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 Acer Travelmate 3200 是在中國上班時買的. 隨著時間的過往, 它已經沒有再升級的價值了, 雖然還是不錯用, 但是想換電腦一段時間了, 趁這次 12 月的資訊展來找台新戰將

原本看上了 Acer Aspire 3810, SU7300 CPU 的那台, 也注意了好幾個月了, 但就差臨門一腳沒買回來, 因為那鍵盤用久肯定會卡很多灰塵跟髒東西 (舊式鍵盤空距很小都會卡了, 更何況這種大空距, 又懸空的按鍵) 這是我對它唯一詬病的地方
我買筆電好多台的經驗了, 跟各位想買筆電的朋友分享一些經驗與想法
1. 現在的筆電沒必要買貴的, 因為新的規格推出速度實在太快了, 而且重點是筆電的機構壽命並沒有那麼的長久 (舉例螢幕的轉軸, 通常 3 年多就會壽命到而斷掉), 實在不必要買那種以為貴, 可以撐好幾年的效能型筆電.
想當初自己上班買的第一台筆電, TOSHIBA 全世界第一台 15" 的 Satellite 2805, 花了超過 6 萬台幣買的,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太浪費了
2. 筆電要求高行動性, 所以一定要輕. 甚至光碟機是不需要的, 使用率也很低 (現在隨身碟, SD 卡容量都比 DVD 的 4.7G 大太多了, 檔案都用隨身碟拷貝分享) 而且筆電光碟機的壽命真的不長久 - 經驗談. 另外筆電光碟機也是個耗電元件, 沒在工作都還會在耗電
3. 電池選長效性的 - 所以我選 CULV 的 CPU 跟 LED 的液晶背光, 相對而言電池可以用更久. 這對出差很有幫助 (如機場等飛機, 還是長途飛機上需要用到電腦的人)
4. 測試一下筆電的喇叭. 很多筆電喇叭聲音濛濛的, 或者功率太小, 要聽也聽不太清楚. 喇叭位置最好在主機上面 (鍵盤位置靠銀幕處), 這樣聲音才不會容易被擋到 (如窩在床上使用時)
5. 買低耗電的 CPU 還有個好處 - 你的筆電不會成為燙大腿機 - 除非你長住在雪國, 那還會有點取暖加分效果
6. 對於獨立顯卡的堅持 - 內建顯卡功效永遠比不上獨立顯卡, 而這也很實際 - 當你接到大螢幕時一定會感受到差別
7. 各種插孔的位置 - 跟你的辦公桌 / 電腦桌上習慣擺設的各種外接硬體的位置符不符合? 這跟使用者習慣性有直接的關係, 才不會感到很煩
8. 螢幕不要小於 13", 除非你想練駝背功 (正妹們形象就 $^@&) 跟折磨自己的眼睛. 但也不太需要買大螢幕型的 - 真有需要寧可接到大型液晶螢幕上
9. 不要選機體正前方有按鈕的機種 - 宏碁有些機種很喜歡這樣設計 (無線網路開關, 藍芽開關等), 依我的經驗是放在大腿上時, 或者拿起來時很容易不小心按到
10. 內建麥克風 - 別懷疑, 有的筆電還真的沒有內建麥克風, 買的時候沒注意這細節, 需要的時候差點沒昏倒
11. 硬碟容量越大越好 - 我的舊戰將 Travelmate 硬碟被我自己升級 3 次以上, 從 40G 到 160G. 換下的都是浪費
12. 記憶體單條 2G, 不要單條 1G 的, 以後要擴充都是問題
13. 筆電的重量 - 非常重要, 對於長出差, 或者需要帶電腦趴趴走的人來說感受一定很深
本來想要選擇 3810, SU7300 的機種, 價錢都談到 NT 26,200 了, 後來竟是業務跟我刷卡問題沒談成, 那天就算了. 今天又去展場本來想用現金買, 臨時決定去看看華碩的 UL 13" 系列 (我本來很討厭華碩筆電的), 發現價錢差不多, 但多了以下優點
1. 可以超頻, 一樣是 SU7300, 可以超頻就是賺到

2. 顯卡比 ATI 4330 還要新, 採用 GeForce G210M, 512MB DDR3
3. 送的外接式薄型光碟機賣掉後, 還比 Acer 3810 便宜
4. 好友實在不建議買 3810... 他說評價不怎麼樣問題很多
5. 外觀造型不錯, 顏色也不錯 (我不喜歡黑色筆電), 鍵盤也比較好清理
有時候買東西要有殺氣 + 緣份, 就...解決啦, NT27,500 包括送鍵盤膜, 耳機麥克風, 外加 200 元加購 4G 隨身碟
外包箱盒

筆電背包

筆電內箱

筆電包裝

漂亮的新生兒, 胎衣 (保護膜) 都還沒脫

4 片光碟片 + 說明書等等, 現在筆電說明書不像以前那麼厚重 - 浪費嘛, 誰會去一頁一頁看完?

筆電正面

超頻廣告

亮度亮一點的筆電正面照

長效電池廣告

UL30V 系列貼紙廣告

LED 背光, DDR3 廣告

巧克力鍵盤 - 上膜前

上膜後

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