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 EEEPC 901 (下) ~改裝CF 高速 SSD~
==============================================================
8/4 indelec大 安裝硬碟後發生的問題 他自行解決後提供給經驗給各位參考:
Q:
用HD Tune 測試結果是傳輸速率最大值只有1.5mb/sec,平均值只有1.0mb/sec,存取時間是22.5ms,這令我十分驚訝,我將Windows 安裝在HDD後開機時間要4分鐘.而HDD的溫度亦一直高居不下,開機半小時已達50度左右,最高時可達62/63度.
我已經試過把hdd拿出來插入 USB case測試了,在USB 頭的表現可達 20MB/SEC,但一插回901內就慢了下來,真的攪不懂....
A:
速度問題已經解決了!
原因是我換了HDD後是用 Recover Disk 來安裝 windows 的,而 Recover 預設的 Driver是給SSD用,所以就令HDD速度拖得奇慢,我將IDE Driver 刪除及重新開機後讓 Windows 重新認識 HDD後速度回復到 23Mb/sec左右了,我現在放心使用裝了HDD的 Asus 901了.將有關經驗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再遇上這問題就不用拖著解決不了..
===============================================================
來了喔~~~901 XP 墨黑版 今天晚上到貨了@@ 不過好像數量不多...
原本已經6/24在Y拍上跟NOVA某一店家訂了一台 後來問了個在N工作的朋友幫我拿了一台....
原本預計明天去拿 結果我朋友明天休假 為了不麻煩他 今天晚上就殺過去了 到的時候已經9點半了NOVA拿貨 在拿的同時還有另一個人再買同一台901黑色 真搶手...
晚點如果有時間在來上圖吧.......
原本要買M912....都是01惹的禍....沒事PO EPC901有ZIF害我.....小朋友離家出走......如果可以SSD+HDD好銷魂阿~~~
拍的很爛 買的很急 很多機絲未齊全....待續



RAM我已換成 創見DDR2-667 2GB美光顆粒 可正常工作......BUT
原廠那支規格是威剛DDR2-400 1GB .... EPC 7"還用到 DDR2-533....真是越用越退步
(我的Aspire L310 不吃DDR2-400......又要多買一支RAM......)


========================================================
6/26 更新
12:00 ~ 改裝工具中午陸續到位~
20:00 ~ 研究一整天終於有結論~~~圓滿收工~~
已拆開的空間來看 要同是用SSD(MLC)+1.8"HDD應該是不太可能 可能只能2選1
SSD(4G SLC)+SSD(8G or 16G MLC)
SSD(4G SLC)+1.8"HDD or 1.8"ZIF to CF
--->這2個理論已證實 確實是如此
今日實驗工具:
1. ZIF TO CF 轉接卡 + CF卡 (包含H排線 & T排線) $330
2. 1.8" Htachi 60GB HDD 7mm --->會衝只好換掉
3. 1.8" Toshiba 40GB HDD 5mm ---> 最後使用這顆


說真的 排線真是超級難插~~ 幾乎要把整台機器拆掉


第一步 先將鍵盤上方3個卡榫壓下去 將鍵盤翻起來 (鍵盤兩側有貼雙面交)
鍵盤排線+觸控板排線取下 (觸控板的排線要小心拔)

卸除6顆螺絲~~取下後先別急著拿下鐵蓋 後面有機關

左側有一排線 控制快捷鍵用

取下上蓋後 要把左上角一顆鎖在板上的螺絲卸下 方便把阪子拿起來

我用比較克難的方式 只把阪子壓一下 讓連接器離背蓋高一點就插排線




測到BIOS抓的到CF卡就暫時結束~~ 沒高速卡可測~~~

最終測試成功的是 TOSHIBA 40GB 5mm厚的硬碟



===============================================================
6/30 PART2: 輕鬆改機法 免拆整機~~只要拆2顆螺絲
果然跟預估的一樣~~可以免拆機~~
主要改2個地方~~
1.排線加強板長度約6mm 金手指約5mm ~~切掉2mm會比較好插
2.連接器上方剛好被下蓋檔到一點點 ~~把檔到的地方切掉一些......這樣不知會不會影響保固阿?...
先把排線切除2mm

這是第一版改機的完成圖

未修改的原始空間 有把連接器卡榫拉起來

手術開始~~先切開一部份鋁箔 下面也也貼

把切開的鋁箔去除 露出塑膠部份(話說塑膠部分好像缺一角 已經切過嗎?)

開刀了~~用筆刀切除一部份擋到的塑膠 (*一定要非常小心~~塑膠下面有鍍導電物 千萬不要掉到板子裏去~~否則可能會把機器燒了~~)

改完後ZIF可以直接插上去

我切的有點歪.....還好不影響

接上轉卡 OR 1.8吋硬碟

BIOS抓到轉卡上的記憶卡

ZIF會自動設為MASTER

==============================================================
重點項目: 基本上中間經過很多很多問題~~搞了一整天 真是OOXX
1. ZIF排線有分2種 差異在硬碟端排線厚度 H適用標準的 T要用薄的否則會很難插 另外若是將薄的插到主機板端會接觸不到(買硬碟是沒有附排線的喔QQ 想要的可以買轉卡 要不就是到電子材料行找找)
2. 1.8吋硬碟有分厚度 9mm , 7mm , 5mm . 只有5mm會比較好裝 7mm會有點卡卡的(蓋子蓋上會有點凸)
3. H牌硬碟似乎跟901不對盤 裝上後SSD就無法偵測到 換上T牌就OK (正常HDD會辨識為MASTER)
最後結論就是~~~901 可以安裝 1.8"硬碟 喜歡大容量的可以衝了~~
果然SSD+HDD真的很正點~~圖照的很爛~~各位將就一點吧
=============================================================
6/27 更新:
1. 硬碟一定要Toshiba 最好是5mm厚 , Hitachi會有問題 因為會衝突 (如果可以調Master Salver應該可以解決)
基本上901 共有3個IDE 插槽 : ZIF(1.8硬碟) / SSD1(4G SLC) / SSD2(8G/16G MLC)
優先順序為 ZIF > SSD1 > SSD2 , IDE只能有2個裝置 所以就變成 ZIF+SSD1 OR SSD1+2
2. ZIF轉CF 會是個不錯的發揮方式
可以自己買速度快 容量大的 SLC CF卡 這樣就不用遷就SSD 4G 會有不夠用的狀況 (不過SLC CF好貴阿....)
3. SSD + 1.8"硬碟 另一應用
系統裝在SSD 有的沒的裝在1.8"HDD ~如果在車上可以從BIOS把HDD先關閉 防止HDD震壞
==============================================================
6/30 更新:
增加用FDBENCH測試的數據

Ridata 233X 8G CF: Read:35M /Write:13M (這個數據接近901 4G SLC...不過這片CF是MLC)
引用大大的數據: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463107
爬了一些版上的文章~
讀寫10萬次的是MLC , 100萬次的才是SLC 所以價格上差很多 品牌更重要(針對寫入速度來比 大牌子比較穩)
重點是價差實在很大.....將近4倍... 我想我等SLC降低一點再來換QQ
Ridata 233X 16G 約 $2000
創見 300X 16G 約 $7500
創見 266X 8G 約 $4000
金士頓 266X 8G 約 $4000
(上面價格是在PX線上購物查到的)
裝排線的部份 我想應該可以免拆機~~我再試試看 希望能成功~~ 成功我會再補
基本想法有兩種...
1.排線加強板長度約6mm 金手指約5mm ~~如果減掉2mm應該會比較好插
2.連接器上方剛好被下蓋檔到一點點 ~~如果把檔到的地方切掉一些......這樣不知會不會影響保固阿.....
==============================================================
6/30 UPDATE2:
第二版改法應該方便10倍吧~~第一版就當看表演 (我承認我愛拆機器.....哥哥有練過.....)
還在看嗎?...............................動手吧
==============================================================
7/20 重大訊息
要改901 ZIF請注意~~
STUDIO KONG大大 提供之消息~~
***最新消息, 香港這邊剛剛發現了一批黑色20G Linux版本的901內那個重要的ZIF插座居然焊空不見了, 請通知貴版的友好們小心購買, 至於白色的20G Linux版本我這邊仍有版友好彩地能買到有ZIF插座的...***
在台灣買的大大 有消息可以回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