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工作常常在外面使用筆電的人應該都會有個心願,最好筆電小台一點,但又希望螢幕可以夠大,看簡報還是表格才不用在那邊捲來捲去,拜現在的技術進步所賜,商場繞一圈其實可以看到很多筆電都開始主打 14 吋機身 15 吋螢幕,甚至是 13 吋機身 14 吋螢幕。
那如果還是不夠用怎辦…
『要不然,再加個螢幕,你覺得怎樣』
ASUS 新的 ZenBook 15 或許就是問題的解答,簡單開箱一下 ZenBook 15 (UX534FTC),10 代 Intel i7 處理器,少不了的 NVMe SSD 再加上 Nvidia GTX 1650 4G 獨顯跟 4K 螢幕,雖然是 15 吋螢幕但整台重量只有 1.65 公斤,厚度也控制在 2 公分內 (1.89)
這次 ZenBook 15 有皇家藍跟冰柱銀兩種配色,個人私心認為前者比較好看就選了藍色的。

筆電正面採用 ZenBook 招牌的同心圓髮絲紋設計,皇家藍金屬上蓋搭配銀色 ASUS 字樣,在塑造外觀質感的同時,為 ZenBook 15 帶來一點專業氣息。

整台筆電除了貼紙之外,就只有後方跟鍵盤上側的飾板可以看到 UX534 屬於 ZenBook 系列的痕跡,圓潤的摺邊讓 ZenBook 15 在專業之餘露出一點溫和的感覺。
無論是筆電四周或是轉軸下緣等位置,有別於一味追求超薄的 ultrabook 機種,ZenBook 15 加上了各種圓角以及弧度設計,在攜帶使用,操作螢幕開合的過程當中可以明顯感覺到設計細節上的巧思,兼具了外觀與實用性。

內在部分也是相當養眼,15 吋的 IPS 鏡面面板與黑色 NANO EDGE 窄邊框設計融為一體,螢幕與鍵盤之間的金色飾板點綴得恰到好處。
不過我覺得 ZenBook 15 不錯的地方在於他有鏡面 4K 跟霧面 FHD 的選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挑選,由於我需要比較多的螢幕空間,挑的是 4K 版本。

螢幕部分雖然採用了 2.9mm 超窄邊框設計,但上方還是保留了視訊鏡頭以及麥克風,對於常常需要使用電腦開會的人來說算是少不了的裝置。

與上方的金色飾板一樣,鍵盤也選用金色印字,跟藍色底色呈現出不錯的質感與對比度,還不用開燈就有種閃閃發光的感覺。
右邊保留了完整的數字鍵盤,雖然我覺得在底下 ScreenPad 的加持之下應該是不太需要,但該怎麼說呢,實體按鍵的手感總是好上許多。

右下角的貼紙不免俗表列了一些 ZenBook 的主打特色,像是前面提到的窄框設計,為 ZenBook 帶來高達 92% 的螢幕佔比,機身也進一步縮減至 14 吋大小,還有在貼紙旁邊的 ScreenPad 智慧觸控板,3D IR 鏡頭,PCIe SSD 以及標榜軍規等級的品質等等。

筆電主要的介面跟充電指示燈都設計在右邊,包含充電器,HDMI 2.0,一個 USB 3.1 Gen2 Type-A,一個 USB 3.1 Gen2 Type-C,比較特別的是 SD 讀卡機,雖然不能說是決定性因素但這的確是我挑 ZenBook 15 的理由之一,畢竟現在筆電 USB 就那幾個而已,只是要傳照片,插個 USB 讀卡機又怕會卡到別的線材,筆電有內建還是方便許多。

筆電左邊則是放上額外的散熱開孔,一組 USB 3.1 Gen1 Type-A 跟一個 3.5mm 耳機麥克風複合插槽。

筆電底部也都是金屬材質,四周配有圓形的薄型止滑墊,喇叭安裝在前方邊緣,雖然 ZenBook 15 不是主打影音娛樂的機型,不過聲音表現倒也還不錯。

開始用之前第一件事情還是先把筆電充飽 !

或許是因為印字的關係,白色的鍵盤背光看起來有種米色的感覺,雖然可能覺得哪邊怪怪的,但好處大概是比較沒有那麼刺眼 ?




底下的 ScreenPad 說穿了就是第二個外接螢幕,只能說華碩的設計部門真的是很有創意,不要看他小小一片,解析度最高也是可以調整成 2160 x 1080,甚至比一般 FHD 螢幕還要更寬一點。ScreenPad 本身已經有預設一些 Office 操作輔助之類的功能,但你要把它當成一般螢幕或是自訂功能綁定各種快捷鍵也都可以。

前面提到不用數字鍵盤的原因,ScreenPad 其實也有數字鍵盤。

你要拿來看盤還是看影片也都沒問題。


最後說一下截至目前的使用感想,雖然要搭配 windows 縮放使用但可以有 4K 解析度可以在同一個畫面看到更多內容,螢幕本身的顏色表現也是挺好的,底下的 ScreenPad 作為輔助用的次要螢幕用習慣之後其實還不錯,尤其是需要在外面工作的時候可以放一些筆記或是 console 輸出,至於缺點的話,我會覺得是右邊的插槽有點太密集,如果外接線材太肥大的話就會打架,是覺得可以直接改成 USB PD 充電,把原本那個 Type-C 插槽發揮最大功能,附上一個有 USB PD/HDMI/USB Type-A 的 Hub 就完美解決了 (但當然你也是可以自己買啦),算是一個如果有機會升級下一代的小心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