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asus的GX502GV讓我來做一些比較有深度的說明與分析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先直接看拆機吧,挺豪華的散熱設計
主散熱做在機器的後面,是串燒的散熱設計
2邊的散熱片各自處理CPU和GPU的散熱
算是修改優化版本的散熱設計,CPU還是有獨自的散熱能力
供電的部份有散熱片也有導管經過,可以確定是asus的高階機種
該處理的算是都有做到了,就那個pch還是裸晶設計
可以看到gpu主要散熱導管下面還有壓了一隻處理vram和供電的導管
GPU的導管在圖片看起來就是比GPU那邊要凸的比較高
反過來之後在使用的狀況就是比較低的位置了,這很重要
這樣的設計也可以確定GPU是有加厚的銅底的,因為GPU沒有厚那麼多
導管是利用管內液體相變化,均溫的過程快速將熱分佈在導管
相對來說正常使用狀況下越低的位置越有利液體的回流
這個相對位置的優勢計就確定了這一台筆電的散熱是偏向GPU為主的設計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這張是跑完了很多測試和一些基本燒機後拆開的狀況
原廠散熱膏拆開就是這樣子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2個風扇都是12V 1A的暴力產品,轉速能到7000轉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無線網路卡是直接和在主機板上面的
可以看到一共有4個天線的頭拉出,華碩想要給使用者更好的無線品質
這一台是4天線設計的筆電,當然缺點就是萬一跟AP不合
沒有更換的可能,將來也沒有辦法升級WIFI6了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電池是76Wh的,容量算是不錯的搭配了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這台筆電挺特別的,他支援內顯輸出也有g-sync純獨顯模式
這一台是極少數能做到的筆電機種
因為是電路層的切換了,所以是要從新啟動系統的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有支援PD充電,45/65W的都有測試過都可以使用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原廠高效能模式,R20可以跑出2959CB的高分,最高溫度86度C
最高功耗75.625W,基本上這一台是有智慧型EC電壓優化技術的
可以看到功耗限制的部份也會視運作情況自動調整的
就原廠狀況來說表現可以說比GT75的厚機還要好
因為GT75原廠沒有優化跑到這樣的分數是要90W左右了吧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這一台有防燒機設定,FPU沒有開始之前
是70的長時間功耗限制,FPU燒機點下去馬上就跳到62.5W了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這是7秒時候的圖,運作功耗已經衝到77W多了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大約在2分半的時候燒機的功耗被壓回了55W
其間PL1功耗限制都有在自動修正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特別的是溫度壓的下來,功耗也有在跑回到57W的限制,並不是鎖四在55W的
所以這一台的長時候CPU功耗應該是55W+但是能跑到多少看不出結果
溫度差不多就是57-55之間跳動,不過觀察CPU的運作時脈是有比鎖定在55W的機種要好
所以判斷可能EC會去看CPU的時脈運作狀況,給予一些必要的功耗補貼
真的是這樣做的話asus的EC功力真的就是目前我看過最強大的了阿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在來看雙燒,這一台防雙燒機制不知道是很特別還是沒有寫好
看圖片居然有PL1<PL2的狀況發生了,且功耗真的有超過60W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之後就修正回60/60了,特別的是好像不是看CPU的溫度
而是GPU的溫度超過了70度C就是壓到了60/60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可以看到雙燒1分25秒的時候,CPU功耗都還有59.943W,但是PL1已經壓回55.5W了
真的很特別的情況阿,EC完全不管功耗限制這回事的樣子
溫度都到90度C了還沒有把功耗壓回去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奇妙的事發生在燒機2分多鐘的時候,GPU碰到75度C的時候
CPU的功耗就開始被快速的限縮了,沒有幾秒就下修到47W多了
過程中CPU運作時脈的變化也很平順,不是那種崩跌的方式
基本上可以確定EC是以GPU的溫度來決定讓不讓CPU跑哥效能
且會想辦法維持CPU在運作中的時脈運作穩定度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然後CPU就是被壓回45W了,雙燒CPU就是會被壓回45W
也就是GPU高負載的情況下,CPU會被壓回45W的運作功耗限制

在來就是處理優化調整和CPU更換液金了
筆電經過優化調整之後,效能可以運作的比較高
功耗降低,溫度降低,風扇轉速降低,筆電因高溫老化的狀況也會變慢
好處可以說是非常的多的,並不是看到跑分效能比較高就是讓筆電在極限狀況運作
因為功電更低,供電的負擔和發熱也就更低了
因為發熱量更低風扇就不用轉那麼的快,不吵也沒有那麼的熱
相關元件因為高溫老化損壞的速度也可以變慢,筆電就更耐用更好用了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處理好之後一樣跑R20,3193CB的跑分,最高溫度71度C,最高功耗只有到62.181W
對比原廠的狀況:R20可以跑出2959CB的高分,最高溫度86度C,最高功耗75.625W
跑分比較高就是效能輸出比較高了
溫度降低了,功耗也降低了,風扇也在更安靜的過程中完成了測試
CPU的最高供電降低了超過13W,供電的負載更輕鬆了
溫度降低了15度C,散熱的風扇運作轉速更低了,散熱系統的負載以降低了
這樣當然就是讓筆電在更輕鬆的狀況下以更高效能的方式運作
這樣應該是最好的吧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FPU單燒模式啟動,也不一樣了,6秒的時候PL1功耗還在70W沒有動
EC真的很聰明,知道散熱變好了,那就先讓他跑吧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大約40出頭秒可能被EC發展在用FPU燒機了,溫度明明也還不高
就很快速的被壓回55W這邊了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然後可能覺得沒事又放寬到63W那邊去了,不過風扇轉速是有拉起來了
6200轉的轉速有明顯的聲音了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之後風扇轉速也就差不多是在6100轉這邊,功耗也都可以拉到60W以上運作
這樣基本上就是自動解除了FPU燒機55W的功耗限制了
看起來EC可以自動學習適應優化調整之後的狀況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雙燒測試主角變成GPU了,一樣很快壓回60W,12秒風扇轉速拉到6000轉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一樣的散熱器,大部份的散熱設計是串燒的設計
多了快90W的顯示卡功耗發熱量,居然還是壓了1分多鐘CPU還有將近60W的功耗
當然代價不可能沒有的,風扇轉速已經拉到了6900轉了
還好有AAS的進氣設計,有聲音但是還沒有到起飛的那種狀況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一樣顯示卡撞75度CPU功耗就開始快速限縮,維持顯示卡效能的輸出
避免遊戲體驗變差這樣的做法是對的
CPU快速壓低功耗的過程也是平順不是舜掉的

ASUS GX502GV 詳細解析與優化調整+液金處理之後的差距和應用價值
雙燒CPU還是會備壓回45W,顯示卡基本上都一樣是壓在75度左右
表現就串燒機種來說是頂尖的表現了
CPU的溫度在優化處理之後也降低了3-4度那邊
沒有辦法主角是GPU都已經75-76度C了CPU能跑在80出頭度也挺不錯了

優化調整之後可以看到單跑CPU的時候
基本上R20幾乎已經要跑到這個CPU的滿速3200CB了
也就是說算是功耗解鎖限制了,在薄型機液態金屬的應用價值
應該是比G703GXR那種厚機要更高的
筆電經過優化調整之後,效能可以運作的比較高
功耗降低,溫度降低,風扇轉速降低,筆電因高溫老化的狀況也會變慢
好處可以說是非常的多的,並不是看到跑分效能比較高就是讓筆電在極限狀況運作
因為功電更低,供電的負擔和發熱也就更低了
因為發熱量更低風扇就不用轉那麼的快,不吵也沒有那麼的熱
相關元件因為高溫老化損壞的速度也可以變慢,筆電就更耐用更好用了
2019-07-31 0:46 發佈

答達大師 wrote:
asus的GX502GV...(恕刪)


是說這樣子拆不會損壞保固嗎

rocco0216 wrote:
是說這樣子拆不會損...(恕刪)


目前就的了解
如果上液金的話要在送修前清掉
更換散熱膏送修都沒有任何的問題的
但是你自己如果不會拆不會處理
能判定為人為損壞的話那當然就沒有保固囉
拆機本來就都以風險的喔
專業不專業還是會有差的
這款算是在這種厚度下沒有對手的機器了
大師處理後還是差距很大
可以更低溫,效果更好
配合機器本身的優勢
對於需要CPU/遊戲來講
這款不二之選壓~!!

幽暗的雙眼 wrote:
這款算是在這種厚度...(恕刪)


其實這一篇都已經引起原廠的關注了
這真的是一台做的挺用心的筆電
經過優化調整之後可以有更好的表現和體驗
筆電經過優化調整之後,效能可以運作的比較高
功耗降低,溫度降低,風扇轉速降低,筆電因高溫老化的狀況也會變慢
好處可以說是非常的多的,並不是看到跑分效能比較高就是讓筆電在極限狀況運作
因為供電更低,供電的負擔和發熱也就更低了
因為發熱量更低風扇就不用轉那麼的快,不吵也沒有那麼的熱
相關元件因為高溫老化損壞的速度也可以變慢,筆電就更耐用更好用了
答達大師 wrote:
目前就的了解如果上液...(恕刪)


這個意思是你改過的若出問題要使用者自己恢復原狀自己找原廠? 那也太沒保障了吧
mariabe0221 wrote:
這個意思是你改過的若...(恕刪)


是阿真的是這樣阿
那為什麼ASUS的G703GXR可以用液金
這一台不提供呢
機器是你自己選的
你也可以自己上液金阿
又沒有人強破你要處理
這不過就是成果分享給大家知道
這一台筆電原來可以那麼強大
就跟AMG當年是怎麼電賓士是一樣的
看樓主拆機圖,西風之神GX502系列真有雙M.2 SSD!!!
看來可以放心敗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