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寫程式的時候都聽前輩講,電腦不要用太好,
不然太依賴效能寫出來的程式會OOXX之類的,
但出社會才發現公司配的電腦,
離堪用實在有點距離(桌機還好,筆電二手實在…),
稍微弄個大一點的專案整台就跟中邪一樣卡死,
經過內部抱怨開會、吵預算,終於可以好好做事了(痛哭)

AI風潮興起,上面丟下來說也要研究AI,
原本考慮的是更高階的G16,
不過受限於預算、考慮攜帶性之後,決定就是G14。

上面交待我好好驗機…
我當然會好好驗啊…這吃飯工具捏…

確認新品,美工刀伺候。

包裝內有:G14一台、保護包一個、Strix滑鼠一支、ROG專用180W充電器一組,還有一些保固文件。

很抽象(?)的ROG包裝。

原本想要黑色,但看開箱銀色的感覺不錯,掙扎之後選了銀色。

設定作業系統大約20分鐘(中間不含oobe大法),
稍微安裝一些軟體之後就開用了。
ROG預設桌面圖有點太帥捨不得換,
第一感覺是螢幕的邊框很窄,第二則是整個摸起來的手感很好,
不管是外殼、鍵盤、觸控板等等都很順手,
原本以為金屬材質會比較刮手一點,但很意外完全沒那感覺。

規格表是偷momo的,螢幕是3K(2880x1880),預設200%顯示,
記憶體給到32GB,顯卡配4060,剛好頂到預算上限(痛哭again

全部設定好之後花點時間看一下外觀,正面是官方叫「Slash」的LED燈,
個人覺得比之前G14整條發光的要好一點,低調省電比較符合趨勢。

好像每個ROG設備上面都熱愛印上2006創始的字樣 (笑

上面規格表已經有界面的數量,大概拍一下位置,這是機身左側。

變壓器用了一個正反可接的特殊接頭,第一次看過,
瓦數剛剛也有提是180W,可能是R9搭4060的關係,
變壓器拿起來感覺重量也不會太重,好攜帶。

後方也可以看到筆電的指示燈。

小小的Zephyrus字樣。

鍵盤這一面的鍵帽尺寸實際試打高度還可以,不會太淺,
平常應該會外接三模鍵盤用,大概出門才會用上鍵盤。

貼紙部份寫上了大大的RYZEN AI的字樣,
支援AI的處理器在現在好像是趨勢了。
其他NVIDIA跟能源之星的貼紙也沒少。

近看的質感,手摸得到的地方感覺很細膩。


整個手腕區塊都是蠻柔和的線條,視覺上走極簡風格。

3DMARK Time Spy測試是9502分。

機器到手工作不到一個禮拜,差不多裝完平常作業用的軟體,
測試到目前大概以下心得:
- 續航力相當長,一般工作狀態,充電一次大約可以用6-7小時。
- 機體組裝品質不錯,會議室移動、攜帶的時候覺得很牢固。
- 螢幕解析度高、面板的發色跟眼睛舒適度個人滿意。
- 中間遇過2次系統更新,大約都5-6分鐘就完成。
筆電有極速模式,4060測試分數在3DMark大數據裡面有超過平均,
測試時風扇噪音可接受,比起以前看過的舊筆電要好得多了。
能用180W的變壓器撐起來還挺狂的(原本以為會要240W以上),
後面可能會在家裡跟公司各準備1個變壓器,
或是200W的Type-C GAN充電器試試看。
歡迎同台機器的朋友來認親討論,
小弟GA403開箱到此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