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rForce 2024

GeForce LAN 50
現場是真的滿多人都帶桌上型電腦的,要把自己的愛機帶到會場、裝設都要不少時間精力。
除了由衷佩服也自嘆不如,畢竟個人精力有限,於是打算以後參加這種BYOC LAN PARTY都用筆電就好了,而手頭現有的筆電都偏商務,在座位上如果要打一些稍微比較吃資源的遊戲,基本上又只能用容易受到網路上下頻寬影響的串流來玩。
想一想乾脆直接再買一台遊戲用的比較快,順便替換一下目前用的螢幕。
有鑑於之前Acer的體驗都不錯就直接上Acer全家桶,筆電左看右看看到這台Predator Helios Neo 16 (PHN16-72-93J4),有i9-14900HX+RTX4060+512G SSD+16G記憶體,又還能再擴充SSD跟RAM,螢幕180Hz的更新率以機體效能與耗電來說也均衡,心想就是他了。

外包裝寫著Predrator
有附材質不錯的背包(摸了一下表面跟我的Hedgren差不多手感)、電競滑鼠型號MOM2UO

筆電有泡棉緩衝保護

變壓器型號A23-330P2A,用DC圓頭提供到330W的電源供應,畢竟是i9+4060的遊戲筆電用的,相對文書筆電的變壓器重了一點大了一點也在合理範圍

上蓋是鋁合金,開機時上蓋會有燈號標誌



設計細節,機身後方有壓克力材質的透明飾板標明這是Helios Neo 16

跑完Windows 11的設定之後來看一下筆電
16” WQXGA 2560x1600的180Hz螢幕原廠發色還算是滿濃郁的,肉眼觀看發色比較偏暖一些,長時間看著相對來說比較不會太吃力。
180Hz更新率以筆電目前的GPU (特別是這台4060)來說也夠用了,算是一個在遊玩流暢度與耗電量折衷的選擇,除非是非常基礎的遊戲不然也很難跑滿。

螢幕最大開啟角度,目測約165度左右。

邊框控制得很窄,不輸輕薄的商務筆電了。

一些隨附文件,貼紙、保固說明書、國際保固聲明、設定指南

正式上機,用慣了13~14吋的筆電後再看到16吋,還是有被震撼到的感覺

Predrator金屬信仰標

背後IO有兩個雷電4 (可相容USB-C)、HDMI 2.1和DC電源接孔

左側IO有乙太網路孔、MicroSD卡槽、耳機孔、一個USB3插槽和散熱孔

右側有充電指示燈、電源指示燈、兩個USB3插槽和更多的散熱孔,還有防盜鎖孔

鍵盤鍵程比較深,同時由於16”筆電大小的關係,也容納完整的數字鍵盤,右上還有額外三顆多媒體鍵,左上有散熱模式切換,可以一鍵靜音,也可以在玩遊戲時一鍵散熱風扇直接起飛。
觸控板摸起來非常滑順,以滑動質感與溫度來說個人推測是玻璃材質,因為夠大,對一些Windows原生的觸控板操作手勢也比較友善。

除了數字鍵還給到完整大小的方向鍵(位置有些微下沉),頻繁打字選字或遊戲的某些場合真的很方便。

可以直接透過Fn+F4快速開關麥克風,而且關閉時還會有指示燈。
可以透過內建的PredratorSense程式調整鍵盤背光,一共大致劃分成4區,可以是恆亮也可以是動態效果。

快速測個效能也燒機一下,遊戲筆電最看重的還是散熱。
AIDA64 CPU+FurMark雙烤測試10分鐘,GPU溫度落在87~91度,cpu則是85~90度,沒有降頻的情形。
再來看一下效能表現:
項目 | 分數 |
CINEBENCH R24 - GPU | 10897 |
CINEBENCH R24 - CPU多核 | 722 |
CINEBENCH R24 - CPU單核 | 95 |
CPU-Z多核 | 7614.2 |
CPU-Z單核 | 511.2 |
儲存空間(內建可更換的M.2 SSD)測試:
AS SSD項目 | 讀取 | 寫入 |
循序 | 5522.31 MB/s | 4684.70 MB/s |
4K | 66.26 MB/s | 286.07 MB/s |
4K-64Thrd | 2085.70 MB/s | 1145.95 MB/s |
存取時間 | 0.034 ms | 0.024 ms |
分數 | 2704 | 1900 |
總分 | 5948 |
買這台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擴充性了,看規格是有額外的SSD與記憶體插槽,還是要拆解一下看看好不好裝。

底蓋共有10顆相同長度的耐落星形螺絲(不是一般十字/一字),我用米家螺絲起子配T9H鑽頭成功卸下。

卸下螺絲後使用拆機片或拆機棒划開底蓋。

拆下的底蓋內側,可以發現保護網與限位/緩衝泡棉給得不少。
主機拆解全貌:

雙風扇+五條導熱管,發現左側散熱扇光澤不太一樣,查到是GPU+VRM側的散熱扇並且使用AeroBlade刀鋒金屬散熱風扇。

預裝海力士的HFS512GEJ9X125N M.2 SSD。

另一個M.2插槽在靠近右側CPU風扇的下方,會用SSD-2來標明。

接下來看一下記憶體插槽在哪裡?

拆下這顆十字螺絲拿下金屬遮罩,可以找到兩個DDR5 SODIMM記憶體插槽。

預裝海力士的DDR5,並且有散熱墊。

Intel Killer AX1675i網卡,提供WiFi 6E連接能力,並且軟體上可以配合Killer Control Center管理網路功能。

電池型號AP21A8T,典型值容量5884mAh、能量90.61Wh。
開打一下戰地風雲5,光追跟畫質全開、1920x1200的配置下還能跑出90fps+的成績也是不錯了。

最低73fps,最高150fps,平均落在119fps。一般對槍都還能維持流暢水準,只有在重生時或是面臨到極近距大型爆炸(如被飛機轟炸)會稍微降到80左右。


雖然16吋大小、單機2.8kg的重量 (還有1kg左右的變壓器) 相對13/14吋輕薄商務筆電那種不到一公斤的重量來說差距很大,但帶來的效能也是非常有感的差別,而且相對桌上型來說,遊戲筆電的攜帶跟架設還是方便很多。
加上記憶體、SSD都有預留插槽能再往上加的擴充性、不差的散熱,拿來做為遊戲筆電用應該是可以戰一段時間,期待下次帶他去LAN PARTY或什麼遊戲場合。
這次還一起入手了300Hz的27吋螢幕取代自己原本同尺寸的240Hz,組一整桌Acer信仰配備,用久一點再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