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大家好,我是宅爸。

無聊先說一下,宅爸做了一個很簡單的wix網站,
裡面放了之前寫過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宅爸文章回顧

從暑假開始,因為筆電價格競爭激烈,宅爸身邊朋友來問筆電採購的頻率越來越高。基於愛護朋友荷包的立場,不免還是會看一下市面上筆電的規格,宅爸突然發現USB Type-C介面的純USB、PD、USB4.0、Thunderbolt 4(雷電4,以下簡稱TBT 4)在中高階筆電上面出現的頻率增高,之前也有寫過相關文章(天啊居然4年前了),隨著時代演進,稍微整理一下宅爸看見的變化,給大家參考。

**以下主要會比較各介面功能性的差異,比較細的連接器、纜線定義都可以Google到,就不細談。**

USB Type-C一統江湖,成為介面之王

在2019年的時候宅爸自己有針對USB Type-C跟PD充電的部份做了一些小分析,當時提到Type-C應該會逐漸一統江山。隨著筆電越來越輕薄,不管是一般家用文書筆電,還是CPU/GPU點滿的電競筆電,USB Type-C接頭不僅接頭本體小、資料傳輸速度快、正反都可隨手拔插、甚至還整合了USB PD,TBT 4也一併延續採用,Type-C在筆電的能見度跟實用性快速地增高。相對地,支援Type-C訊號的各種功能外接盒、Hub、支援TBT 4的螢幕、高速NAS等等,也一併順水推舟,大大增加了Type-C規格的能見度。直到最近,在歐盟的強勢主導之下,一直使用自家傳輸規格的蘋果,也放棄了金雞母Lightning介面,在最新款的iPhone 15導入了Type-C規格,一陣狂暴操作,PD充電跟Type-C的聲勢可說是拉到了最高點。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USB PD功能隨著手持裝置需求,能見度越來越高

但在Type-C風光的背後,其實成長的更大動力來自於手機、平板等手持裝置的需求。不管是桌機或是筆電,現在消費者的生活中的主軸絕對是手機,畢竟只要是出門,不管消費、拍照、查詢資訊等等,手機都是非常重要的媒介。但手機如果沒電了該怎麼辦?充電的需求其實就是PD充電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隨著充電設備規格逐漸拉高,以往各種快速充電規格,也慢慢往USB PD訂於一尊。而在筆電的市場當中,廠商也察覺了這樣的需求,把USB PD的功能導入了筆電的USB Type-C介面上,除了讓筆電也能成為一台快速充電設備之外,手機強大的拍攝功能,大量的照片、影片的傳輸,也可同時進行,整合度也越來越高。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筆電支援USB PD充電,變身成PD行動電源

除了手持裝置成長之外,其實充電裝置的技術進步,也是USB PD / Type-C普及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以往只有15W上下的USB充電器,在GaN(氮化鎵)逐漸取代傳統MOSFET的情況下,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小體積、充電功能可達65W、100W甚至更高的USB PD充電器。在USB Type-C搭配晶片控制的情況下,USB PD充電器可以正確偵測設備的功耗、輸出對應的電壓,許多中高階的筆電也加入了USB PD充電的對應功能,幾乎成為一種不可逆的趨勢。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市場上常見的USB PD充電器,除了支援多種電壓充電、最高100W以外,部份還帶有HDMI輸出、USB Hub等功能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目前筆電也逐漸導入了USB PD充電的功能,可以看到圖上筆電的充電指示燈號亮起

USB PD充電規格繼續演進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宅爸在之前文章已經有提到USB PD的規格有5V、9V、15V、20V,最高100W的充電規格。不過隨著最新的USB PD 3.1版規則發布,針對電池充電需求,USB PD又加入了28V、36V、48V,最高240W的充電規則。以筆記型電腦與手機而言,28V以上應該是沒有關聯性。20V、5A,最大100W的充電規則,應該在筆記型電腦、手機之間是最為理想也最為安全的設定。坊間也有銷售檢測規格用的USB Type-C簡便儀器,如果不確定自己手上設備規格為何,也可以採購來試試看。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題外話,對於PD充電而言,充電線材也有相當重要的規則。以往USB充電線材大多是以3A規格為主,對於USB PD而言,建議選購帶有E-marker晶片、具備5A傳輸規格、接頭線身均有強化的USB線材,使用USB PD規格充電時必須特別注意。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TBT 4介面與USB 4的瑜亮之爭

Intel主導的規格TBT(雷電),在TBT 3推出的時候,放棄了原本TBT 2定義的接頭,改採USB Type-C介面,而且介面相容USB,一瞬間市場接受度就拉高許多。雖然Intel的策略還是平台與設備均需要內建控制器、並拉高TBT認證的規格,但隨著TBT 4規格的推出,USB-IF也推出了對應的USB 4規格,雖然前陣子鬧出不少規格辨識的問題,不過在各家廠商努力下,USB 4也已經正式出現在市場。下面簡單分析一下TBT 4跟 USB 4之間的差異: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從上表可以看到,雖然TBT 4跟USB 4都是用Type-C的界面、最高傳輸速度也是40Gbps,但在支援的顯示裝置部份,TBT 4可支援2組,USB 4可支援1組,而TBT 4挾著Intel平台規格的優勢,可支援PCIe Gen3x4的直接連結,也具備喚醒功能與實體保護功能,如果有外接多組螢幕需求、又不希望桌面太雜亂的話,內建TBT 4的Intel平台筆電會是不錯的選擇。

買筆電應該要挑有USB PD、TBT 4、USB 4功能的筆電嗎?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TBT 4跟USB4分別在Intel平台、AMD平台的樣貌(照片出處

連接介面在筆電上的關鍵就是:沒用到的時候沒差,有用到的時候差超多。所以如果預算不是很緊、能選就選的話,USB PD是一定要選的功能,再來TBT 4、USB 4一定是對應Intel、AMD平台推出(對,USB 4都在AMD平台上),這樣不管未來規格怎麼變化,筆電都能夠有對應的介面可供使用。但目前坊間也有很多筆電,主打自身有Type-C規格,但在USB PD、TBT 4、USB 4部份則是悄悄帶過、甚至直接不支援,這個在競爭激烈的主流規格筆電甚為常見,所以選購時最好多加注意。

因為這裡是華碩板,所以簡單整理一下華碩ROG/TUF有USB PD、TBT 4、USB4的機種,給大家參考:

宅爸專欄–USB PD充電、USB 4.0/TBT4小整理

以上就到這邊,期待下次跟大家筆談。
2023-10-23 20:58 發佈
宅爸帶你飛 wrote:
大家好,我是宅爸。 ...(恕刪)


感謝整理表格分享,沒記錯的話 USB4 底下其實是可以包 TBT 的,但因為是 optional 基本上也沒人在做,有生產力需求現階段抱 intel 大腿好像還是好一點
rdx49837 wrote:
感謝整理表格分享,沒...(恕刪)


USB4可以使用市面上的TB3的周邊是沒有問題的。
需要帶出門的話有PD充電充電真的會比叫方便
一般的充電器都有點重
感謝分享
宅爸帶你飛 wrote:
PD充電
蜂蜜蛋捲

有支援 PD 充電真的舒服,買顆多孔變壓器就可以直接搞定手機跟筆電

2023-11-14 23:58
choncc

出門少帶一顆磚真的有差,有時候沒帶到器材要臨時借電也方便

2023-12-09 17:51
感謝分享
這些周邊一直搞不太清楚
有表格就清楚多了
宅爸帶你飛 wrote:
大家好,我是宅爸。 ...(恕刪)
這些介面真的變化的好快
現在有一些比較舊的設備都還要特地把各種線留著
感謝分享整理的很實用
宅爸帶你飛 wrote:
大家好,我是宅爸。 ...(恕刪)
Type-C那小小的接觸點,說幾瓦幾瓦充電,看了就搖頭。

能不能充是一回事,能用多久又是另外一回事。
tyshei

但其實都已經規格開到240W了,5A走20V=100W應該是沒問題

2023-10-31 23:13
rdx49837

USB-C 供電 pin 其實多很多了,真要說妥善率的問題應該是線材跟端子本身的品質,畢竟你也沒辦法阻止別人買便宜的料來用

2023-12-13 11:06
TUF: FA617XS/FA507XI
科技愛好者
感謝分享,習慣用 PD 快充後挑筆電真的變剛需
隨身少帶一顆磚頭變壓器差很多
蜂蜜蛋捲

PD 充電真的方便,外出包包帶顆多孔充電器就可以搞定手機跟筆電

2023-11-26 23:10
感謝分享

現在PD充電真的是必備

以前筆電搭配跟磚頭一樣變壓器真的很重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