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今天剛到貨的GX531GW I7-8750H+RTX2070 MAX-Q
昨天剛到台灣的GX531GW好像有狀況,實測溫度很失常
原廠的狀況可以看一下這一篇
基本上我是覺得EC應該近期就會有更新
因為過去搭配GTX的版本是確定有智慧型EC動態電壓的
在新的GL504/704甚至優化的效果和運作的智能度都更高
基本上不太可能這一台是沒有的

基本上華碩的ROG系列機種的智慧型EC動態電壓
跟使用XTU優化調整的方式基本上是一樣的
在不影響穩定使用的狀況下調降電壓讓能效比更高
一樣的效能在較低的功耗瓦數運作之下就能夠達到
在散熱能力接近降頻邊緣就降低運作功耗避免撞溫度牆
這些方式都是能夠使用XTU調整來做到的

筆電優化調整並不是超頻,搭配散熱加強處理,可以讓你的使用感受大幅提升
在來就是要來針對這一台筆電進行散熱加強優化調整了
有不了解的可以看一下上面這篇文章

使用的材料如下:
CPU:散熱膏一樣使用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 11w/mk
GPU:散熱膏一樣使用MasterGel Maker Nano極致散熱膏 11w/mk

優化調整使用的軟體:
INTEL XTU:抓出原廠的設定和抓出可用的設定值
R15測試軟體:了解CPU運作效能和抓出專業軟體可能的運作功耗
AIDA64:測試與燒機驗證穩定度
HWINFO:即時監測了解運作的狀況,溫度,時脈,功耗的狀況
FURMARK:燒機確定穩定度
3D11:DX11較早期遊戲的測試軟體可以了解效能的表現與運作溫度和功耗
Fire Srike:DX11較後期遊戲的測試軟體可以了解效能的表現與運作溫度和功耗
Time Spy:DX12遊戲的測試軟體可以了解效能的表現與運作溫度和功耗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處理之後的R15跑分就正常多了分數達到了1231CB
最高溫度變成只有78度C而已了,原廠的狀況可以自行比較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3D11處理過後的實測,溫度最高80度C,這才是西風之神吧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Fire Srike處理過後的實測,溫度最高84度C,CPU的壓力看起來有重一點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Time Spy 處理過後的實測,溫度最高87度C,CPU的壓力更重一些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開始雙燒,3秒的時候溫度來到了85度C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12秒的時候溫度來到了94度C,還沒有看到降頻的紅字
運作功耗最高已經將近70W了,可以看到功耗牆是有在動態調整的
所以智慧型EC應該是有但是並沒有完整的運作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燒機來到30秒的時候,溫度還是94度C,功耗還是在70W附近
差不多已經是散熱的極限了吧,有發生了2%的降頻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燒機來到33秒的時候,經過降頻調節溫度有降了2度,降頻狀況也變為0了
基本上還是70W左右在燒機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時間拉到40秒中間可以看到有一點點發生降頻的波紋
EC應該是判斷散熱不足以應付這樣的運作狀態
將運作功耗條低到不到55W去運作了
因為有雙12V 1A的強力風扇溫度很快壓回86度C了
風扇轉速也是不到6000轉了,基本上6000以上我是覺得勉強
但是超過6000轉的轉速我是覺得不OK的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燒機到1分05秒的時候,功耗剩下50W左右了,GPU的風扇轉到6000轉了
聲音變的比較難接受,溫度還是在86度C,一般使用不會到這樣的狀況的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大約在2分鐘功耗會備壓回45W,溫度幾乎沒有甚麼變就是85*86度C
不到86度C功耗就會往上跑然後一下子到86度C功號又被壓回45W
基本上45W供耗限制的溫度是86度C碰到就壓回了

剛到貨的GX531GW優化調整成果無液金差距超級大
燒機到7分鐘的時候功耗急掉,電源供應器很熱,供電瞬掉
這一個電供是230W的可能在雙燒運作下是比較頂不住的
因為風扇轉速都已經到了將近6000轉幾乎是滿速在轉了
超過6000轉應該就是增壓在轉了,2個12V 1A就要24W了阿
GPU經過雙燒確定是ASUS特別優化過的版本
GPU BOOST可以由90W大幅度的拉高到快要110W
這樣當然是可以讓GPU跑出接近標準版的效能了
散熱的部份也是OK的問題還是在CPU的溫度

基本上這台筆電在經過了散熱加強優化調整之後
表現就相當的OK了,一般使用是不會有溫度過高或是降功耗效能的問題的
如果是特別的用途要經常使用到接近雙燒負載的使用方式
CPU的部份還是建議使用液態金屬來解決和處理熱傳的瓶頸
在一般遊戲或是工作使用這樣的優化調整是可以讓你有更好的體驗的
當然在效能需求沒有那麼高的情況下更省電更低溫是肯定的
測試的過程設定在監測軟體上面都有秀出來
大家可以自己學習條整和應用
基本上這一台筆電的風扇我並沒有找到強力散熱的功能
所以全程測試都是風扇自動的狀況

關於PD充電的部份也有做了一下測試
是可以使用的,插入PD充電器會自動切換成安靜模式
功耗會被限制所以不用擔心會不夠電甚麼的
原廠建議至少搭配45W以上的PD充電器
2019-02-23 21:18 發佈
看起來有無調整的差異真的很大呢!之前摸過GX531的實機,覺得這樣設計相當不錯!搭配PD充電能夠在辦公跟遊戲取得平衡

ZhengChen wrote:
看起來有無調整的差...(恕刪)


真的差很大
目前也有國外的買家有看到
有跟我詢問調整優化的方式
基本上使用XTU調整就是找出能穩定運作的電壓
然後調整功耗設定讓溫度回到你理想的範圍
在不拆機的情況下也是會有不錯的改善的
想詢問幾個問題
自行改掉散熱膏失敗風險高嗎?
以及液金壽命大概多久要更換?

randy846579 wrote:
想詢問幾個問題
自行改掉散熱膏失敗風險高嗎?
以及液金壽命大概多久要更換?
..(恕刪)


這一台會拆的話應該是沒有風險吧
換散熱膏就是想辦法塗薄塗平
基本上會失敗可能都是不夠了解的吧

液金的話就比較會有風險一些
就我了解目前液金分為3大類(我家老大自己調的不算)
1.暴力熊 實測過1年沒有結晶
2.酷冷伯 筆電不建議使用因為有遇過不到2個月就結晶了
用在桌機上面有封黑膠就比較沒有問題
可能是跟台灣的空氣品質有關係吧
3.對岸便宜的液金 基本上主原料都是鎵金屬怎麼調就不知道了
有的是還不錯但是大多品質沒有很固定就是了
用液金目前是建議1-2年要更換多少都會慢慢有一些結晶的狀況
差異真的好大
大師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溫度、跑分有比較高
其他太專業的看不懂
看起來目前有支援PD的RTX筆電
好像也只有ASUS有
出門攜帶也方便
可以跟手機共用一個充電器
請問這台可以改裝成!兩條NVME嗎?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

spd59269 wrote:
請問這台可以改裝成...(恕刪)


沒有辦法
擴充能力不是這一台的強項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