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與網站》 |
|
《聲明》 | 1. 本人所撰寫之文章可以自由轉貼,僅需告知原作者即可 2. 轉貼之文章禁止惡意修改 3. 文章中之照片若要引用,請隨附連結至本篇 |
《網站》 | Facebook粉絲專頁: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LINE@生活圈: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還在施工中的Youtube…:陳小宅 |
《討論區》 | Facebook交流社團:【小宅開箱】筆電技術開箱解惑交流區 |
【本文】
有些人喜歡剪輯影片,跑一些需要高效能CPU的軟體
對於玩遊戲是一點感覺都沒有的~
如果有高效能的處理器配上一台入門顯卡該有多好啊!!
沒有關係,acer都有聽到你的心聲,這台 acer AN515-54-72UP
就是為了你的需求誕生到這個世界上的。
【筆電規格】
處理器:Intel Core i7-9750H 6核心/12緒 2.6GHz超頻4.5GHz/12M Cache
顯示卡:NVIDIA GEFORCE GTX-1050 3G DDR5
記憶體:8GB DDR4 2400 / 共2個插槽,已經使用1個,最高支援32G
SSD硬碟:256G PCIe
傳統硬碟: 1TB HDD
螢幕:15.6吋 FHD 1920X1080 IPS 霧面
光碟機: 無
作業系統:Windows 10 家用版
無線規格:802.11a/b/g/n/ac
藍芽規格:Bluetooth 5.0
攝影機:HD 1280X720 / SHDR
I/O 介面:
1 x TypeC USB3.1 Gen1
2 x TypeA USB3.0
1 x TypeA USB2.0
1 x HDMI
1 x Microphone-in/Headphone-out jack
尺寸:363.4 (W) x 255 (D) x 25.9 (H) mm
重量:2.3 kg
變壓器:135 W
電池:55Wh 3580mAh
保固:二年台灣地區完全保固/一年國際旅約保固/電池保固一年/第一年58分鐘快速完修
備註:以上規格僅供參考,如有任何問題,請依原廠公告為主
【筆電特寫】


【筆電開箱】
- 外箱照片
- 包包照片
- 內箱
包包維持一樣的AN系列會送的電競包包
內箱也一貫維持AN系列的內箱

▲an515在a面也有一點改變,先前的碳纖維設計改成左右兩邊有花紋裝飾,中間霧面鋼琴黑不沾指紋的設計!
- 變壓器
- 變壓器長
- 變壓器寬

變壓器資訊與標籤~輸出 19V 7.1A
- 筆電重量
- 筆電 + 變壓器重量

▲筆電右側有
1* 耳機孔
1* USB2.0
1* 電源孔

▲筆電左側有
1* 網路孔
1* HDMI
1* Type-C
1* USB3.0
- 筆電後側
- 筆電前側
- 螢幕特寫
- 鏡頭特寫
- 邊框
- 螢幕下方LOGO
後側的軸承有用紅色點綴,並且散熱孔做梯形設計
螢幕採用霧面的 15.6吋 FULL HD 窄邊框設計
螢幕上方有攝影鏡頭 MIC
- C面特寫
- 鍵盤特寫
鍵盤特寫,A、S、D、W都有用紅色邊框標示,上下左右也有喔!
- 觸控面板長10公分
- 觸控面板寬7公分
更多外觀資訊可至以前的文章觀看
【拆解】

全部螺絲卸除後,就可以看到裡面,可以擴充兩個M.2槽,還有一個2.5吋硬碟,記憶體槽也有兩組,採用串燒設計。
【軟體開箱】
- CPU資訊
- 主機板資訊
- 記憶體
- CPU-Z跑分
單核跑分為 409.9 多核為 2556.3
- 內顯資訊
- 獨顯資訊

▲AID64 實測記憶體效能表現,為 20241 / 17759 / 17916 M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則為 68.3 ns,另外看到 L3 快取記憶體的效能表現為 231.34 / 143.28 / 189.19 GB/s(讀取/寫入/拷貝),延遲時序為 11.7 ns。

▲CPU 與 GPU 詳細數據跑分
- 電池資訊
- 螢幕資訊
- WIFI資訊
WIFI採用WiFi 6 (802.11ax) 支援 2.4Ghz, 5Ghz (160Mhz) + 藍芽5.1
- SSD資訊
- 傳統硬碟資訊
- AS SSD Benchmark跑分
- AS SSD複製測試
- AS SSD壓縮測試
- CrystalDiskMark測試
- ATTO Disk測試
傳統硬碟為 TOSHIBA mq04abf100 5400轉 1TB
在AS SSD測試中循序讀寫速度為2500.58/948.41 (MB/s),隨機(4K)讀寫速度為45.06/78.53 (MB/s);而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循序讀寫速度為2884.5/1050.6(MB/s),隨機(4K)讀寫速度為43.97/83.72 (MB/s)。
- R15 原廠模式
- R20 原廠模式
- R15 XTU優化
- R20 XTU優化
由於R20為多核長時間的測試,在此我們僅測試多核性能環節,單核性能參考R15單核跑分即可。
Cinebench R15原廠模式:184/986cb(單核/多核)、Cinebench R15 XTU優化:182/1114cb(單核/多核)、Cinebench R20原廠模式跑分2347cb(多核)、Cinebench R20 XTU優化跑分2534cb(多核)。
- PCMark 8跑分
- PCMark 10跑分
- Time Spy跑分
- Fire Strike Extreme跑分
- Fire Strike跑分
Time Spy系列為測試DX12 API下的性能跑分,可顯示執行DX12的遊戲性能,在Time Spy中得到2297分。

PassMark跑分,顯示各細節的評比,綜合分數為3185.2分。

Final Fantasy XV模擬跑分

SUPERPOSITION跑分
使用UNIGINE 2 Engine遊戲引擎測試顯示卡性能,在1080P MEDIUM設定中獲得4793分。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 跑分
- FPU燒機測試-原廠模式
- FPU & GPU燒機測試-原廠模式
- FPU燒機測試-XTU優化
- FPU & GPU燒機測試-XTU優化
FPU + Furmark燒機為模擬CPU跟GPU在極限發熱狀態下的狀態測試,目標情境為現今調用AVX2指令集頻繁的3A遊戲大作,如Assassin's Creed Odyssey(刺客教條:奧德賽)等。均衡模式在FPU & GPU燒機測試下CPU可以維持2.5~2.6Ghz,溫度在85~88度間,功耗為44.9W、GPU為1442MHz,溫度在72度,GPU的頻率此時維持還算不錯;XTU優化可以達到2.9~3.0Ghz,溫度在85~89度間,功耗為44.9W、GPU為1442MHz,溫度在73度,得到更好的極限狀態性能。

續航力測試可達4小時56分鐘,將近五小時的連續文書處理時間,表現相當不錯
【遊戲測試】
【總結】
這樣的價格,可以買到一台不錯的面板的電競筆電
搭配高效能的CPU還有入門款的顯示卡,已經造福很多單純用CPU效能的人
整體的表現算是標準,不會說很差 以這個價位來說,將近有80分的成績
續航力的測試更是讓我意外,我以為只會有3小時~4小時的時間
沒想到可以撐到5小時這麼久
擴充的空間更是多,搭載M.2雙槽,並擁有 2.5吋硬碟,雙記憶體槽
【價格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