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 ROG 的電競筆電,一定少不了代表性的 Zephyrus 西風之神系列,不過從 2017 年發表第一款到去年為止都只有 15 吋的機種,或許華碩也有聽到大家的心聲吧,在今年年初終於出了 17 吋版本的 Zephyrus S,搭配新款的 Nvidia 20 系列顯卡颯爽登場,趕緊出動魔法小卡召喚回家。

回家看到收發室的大箱子莫名感動,外箱有著大大的 ROG 敗家之眼。

內容物保護的蠻好的,有附贈一個 ROG 的筆電後背包。

配件包含變壓器跟一隻電競滑鼠。

附贈的電競滑鼠從 ROG STRIX Impact 升級成 ROG Gladius II,很讚,跟我一樣比較喜歡用右手滑鼠的人來說應該蠻高興的,除了多了 RGB 底盤燈之外,微動開關也可以自行更換。

筆電正面一覽,上蓋有著兩種不同方向的金屬髮絲紋,搭配銀色的 ROG 眼睛圖樣。

後側的出風口開孔有種跑車的感覺,深黑主體搭配一點電漿銅配色有種扎實的感覺。

上蓋闔起的時候指示燈剛好可以露出來,不用特地翻開筆電確認有沒有關機。

充電插槽位於筆電左方,提供 1 組 USB 3.1 Gen 1 以及 1 組 USB 3.1 Gen 2 Type-C,這組 Type-C 還能支援 DisplayPort 1.4 的螢幕輸出,如果沒有 Type-C 轉 DP 也沒關係,旁邊還有保留一組 HDMI 2.0,耳機與麥克風則整併至同一組 3.5mm 插槽。

筆電右方提供 2 組 USB 3.1 Gen 1、1 組 USB 3.1 Gen 1 Type-C 插槽,右側的 Type-C 插槽除了接一般 USB 裝置,也可以搭配支援 USB PD 的變壓器為筆電充電,另外在散熱孔後方保留一個防盜鎖孔。

鍵盤部分跟一般筆電蠻不一樣的,直接移動至下方,上方多了許多密集圓孔,除了增加散熱性能之外也能避免鍵盤受到處理器或顯示卡的廢熱影響打字的舒適度,原本在鍵盤下方的觸控板則移動到右側,喇叭開孔直接設計在正面的鍵盤兩側。

GX701 首次亮相的可愛小滾輪,方便快速調整音量。

右側保留完整的方向鍵,按鍵略為下移並且使用同樣的大小,對於常用方向鍵的人來說效率應該會好很多,至於消失的數字鍵盤則跟觸控板合併再一起,主要透過上方的按鈕進行切換。

背面的設計蠻簡潔的,後方配上一長條橡膠墊,止滑效果相當不錯。

螢幕採用 17.3 吋的 FHD IPS 面板,標榜通過 Pantone 的色彩驗證,支援 144 Hz 的螢幕更新率以及 Nvidia G-Sync 功能,窄邊框設計讓外觀加分許多,螢幕占比很高,不過 15 吋機身要塞 17.3 吋面板自然也是有代價的,GX701 就沒有內建視訊鏡頭了,雖然我覺得這個對我來說沒影響就是,另外比較有趣的是,雖然他沒有視訊鏡頭,不過麥克風還是有喔,臨時要拿來通話也是 ok。

雖然說尺寸變大了,不過厚度還是控制在 2 公分以內 (1.87 公分),應該是目前最薄的 17 吋電競筆電。

西風之神系列的招牌特色 – 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 !!
螢幕打開的時候轉軸會把筆電撐開增加進氣量,同時也讓鍵盤帶有一點傾斜角,用起來比較舒適。

炫泡的 RGB 鍵盤當然也是少不了,上方的 ROG logo 也一併升級成 RGB 背光,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音量滾輪跟電源按鍵就沒有這樣的福利了。

後方的進氣開口也有飛行燈的設計,正面的 ROG 眼睛在開機後會從銀色轉為紅色。
看影片可能比較有感覺一點,錄了一小段 RGB 燈光的影片。

附上比較詳細的系統規格:
CPU: Intel Core i7-8750H
RAM: DDR4 2666 8GB x 2
SSD: NVMe PCIe 3.0 x4 1TB
Graphic: GeForce RTX 2080 8G GDDR6 Max-Q
LCD: 17.3″ FHD IPS, 3ms, 144Hz, G-Sync
Wireless: 802.11ac (2×2)、BT 5.0
Weight: 2.7 Kg
OS: Windows 10 Home


內建的 SSD 從型號來看應該是三星的 PM981,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讀寫,全填 0 讀寫可以跑到 3418.4、2393.5 MB/s,隨機的話稍微少一點點 (3362.1、2387.0 MB/s),後面跑些常見的測試軟體給大家參考。

CPU-Z 內建測試,對照同樣六核心的 8700k,性能大概差不多是桌上型的 80%。

PCMark 10 分數 5750。

3DMark Time Spy 分數 8425。

Cinebench R15 CPU 測試分數 1231 cb。

Cinebench R20,CPU 測試分數 2867 cb。

ROG 自家的 RealBench,系統分數 124934,海放我的老桌機。

遊戲方面,當然要來玩一下剛出的全境封鎖 2,拿到筆電這幾天才開始解任務。

套用遊戲內建的設定,關閉垂直同步,超高、高、中、低設定的平均張數分別是 96、119、141 跟 172 張,套用 nvidia geforce expireience 的設定則又會再低一點點 (94 張),雖然我覺得玩起來都很順就是 XD,就看有沒有一定要全開的個人堅持。
附上一小段遊戲影片,進度還很前面,應該是不會捏到劇情(?)

另外就是之前在玩的戰地風雲 5,畫質設定直接選最高.打團隊死鬥。

最高 146 張,最低 96 張,平均 133.9 張,只能說不愧是 2080 XD。

最後講點心得好了,如果主要在意的點是螢幕尺寸跟效能的話,17 吋的西風之神 S 原廠調校的蠻不錯,不用花太多心思調整就可以爽爽的打遊戲,螢幕雖然變大了不過解析度還是保持在 FHD 這點可能對某些人來說不太滿意,不過至少我個人是蠻喜歡的,畢竟顯示的點距比較大,看起來比較舒服,也不知道是 Pantone 認證的螢幕顏色表現特別好,還是心理作用,覺得同樣是 IPS 面板,我桌上型電腦的螢幕看起來就沒有那麼漂亮,其他像是 1.4mm 的按鍵行程還有新增加的音量滾輪也都是加分的地方,唯一比較遺憾的點是沒有實體網路插槽,不過這個在追求輕薄的機種上面或許就比較強求了一點,可能之後再買個 Type-C 轉接來用就好,不過提到 Type-C,西風之神也支援透過 Type-C 插槽進行充電,有考慮要多買一個變壓器帶出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比較推薦的 USB PD 充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