而已?


有幾點不太清楚
1. ASUS這台的CPU和GPU都是焊死的?? (CPU是BGA會變主流比較沒差)
2. 拆機只能從正面拆嗎?
3. 散熱效果有實際評測MSI 和 ASUS? (好奇差別多少)
pendesmix wrote:
筆電那麼多硬碟空間做...(恕刪)



gaming notebook的老前輩是Alienware
Alienware早期是Clevo藍天設計代工的
後來AW被DELL買走給緯創代工
CLEVO自家的電競筆電也是玩得全世界知名的
msi作gaming NOTEBOOK也不是這一兩天的事情
自己看這篇Review啥時寫得,先跟你講配備是P8600+9800M GS
http://www.notebookcheck.net/Review-MSI-Megabook-GT627-Gaming-Notebook.14601.0.html
怕你看不懂英文,先跟你講,2009年3月21啦

講得一副ROG是GAMING NOTEBOOK老大哥的樣子?
別給人笑好嗎


就講這個硬碟部分,規格不如人
也可以瞎扯蛋說更多硬碟會讓筆電變大變重
出了台灣你以為ASUS BRAND有多強?
你講這番言論去貼到人家外國專業的GAMING FORUM上
保證底下幾十個人還私訊給你洗臉 炮到你帳號直接丟掉


就講這幾年比較新的機型
msi GT系列一直以來也都是相同架構阿 你看他D件有重開嗎?


從Sandy Bridge世代的雙硬碟


上一代就能SSD RAID X 2 + HDD X 1 + ODD X 1
Shark Bay平台還可以SSD X 3 + HDD X 1 + ODD X 1
有沒有在改?


多放幾個硬碟很難? 一定很重?


Clevo W150HR 15吋,告訴你這台可是under $1000搭個GT 555M的平價機而已
一開始只能放HDD X 1 + ODD X 1


下一代改板 還是平價機,搭GT 650M
直接D件改模具,配置大改,馬上新增一顆HDD 最大可以放3顆硬碟
跟G750同級,看到沒?


W150ER還是2012年5月的機器
到現在整整兩年
這個價位改走W650系列,模具都淘汰了
ASUS還在那邊兩顆硬碟+一顆ODD打天下



多放硬碟明明就是趨勢
放msata更是不會佔去空間讓筆電更大更重
Clevo W350ET/W370ET,HDD X 2 + ODD X 1

其中15吋的W350ET B SIDE鍵盤打開有留一個MSATA PORT
但是是給3G網卡用的,只有SATA 2,也是OPTIONAL的規格
不是每個品牌的機器都有


W350ST/W370ST馬上從善如流
MSATA PORT升級SATA 3而且是標準配備
所以硬碟數量變成MSATA SSD X 1 + HDD X 2 + ODD X 1
美金15K以內就能買到比G74還好的規格
G74出那種低規GTX 765M顯卡的機器根本出來攪大便
毫無任何殺傷力




我講得只是一個事實,G750系列規格不如人、不思長進都是事實
沒必要去幫忙護航 只會自顯自己弱


模具的事情,不要扯遠了

你要說外觀A C重開都可以 修模也可以 小改模也可以
都只是小改款而已不影響本身架構好嗎

G系列沒空間放更多SSD進來卻又不願意更改基礎架構
那樣子叫作有重開?

硬碟空間少就說不必要,呵呵呵呵
乾脆說不用拿筆電打電動拿桌機打電動就好啦~
筆電搭高階顯卡幹嗎很重很大阿!



胡扯!!!


Daomo wrote:
所以真的搞不懂為何要出3顆RAID-0的機種,徒增資料損毀的風險...(恕刪)


自己重灌改RAID 1不行嗎?

也沒人逼消費者一定要買RAID 0機種阿
廠商研發出多一種選擇 也被嫌
呵呵呵呵


喔對了
你要不要查一下ASUS最新出的NX500跟GX500?
這兩台都能RAID喔
你是不是又要改說RAID好棒棒了?



又一個胡扯




http://quentinhu321.pixnet.net/blog
Daomo wrote:
純正的ROG王者!!...(恕刪)

笑死人...

輕薄度遊戲機第一個大家想到是雷蛇 第二個就是技加
技加電競機外型:


怎麼只有你會認為技加也是 「笨重的外型、粗曠的線條,還真像是一大本百科全書」?

再來「但敝人覺得ROG是唯一能夠在外觀與效能上取得平衡的機種」

可以看一下 電競第一品牌的外星人受喜歡原因除了硬體之外

就是外型保固

你真的看過外星人?比外型目前電競品牌真的沒得比...
外星人外型:


ROG是很帥不錯 但是也還不如 這點請搞清

比較一下ROG:

在國外的Review,ROG是無法更動RAID的組態,如果其他廠牌可以有這麼高的靈活度
相信是消費者一大福音,望某樓不吝分享...
而且如果有3顆HDD的機種若開放RAID-5的選項,那就更完美了
在速度與資料安全性間取得平衡
真心期待有廠商願意這樣做
但是
不管是哪個廠商出RAID,都不會是敝人的選擇
無論ROG,還是其他電競廠牌
原因無他,軟體的RAID實在令人無法心安

如果某樓覺得GTX765M能與GTX880M相提並論的話...那也只能任由他笑了...
搞不搞得清楚,就讓消費者自己決定吧...

NX500?有這一台?

招牛寶兔 wrote:
現在6月了10月11...(恕刪)



10/11就要發佈900M系列產品了嗎....本來想說7.8兩個月要存錢買輕薄的P35K...870M版本的

如果花了六萬結果買三個月就變成舊世代產品也太慘了

我年初買的GTX770+I7-4770現在價錢都沒什麼跌 讓我慶幸早買早享受 過了半年現在買也不會享到折扣
有MSI商家強調G750JZ不能作硬體升級,這點沒人能否認,
但是根據國外評測,G750JZ在散熱效率和噪音方面,
完全壓著MSI打,GT系列那溫度和噪音能夠值得作為旗艦機?
我個人是沒有使用耳機的習慣,不能接受GT系列那樣的噪音。
電池壽命也是輸不少,光看NOTEBOOKCHECK的評測就分得出優劣。

G750JZ的價格,在拍賣或店家已經可以問到6萬左右的價格,
比GT70便宜了2萬以上,我了解MSI為了鞏固電競地位花不少廣告錢,
但GT需要8萬多實在是過高。

我注意到微星在下半年會推出新機殼GT72改善令人詬病的散熱和噪音,
但是根據媒體透露,到時CPU也會改成BGA的形式,
而且為了強調旗艦等級,售價絕對會比GT60、GT70再高,
呵呵呵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