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對於 16 吋筆電的印象,總是停留在雖有大尺寸顯示螢幕,但礙於機身尺寸與重量的限制,往往無法成為外出攜帶的筆電首選,但隨著晶片與工藝技術的逐年進化,如今已經有相當多筆電品牌,推出接近 1Kg 甚至低於 1Kg 的 16 吋筆電產品,滿足長時間行動工作者的使用需求。Acer 在今年 IFA 大展上,也再次拓展旗下 Swift 系列筆電陣容,推出搭載 16 吋顯示螢幕但機身重量僅有 990g 的 Swift Air 16 Copilot+ PC,其配備 AMD Ryzen AI 300 系列處理器與 AMD Radeon 顯示卡,同時支援最高 32GB LPDDR5 記憶體與 1TB M.2 PCIe Gen 4 SSD 儲存裝置等規格,結合內建的 50Wh 三芯鋰電池,最高能提供約 13 小時的單次使用時間,確實是一款便攜高效的輕薄筆電機種。
- 螢幕上蓋
- 特殊Logo設計

Swift Air 16 的機身厚度與重量根據其配置的螢幕規格會有所差異,如果是搭配 AMOLED 顯示螢幕的機型,其厚度為 16.5mm、重量則為 1.1Kg,如果是搭配 IPS 顯示螢幕的厚度為 15.9mm、重量則為 990g,目前台灣市場會提供哪種顯示螢幕規格尚未得知,但不管如何兩種機型都是相當輕薄便攜的筆電設計。
- 右側 I/O
- 左側 I/O
- 顯示螢幕
- 視訊鏡頭模組
- 筆電 C 件
- 嵌入式鍵盤設計

Acer Swift Air 16 將配置最高 AMD Ryzen AI 7 350 處理器、整合式 AMD Radeon 860M 顯示卡、最高 32GB LPDDR5 記憶體,以及最高 1TB M.2 PCIe Gen 4 SSD 儲存裝置,並且擁有 Wi-Fi 6E 與藍牙 5.4 無線連接技術,以及 50Wh 三芯充電式鋰電池等硬體規格,目前這款輕薄的 16 吋筆電尚未有在台灣上市的詳細日期與售價。

除了全新的 Swift Air 16 輕薄 Copilot+ PC 外,Acer 也在新品發表會上,驚喜推出首款搭載 Intel 新一代 Penther Lake 處理器的筆電 Swift 16 AI,預計將於 2026 年才會上市,根據目前透露的規格來看,處理器部分會是 Intel Core Ultra 200 系列,另外最高支援到 32GB LPDDR5X 記憶體,儲存裝置部分則預計會是 1TB PCIe Gen 4 SSD 的規格,或是更高一階的 Gen 5 規格儲存裝置。

顯示螢幕部分則將採用 OLED 面板 16:10 長寬比的 3K 顯示螢幕,具備 120Hz 更新率的規格,同時也具備 FHD 視訊鏡頭搭配實體鏡頭遮罩,筆電 C 件則有具備獨立數字鍵的全尺寸鍵盤與白色鍵盤背光,最特別的是下方的觸控板也充分的擴展其可操作的範圍,這也是備受期待的更新。
- 右側 I/O
- 左側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