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華碩新出的N82JV,在資展期間算是締造了一股旋風。
也讓許多在等待的消費者,終於可以一嘗入手的心願。
N82不管在造型上與規格上,都算是一等一的佳作。
當然價位上,也是讓許多人看在眼裡,卻無法真正下手的原因。
畢竟要花近四萬元買一台筆電,在現今這麼不景氣的時代真的是很困難的事情。
但是,對於部分消費者而言,他的確是有這樣效能需求,卻因為預算不足,只能選擇低一階的機器。
例如A42JR(JK),雖然此機型也算是不差的效能。
但是在顯卡部分還是顯得薄弱了一些,這也是令許多消費者覺得,怎麼三萬五左右的預算是個空窗。
所以這次要介紹的新機,就是為了補足這一塊空窗的機種。
而華碩也相當有誠意的,幾乎N82JV有的東西都下放了,除了USB 3.0這種東西,當然外觀一定不同。
採用了與A42類似的外型設計,但是還是有做了一些獨特的修正。
外型上,在我看來,比起A42我更喜歡K42的設計。
眼尖一點的朋友,應該會覺得很熟悉,是不是有點類似N82的設計元素。
規格部分,下面的簡易規格就讓大家參考看看。
CPU: Intel i5 520M
RAM: 2G DDR3
HD: 500GB 7200RPM
VGA: NV GT335M 1G
DVD: DVD RW
主要的規格是這些東西,我想這樣一看應該就很清楚在這台機器搭載的強大效能了。
那接著就來看照片囉!
01.這次拿出許久不見的箱子...,那就好好的來解剖一番吧。

02.代號是K42JV-081A520M,華碩新的命名方式跟以往也改變了,我都還沒辦法每一個記起來。

03.雖然機器是14吋,不過箱子並不如想像中的大,也是為了環保與節省空間,讓箱子更簡潔一點。

04.包包就是這個,我覺得,包包應該可以重新設計好看一點點才是,現有的各廠牌包包都不怎麼樣說。
明明是代機器出門會用到的包包,卻讓消費者得另外去購買。不過這也跟消費者自我喜好有關係,
說來說去,好象不管怎樣做都會被說話,哈哈,真是難為他們了。

05.外箱打開後,當然會有個裝機器用的小箱子阿!再次呼籲大家,購買新機七天內,
請將所有配件以及箱子都留好。之後新機如有故障需要辦理新品交換,這些東西可是很重要的。

06.這個小盒子是裝配件的。

07.打開後,可以看到有這些東西。電池、變壓器、電源線、滑鼠、綁線帶。

08.機器的顏色,應該算是棕色。太陽太大似乎看不太出來,沒關係,下一張應該可以顏色看清楚一點。

09.這樣有清楚一點嗎...,好像也還好。不過沒關係,應該還是看得清楚顏色上的感覺,以及花紋。
另外可以看一下這張照片,其實在角落的部分還是有做了削薄的設計,也是讓機器比較圓滑與輕薄的視覺效果。

10.LCD邊框都是膜,原諒我不能撕掉,因為這是新機...,基本上使用的是鋼琴烤漆的技術。
這應該大家都看爛了,所以那部分我也沒特別去拍照。

11.從A42開始,這系列的機器在機器的C面上整個省略很多東西,一整個超簡潔的。
所以你只會看到電源開關這個按鍵,其餘就...消失了。

12.喇叭的部分採用了altec的喇叭,也支援srs的音效。

13.兩張令人羨慕的貼紙,i5 與 NV GT335M 顯卡的貼紙,何時我也可以擁有這樣一台電腦。

14.這張照片應該可以更清楚的看到這塊部分的設計,我覺得跟TOSHIBA的M900一整個很相似。
我想這應該是因為當初M900就是給皮卡丘代工的,所以相對的拿了一些元素,設計在自己的機器上。

15.觸控板,摸起來還ok,左右按鍵,按下去有著清脆的聲音,按的感覺也很實在。

16.鍵盤,採用孤島式鍵盤的設計,這對於外型上加分不少,好不好打,這也是很主觀的。
就我玩耍了一下午來說,並無感覺到不適或是不順手的問題。

17.我覺得這部分的設計也不錯,兩個元素在一起,並無很衝突的感覺,整體質感有搭上。

18.機器右側的部分,有著一個USB和網路孔,還有電源孔。

19.前方當然還有DVD燒錄器,雖然我私心想要搭載藍光光碟機,只是國產部分好像還沒跟上腳步。

20.左側部分的話,前方有麥克風+耳機的接孔,還有兩個USB和HDMI,當然D-SUB是不能缺少的。

21.後方的話,就是散熱風扇的位置,和電腦鎖孔。在新一代的機器上,整個散熱孔的設計以及內部。
再用心程度上都有增加許多,新機器就算搭載較高規格的硬體,也不覺得機器有多熱。
當然時代在進步,當然硬體的製成也有所提升,相對的華碩也更用心在消費者使用後的感受上著墨。

機器外型的部分,大致上是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的部分就是一些規格上的數據,讓大家看一看,應該會比較清楚機器的效能到哪。
22.可以看到WIN7內建的評分數據,只是在顯卡的部分,似乎是因為還是用內建顯卡在跑所以分數較低。

23.CPU-Z的部分,可以看到是i5 520m的CPU,雙核心、四線程。

24.主機板晶片是HM55,主機板代號是K42JV。

25.GPU-Z的部分,應該可以看到顯卡的規格與實脈資訊。

26.wPrime 測試出來的數值,果然速度快跑起來就不一樣。

27.可以看到是用seagate的硬碟,不過是7200轉的喔,跟5400轉那顆有顯著的差異性...我想大家懂我再說什麼。

28. HD Tune 測試出來的數值如下圖所示。

29. CrystalMark 2004R3 跑出來的數值,好像有點怪...似乎是顯卡部分。大概是跑成內顯了吧!

30. 3DMARK 06 分數: 7474 ,大家參考參考即可。

31. 惡靈古堡5 跑出來的測試等級。

心得:
短短使用了一下午時間,只有一個感想,爽!!!
搭載i5處理器,加上GT335M顯卡的威力,只有爽度破表。
可以說是在三萬五左右的價位來說,效能與價格兼具的一台機器。
而我拿來跑測試軟體,跑了一下午,除了出風處會有熱風以外,機器整體溫度並無特別高的現象。
散熱部分應該是可以放心使用的,至於散熱板這種東西,在現今的機器上並無需要了。
如果一台新機器是需要散熱板才能正常工作的,那應該是機器的問題,並不是用各散熱板就能穩定使用。
那到是有點駝鳥心態,記得喔,當機器正常使用下就會產生類似熱當問題,應該是趕快送修才是。
另外,因為顯卡的部分跟N82JV、N61JV、U30JC一樣,皆有支援OPTIMUS的技術。
講真的,我個人覺得不好用,用以前那樣用開關切換不是比較簡單?
不過現在就是用程式方面將他設定為:都是用獨立顯卡來啟動。
有比較聰明嗎?見仁見智就是了,但是出發點是好的,只是辨識的靈敏度需再加強就是了。
希望NVIDIA能將顯卡的驅動弄得更完善一些,這樣子機器就更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