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目標 wrote:
測試都是你做的不是我做的阿
基本上你的解釋有許多是錯的
散熱明明如果真的是你測試的這樣的表現的話
跟本就是爛的跟渣一樣了吧
但是就我看到其他的測試真的就沒有你測的那麼遭
所以才會特別關心一下的
對與不對, 完全是數據在顯示的.
我不會說這樣是對還是不對.
精準目標 wrote:
基本上開公司不是在看誰的管消比較低好嗎
是要看競爭力和獲利能力的
你這樣我看起來跟國小生在講話是差不多的
你是這樣子看; 但我卻覺得公司的獲利性雖然重要, 但是實際獲利的價值是遠遠大於獲利能力的價值的.
你獲利能力假設有 30% 好了, 如果你沒有辦法打平或高於公司公司管銷.
那麼 : 這個數字就是假的, 因為公司營收其實等於是 0 或負數.
公司沒有賺錢, 更不要講到所謂的前瞻性及未來.
一切都東西就是幻覺,
公司生意很好又怎樣, 那還不就是左手進右手出 ?
這就是很多光華廠商的現況.
光華房租一個月多少 ? 假設一個月房租+水電 150,000 - 200,000 (甚至有的店面房租高於 30 萬, 甚至 50 萬以上)
一間公司至少要請二個以上的業務, 一個業務要多少薪水 ? 假設最低薪資 22K X 人數, 加上每年要繳交電腦公會的費用, 會計費及各項費用, 這才是真正的公司營業成本.
只要營收沒有辦法達到公司營業成本, 那一切都是左手進右手出.
公司就是虧損, 只是你的眼睛看不到.
為什麼很多店家倒, 就是因為它們看不清楚眼前的事實.
總是覺得 : 生意很好阿, 一個月都有賣 200 - 500 台阿, 看起來都是一切妥當的.
但是, 這 200 - 500 台裡面, 每台電腦賺了多少錢有算過嗎 ?
我們拿最少收益來算 : 每台電腦假設只賺 500 元, 你給公司的收益也就是 25 萬元.
連付公司房租可能都不夠.
如果一台電腦能賺 2000 元好了, 500 台才有辦法讓公司獲利 100 萬元.
以你說的胖哥現在的管銷好了, 其實頂多就是賺 50 萬元左右.
但是請記住 : 那也要公司有辦法平均每個月都要達到 500 台的營業規模, 而且每台電腦都要賺到 2000 元以上 !!
那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
500 台如果是一個月銷售的數字, 一個月我們定數在 30 天, 那平均每天要銷售的數量就是 16.6 台.
這樣講, 你有一點概念了嗎 ?
營業規模又如何, 能不能打平管銷 ? 創造出真正的實體收益才是重點.
如果胖哥對這件事情連一點概念都沒有, 我看早晚也如同其他光華的同業一樣 : 準備結束營業, 只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至於我公司的管銷成本多少錢呢 ? 講出來可能嚇死你, 因為驚人的低 (沒有房租及水電費)
房租 : 0 元/月
水電費 : 0 元/月
會計師 : 2000 元/月
電腦公會 : 5000 元/年
刷卡機 : 500 元/月
電子發票機 : 1000 元/月
沒了, 就這樣.
所以, 一個月管銷頂多就是 4,500 元.
以龍龍電腦而言, 我每個月都能有實體營收, 但是胖哥的狀況來說 : 恐怕就未必.





本名 : 許德龍, 擅長於電腦系統規劃及疑難排解.
康允企業有限公司及DELL客製化原廠業務合作夥伴
Delengkimo wrote:
真是另人感到好笑阿...(恕刪)
我並沒有說他不賣筆電的喔
不過他賣的品牌是真的比你少的多
但是他賣的量應該是比你大的多
我是說他的獲利能力跟你比較的話
多了很多服務類的獲利來源
這不就是展現店家或是個人價值的嗎
如果免費做服務了 都還賣不了甚麼機器的話
那麼應該是客戶的信任度真的太低了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