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必01版上的朋友們,每當要入手華碩ROG筆電的時候,第一個問題最實際
就是口袋錢不夠,但是這次要介紹的ROG STRIX G G531GU,入手價可以說非常驚人
但卻又是目前主流最新的i7 9750H加上NVIDIA的GTX1660Ti,甚至還有120Hz窄邊框螢幕
這樣的規格都能當作取代自己桌機來使用,那麼就看來看看ROG STRIX G到底怎麼辦到的?
ROG STRIX G G531GU開箱
ROG Strix G聚焦在eSport遊戲與主流玩家市場,所以針對族群較為年輕從外箱就可以看到,用色鮮豔設計也很活潑,中間的炫彩燈條也代表了內裝筆電的特色之一

打開盒子也能看到內盒上ROG的字樣設計,裡面就是這次要介紹的筆電本體
ROG STRIX G G531GU

先把筆電移開介紹這次兩樣配件,一樣就是不可或缺的變壓器,當然還是傳統式的
只是上面印有ROG字樣會比較特殊那麼一點點,還是繼續敲碗讓變壓器導入RGB燈光好嗎?

這次變壓器給的則是230W變壓器,絕對足夠531GU來全速使用

另外一項配件則是現在都是標配的電競滑鼠ROG Strix Impact小鋼炮
也有RGB燈光可以和筆電同步

把筆電拿到暫住一晚的AIRBNB第一次開啟就像這樣

也由於是電競筆電關係,每個鍵帽大小和間隔絕對不能打折扣,但也因此把實體獨立的數字鍵區給取消,但華碩有個很聰明的做法,等下再介紹

WASD鍵一樣有做特殊色處理,方便FPS新手好按取辨識

也就是將觸控版Num LK鈕長按一秒後,就會變成虛擬的數字鍵區,省空間又好使用
這個概想也不只有ROG筆電導入,目前連華碩商用和一般電腦也都有導入了
算是華碩近年來很難得的傑出一手設計

下面則是演示一般觸控板和長按切換模式,基本上現在都已經不會有誤觸問題請放心


筆電本體右側邊則是ROG STRIX條紋風格,不過很可惜的,目前只有SCARIII和HEROIII
側邊才有Keystone感應和插槽,是還蠻炫的,不過錢省下來買G系列個人認為更實用一點
另外一提這三個系列C件設計都大不同,G系列是金屬髮絲紋,SCAR III是碳纖維
HEROIII則是電域紋圖騰,個人是比較喜歡金屬髮絲紋多一點

右邊側面是完全沒有任何I/O PORT,現在設計都一律把I/O丟到左邊,也因此開了一個很大的散熱孔,也能從側邊看到筆電中的金屬散熱鰭片

左中右下方都有RGB燈條,這也是目前ROG STRIX筆電的共同點,就是要炫
個人對於這樣的設計非常喜歡,喜歡RGB只有鍵盤有怎麼可以,就是要一圈這樣才爽

半夜打電動加上滑鼠的燈光,看了就舒服,帶出去要耍帥也很適合

右側則是USB3.1接孔x3 還有一個3.5mm音效孔,雖然將I/O維持同一側是很好的設計
但是並沒有盡善盡美我要這樣說,接孔靠太近,只要一個稍厚的讀卡機或者隨身碟
其中一個USB孔就會被檔住了,希望能將其中一孔移到較旁邊的位置比較好

那麼電源插孔跑去哪了?都放到筆電後方去了,依序是RJ-45、HDMI輸出、USB TYPE-C接孔,最後則是電源插孔,這樣使用起來確實比放在側邊好使用多了,辛苦了RD的佈線耗費時間,兩側的底部下緣則是主喇叭的位置,透過共振的方式讓影音效果更佳

根據官方的說法,後方首度採用超跑的流線造型,搭配3D Flow (梯田式傾斜切割)設計
不僅好看,實際上造型上也有微開孔,讓散熱效果更上一層樓,也可以看到後方兩側
也有開散熱孔能看到散熱金屬鰭片,華碩為了機身做小卻又保有散熱功能挖盡心思

A件門面則是一樣使用一刀流工法,用不同方向的金屬髮絲紋來呈現質感,是挺好看的
不過我想明年應該可能要換一下概念了,不然消費者覺得每次都一樣也會視覺疲乏

背面也一樣開了很多孔位幫助散熱,同樣有多處墊腳避免並增進空氣散熱

換個角度一看其實還有不同顏色的ROG字樣在筆電背面,也算是用心良苦

正面左下方則是有很低調的ROG STRIX字樣,本體周邊設計大概介紹完畢之後
要介紹第三個配件,也是外出必備的配件之一

那就是ROG STRIX背包,這款背包和之前的Strix SCAR II 附的相同設計
也是目前我評價最高的華碩電競背包,這代的背包中間多了紅色線條設計

不管是直接拿取或者是背著都男女適合不分性別

而且背包背部一樣保留有可以掛行李箱提把的設計,希望之後都能繼續保留!
背包的背帶前面也有ROG標誌

ROG STRIX G G531GU實際使用後感想
這次所拿到的ROG STRIX G G531GU規格如下
Intel® Core™ i7-9750H 2.6GHz
DDR4 2666 8GB
1TB 5400rpm 8G SSHD + M.2 512GB PCIe SSD
Nvidia GeForce GTX 1660Ti GDDR6 6GB獨顯
15.6" FHD (1920x1080) 120Hz / 薄邊框

首先要說這螢幕表現還不錯,配上120Hz的IPS螢幕,看鬼滅之刃第19集只有一個字,爽
而且也是使用霧面螢幕,拿來工作上也方便許多

由於配備上也使用了SSD+最新一代的Intel CPU,要拿來當成工作機也是沒多大問題
如果自己再把RAM擴充到最大,當成影音編輯機可以說是效益非常高又可移動

當然啦,一般外出使用最常會用到的功能還是看線上影片,IPS的好處就是可視角範圍大

而這台筆電重量為2.4公斤,在電競筆電和高效能獨顯筆電中都算是很輕的
就算是女生背著附贈的電競背包出門也是很OK

Nvidia GeForce GTX 1660Ti GDDR6 6GB也足以應付目前絕大多數主流遊戲
當然要開更高特效,價格就可要往上兩階的SCAR,才有搭載RTX 2070
但價格可是一差就差了兩萬多以上,個人覺得ROG STRIX G真的是很高CP值


選用這樣的規格個人覺得定位還蠻精準的,只是會希望ROG STRIX G、HERO、SCAR
三個系列能減少一個系列,要刪去的話個人意見是SCAR,價位上可能會讓許多消費者
轉而考慮西風,然後HERO可以多點規格變化,這樣兩個系列在ROG STRIX會更為適合

目前ROG新一代筆電都統一使用Armoury Crate軟體,控制筆電各種軟硬體設定
如果今天要高效能或者靜音模式,只要按一下鍵盤上的敗家之眼按鈕就可自動進入設定

當然最炫的燈光控制AURA Sync也是從這進入來調整各種燈光效果
放音樂的時候也能隨著音樂起伏燈光閃爍,有一台ROG筆電還能順帶當DJ

第一次設定的時候別忘記將附贈的ROG STRIX IMPACT也同步上去

ROG STRIX G G531GU總結
對於ROG STRIX G系列第一個感想是,切入點很好,各種配備都是目前電競筆電的主流,覺得SSD容量不夠也多給了你一顆1TB的傳統式硬碟,無論是打遊戲或者實際上剪輯影音都有足夠的空間

而設計概念上,也很符合ROG STRIX要主打年輕人族群,RGB三邊燈條請繼續保持下去,或者要更炫也行其他地方該拿掉降低售價,個人認為都是很精準也非必要的配備,相當適合社會新鮮人或者大學生入手,畢竟一台G531GU-G市面上如果是店面販售,大概落點是四萬四左右可能更低,可以說是入手的甜密點,但也希望能將這三個系列整理一下
讓消費者更好理解,謝謝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