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編輯者:Alex,2020/02/03

『一分鐘懶人包請按此』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聲明與網站》

《聲明》 1. 本人所撰寫之文章可以自由轉貼,僅需告知原作者即可
2. 轉貼之文章禁止惡意修改
3. 文章中之照片若要引用,請隨附連結至本篇
《網站》 Facebook粉絲專頁: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LINE@生活圈: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
還在施工中的Youtube…:陳小宅
《討論區》 Facebook交流社團:【小宅開箱】筆電技術開箱解惑交流區

目錄:

一、 前言與導覽
二、 規格簡介
三、 外觀與配件
    (一) 外觀與包裝
    (二) 配件
    (三) 細節尺寸與重量
    (四) 連接配置
四、 內裝細節
    (一) 螢幕
    (二) 鍵盤與觸控板
    (三) CPU、晶片組、記憶體與顯示卡
    (四) 硬碟
    (五) 網卡
    (六) 電池
    (七) 拆解與散熱模組
五、 系統與內建軟體
    (一) 系統版本與空間
    (二) 內建軟體-Acer Care Center
六、 性能測試
    (一) CPU性能測試
    (二) GPU性能測試
    (三) 記憶體性能測試
    (四) 硬碟性能測試
    (五) 綜合性能測試
    (六) 遊戲性能測試與試玩
    (七) 散熱性能測試-使用AIDA64與FurMark
    (八) 續航力測試
七、 總結與建議

一、 前言與導覽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10nm+ Ice Lake CPU一覽表

圖片引自:
Intel Newsroom-10th Gen Intel Core: 10th-Gen-Intel-Core-Processors_Ice-Lake-Press-Deck-1-1.pdf

Intel在2019年8月正式發表了10代Core行動版處理器:Ice Lake (10nm)與Comet Lake (14nm)系列,前者內建Thunderbolt 3接口,後者的平均性能較好。新的10代筆電也陸續推出,由於這次發表的均是低壓版處理器,因此這些筆電多屬輕薄筆電。

而Acer也在旗下推出了新款的Swift 3與Swift 5:前者主打平價入門的輕薄筆電,後者主打更輕且性能更好的進階輕薄筆電,本次評測機種即為新款的Swift 5,SF514-54GT系列。

《導覽》

閱讀文章之前別忘了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特色評比
-輕薄筆電
Score: 1 ~ 5
(Min ~ Max)
得分:23/30
 ■ 重量輕薄-5
 ■ 電池續航-4
 ■ 機身堅固度-4
 ■ 輕量程式速度-4
 ■ 螢幕視覺體驗-4
 ■ 輕量遊戲體驗-2
 ■ 輕976公克,面積約為一張A4紙大小,利於攜帶
 ■ 電池的續航良好,可連續使用8小時
 ■ 轉軸墊高設計,加強散熱與打字手感
 ■ 全金屬機身材質,堅固與耐用度足夠
 ■ 螢幕為觸控面板,有更多元的操作方式
 ■ 贈送的無線滑鼠MORFHPUO手感不錯
 ■ 為了保持鍵盤溫度低,導致性能無法發揮,難以運行一般的遊戲
 ■ 512GB的硬碟切成兩個槽,導致C槽較小,僅有239GB
 ■ 方向鍵大小有所壓縮,按擊上有所不便
 ■ USB 3.0 Type-A相比上代的兩個減少為一個
 ■ 本體有USB PD充電功能,然而充電器仍為傳統的接孔
 ■ 沒有加裝記憶體的插槽
待加強的地方  ■ 性能的發揮需要改善,目前的性能難以運行一般的遊戲
 ■ 電源鍵未能獨立出來,有誤觸的風險
 ■ 轉軸的穩定性設計以及張合角度有待加強
 ■ 螢幕的邊框未能全白設計
 ■ 內建軟體Acer Care Center有過多不必要的功能,提供一個乾淨系統會對整體的使用體驗更好
 ■ 可以推出無獨顯且能擴充記憶體的Swift 5,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推薦使用者  ■ 對便攜有要求
 ■ 一般文書用途
 ■ 沒有遊戲用途
使用需知

二、 規格簡介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官方技術規格

本次測試機為:SF514-54GT-770G,細節規格如下,部分的零件廠牌可能會隨供應商在不同時段作調整:

型號 零件規格
CPU Intel i7-1065G7 (15W/36W) 4C/8T, 8M Cache, 1.3/3.5/3.9GHz (Base/ All Core Boost/ Single Core Boost), TDP 15W
晶片組 Integrated PCH (與CPU結合) 註:BIOS出廠版本為1.09
記憶體 雙通道LPDDR4-2666 16GB 24-24-24-56 (CL24), Onboard, 不能擴充
顯示卡

 
內顯:Intel Iris Plus 940 64EU, 300-1100MHz
獨顯:NVIDIA MX250 (10W) 384CUDA, 937-1038MHz, Hynix GDDR5 2G
硬碟 Kingston RBU-SNS8154P3 512GB 3D TLC, M.2, PCIE 3.0 x2, NVMe 1.2
無線網卡 Intel Wi-Fi 6 AX201 (Support Bluetooth 5.1) Up to WiFi 6 (802.11ax), 2.4/5GHz (160MHz), 2x2, 2.4Gbps
電池 SMP AP18C7M 56Whr
螢幕 AUO B140HAK02.5 14吋, IPS, FHD (1920x1080), 60Hz, 可觸控
攝影機 HD (1280x720) 網路攝影機
I/O介面 1個USB 2.0 Type-A
1個USB 3.0 Type-A
1個USB 3.2 Gen2 Type-C, 支援USB PD充電
1個複合式耳機/麥克風
1個HDMI
尺寸 318.7 x 210.5 x 14.95 mm 實測長32cm, 寬21.2cm
重量 990 g 實測976g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Home 出廠版本:18362.207 (1903)
充電器 Delta ADP-65DE B 65W 輸入:100-240V/1.5A/50-60Hz
輸出:19V/3.42A/DC
大小:長10.8cm, 寬4.6cm
重量:270g
滑鼠 Acer MORFHPUO 無線滑鼠

簡介到此,接下來將進行細部的介紹。

三、 外觀與配件


(一) 外觀與包裝
外箱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外箱封條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內箱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內箱標籤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內箱開啟-1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內箱開啟-2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背包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外箱為Acer的標準包裝,沒有特別的紋路與標籤,封條為透明的Acer膠帶。打開外箱後內有一個內箱與手提包,內箱印有Swift 5的標籤,為Acer旗下的輕薄機種系列。側邊貼有標籤註明筆電的簡要規格,包裝的保護也足夠。

本體外觀特寫-正面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本體外觀特寫-背面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頂側印有Acer的標籤,白色的外型討喜於女性使用者,使用金屬磨砂材質。轉軸在左右兩側,可有較為可靠的穩定度。

頂側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正面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攝影機與麥克風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窄邊框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前側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後側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底側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轉軸標籤特寫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轉軸最大角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出風口特寫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出風口縫隙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斷電孔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揭開螢幕後為三面窄邊框設計,可惜該面未能有白色邊框。視訊攝影機的位置在螢幕上方,可有良好的視訊角度,左右兩側為陣列式麥克風,有較好的收音效果。

轉軸加入了墊高設計,加強整體的對流與散熱,也可提升鍵盤的打字舒適度,開啟的最大角度約在135-145度之間。此外轉軸兩端有軟墊支撐,中央有Swift的字樣,整體使用CNC裁切,搭配金色的配色來增加整體的質感。

出風口位於鍵盤後側的左右兩端,然而實際上只有一組風扇位於鍵盤右側,左側並無風流。鍵盤前端有凹槽設計方便使用者開啟螢幕。機身底部前端的左右兩側有一對喇叭,後端有五個開孔作為進風口。至於鍵盤的設計將於內裝細節討論。

機身的設計也頗有巧思:在出風口處留有轉軸與機身的縫隙,使螢幕在密合的時候不至於完全無法排氣進行散熱;底部的後側有斷電的插孔,使用長條狀如迴紋針等的物體插入即可強制斷電,在無法強制關機的時候可以插入斷電來進行重開機的動作。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轉軸開啟測試-無法單手開啟:顯示其可能在配重、阻力或者堅固度上有所不足。

(二) 配件
充電器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充電器標籤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無線滑鼠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無線滑鼠標籤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配件部分有充電器、電源線以及無線滑鼠。充電器型號為Delta(台達)ADP-65DE B 65W,輸入100-240V/1.5A/50-60Hz,輸出19V/3.42A/DC;滑鼠型號為Acer MORFHPUO,為無線滑鼠,在輕薄筆電附贈的滑鼠中為不錯的水準,手感不錯。

(三) 細節尺寸與重量
本體長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本體寬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本體重量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本體含充電器重量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觸控板長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觸控板寬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充電器長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充電器寬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經由實測,機身本體長32公分、寬21.2公分(對比A4紙長29.7公分、寬21公分),面積就如同一張紙的大小。本體重976公克(對比iPad Pro 12.9,重633公克),為一個半的平板重量;而本體含充電器重1246公克,充電器重270公克。Acer在Swift 5上充分展示其在輕薄筆電領域的技術力,在體積與重量上達到非常輕盈的水準。

觸控板長10.5公分、寬6.5公分(對比15吋筆電X571GT:長10.5公分、寬7.4公分),面積不小,使用的體驗不錯。充電器長10.8公分、寬4.6公分,體積不大,可惜不是使用USB PD充電。

(四) 連接配置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左側I/O,由左而右依序為:充電孔、HDMI、USB 3.0 Type-A以及USB 3.2 Gen2 Type-C (Thunderbolt 3,支援USB PD充電)。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右側I/O,由左而右依序為:複合式耳機/麥克風、USB 2.0以及Kensington安全鎖。此外可以看到兩個指示燈,左側為電源指示燈,右側為充電指示燈。

整體而言,I/O連接的配置以輕薄機而言算是足夠,只是USB 3.0 Type-A的數量相較前代Swift 5有所減少:前代擁有兩個,而這代僅有一個。

四、 內裝細節


(一) 螢幕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面板資訊

螢幕面板為AUO B140HAK02.5,大小14吋,面板技術為IPS Family,解析度為FHD等級(1920x1080),刷新率60Hz。

值得一提的是此螢幕為觸控面板,可類似智慧型手機一般利用點擊進行操作。官方宣稱為100% sRGB,然而實際的體驗上色彩的飽和度並不是特別的驚艷。

很可惜這片面板目前查不到相關資訊,且筆者手邊並沒有專業儀器去檢驗這片面板,故沒有更細部的資訊,也歡迎拿到這片面板的朋友提供更細部的資訊給我們~

(二) 鍵盤與觸控板
鍵盤面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鍵盤特寫-未背光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鍵盤特寫-背光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指紋辨識區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按鍵為標準的巧克力鍵盤,快捷鍵的位置承襲Swift系列的設計,因此習慣Acer筆電的用戶可以很快速的上手。此外電源鍵整合於鍵盤的83鍵中,未能獨立出來,可能會有誤觸的風險;方向鍵大小有所壓縮,按擊上有所不便。含無亮共有3段式白色鍵盤背光,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也不會看不到鍵盤。觸控板的手感不錯,右下角也有獨立的指紋辨識區。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使用Keyboard Test進行測試-無法處理鍵位衝突:會有鬼鍵的發生,此功能常於遊戲時需要。

(三) CPU、晶片組、記憶體與顯示卡
CPU資訊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晶片組資訊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記憶體資訊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內顯資訊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獨顯資訊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PU為i7-1065G7,4核心8執行序,8MB L3 Cache,基礎頻率1.3GHz / 全核Boost 3.5GHz / 僅有單核負載時可Boost達3.9GHz,TDP為15W,使用intel 10nm+製程,架構為第10代的Ice Lake。Intel宣稱Ice Lake架構相較於5年前使用14nm製程的Skylake架構同頻率的性能-也就是IPC提升18%。至於真的有這麼多的性能提升嗎?文章後續在Cinebench測試中將會有實際測試的答案。

晶片組整合於CPU旁。BIOS出廠版本為1.09,日期2019/09/24。現有1.12版可供更新,針對Intel的CPU安全漏洞進行修補,性能可能有所下降。

記憶體為雙通道LPDDR4-2666 16G Onboard,也就是焊在主機板上的意思。記憶體顆粒應該是焊到主機板的背面上,拆起來並不方便,因此本次並沒有確認該記憶體顆粒的型號,時序為24-24-24-56 (CL24)。

CPU內建的GPU-內建顯示卡(內顯)為Intel Iris Plus 940,64個EU,與系統共用記憶體,基礎頻率300MHz / Boost 1100MHz,使用intel 10nm+製程,架構為Ice Lake GT2。驅動程式出廠版本為25.20.100.7101 (DCH),為2019/08/01的版本。

額外獨立的GPU-獨立顯示卡(獨顯)為NVIDIA MX250,384個CUDA,Hynix GDDR5 2G記憶體,基礎頻率937MHz / Boost 1038MHz,使用Samsung 14nm製程,架構為Pascal GP108,PCIe 3.0 x4傳輸通道。需要注意MX250有分為兩種TDP的版本:一種是25W的版本-Device ID結尾1D13、一種是10W的版本-Device ID結尾1D52,後者性能較差,在3D Mark Fire Strike Graphics測試中差距16%,而Swift 5搭載的即是10W的版本,然而考量散熱因素,可能也無法負荷25W的版本。驅動程式出廠版本為431.70 (DCH),為2019/07/24的版本。

(四) 硬碟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硬碟資訊-SSD

硬碟-SSD為Kingston RBU-SNS8154P3/512GJ1,容量512GB,64層3D TLC顆粒,M.2 B+M Key腳位,採用PCIe 3.0 x2傳輸通道,使用NVMe 1.2標準。與目前市面上採用NVMe 1.3標準的SSD,如常見的Samsung 970 EVO Plus、WD SN750以及ADATA SX8200 Pro相比,在平均速度、壽命以及溫控上較差。此硬碟可能是Kingston A1000的OEM版本,為一般入門級的SSD。

(五) 網卡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網卡資訊-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為Intel Wi-Fi 6 AX201,支援藍芽5.1,相比前代藍芽5.0多了尋向功能,定位更準確。最高支援Wi-Fi 6 (802.11ax),支援頻率2.4GHz、5GHz (160MHz),使用2x2傳收天線,最大連線速度2.4Gbps。

(六) 電池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電池資訊

電池為SMP AP18C7M,容量56Whr,在14吋輕薄筆電中為相當大的容量水準。

(七) 拆解與散熱模組

▲ 拆解流程示範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內部全貌

將底面可見的星形螺絲全部卸下後,即可拆開D件進行零件的更換及保養。內部空間的使用率良好,不過左上角仍有一些浪費的空間。值得一提在M.2 SSD普及之後,輕薄筆電有更多的空間可以納入電池,續航力普遍獲得提升。

散熱模組特寫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SSD特寫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電容特寫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散熱模組使用1個風扇以及2根熱導管,導管的設計為串聯式設計,在僅有單一CPU或GPU負載的時候具有散熱優勢,彎折度也很低。左側為GPU、右側為CPU,CPU上方的一層為電壓調節模組(也就是俗稱的VRM)所用的散熱片。因為PCH整合於CPU旁,可與CPU一同散熱到導管上,提供主動式散熱。SSD有包一層散熱片,降低主控晶片的溫度。電容使用鉭質電容,有更好的穩定性與壽命。

五、 系統與內建軟體


(一) 系統版本與空間
系統版本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系統空間-1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系統空間-2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系統為Windows 10家用版,出廠版本號1903,組建18362.207。現有版本1909可供更新,因為是類似1903的補丁版本,所以差異不大。原廠把內建512GB的硬碟切成兩個槽,分別為239GB以及237GB,對一些僅能安裝於C槽的程式可能會有空間不足的困擾:239GB的容量在現今對很多使用者來說是不大夠裝軟體的。

可用記憶體為16GB,一般的使用足夠。然而由於無法加裝記憶體,對於需要做更進一步專業用途的使用者可能不大適合。

(二) 內建軟體-Acer Care Center
Acer Care Center-首頁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Acer Care Center-系統檢查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Acer Care Center-效能調整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Acer Care Center-備份與還原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Acer也有內建自己的一套軟體-Acer Care Center,然而在現今Windows 10所提供的功能十分齊全的情況下,這套軟體所提供的功能許多已內建於Windows 10內,例如效能調整內的功能Windows皆有。在輕薄機領域若能省去這些不必要的軟體,提供一個乾淨的系統,相信對整體系統的效能、續航還有穩定度都會是一大幫助。

六、 性能測試


測試韌體、系統驅動、軟體版本與設定
名稱 版本
BIOS 1.09
作業系統 Windows 10家用版,版本1903,組建18362.207
顯示卡驅動 內顯:Intel 25.20.100.7101 (DCH)
獨顯:NVIDIA 431.70 (DCH)
AIDA64 Engineer, 6.20.5300
CPU-Z 1.90.1
AS SSD Benchmark 2.0.6821.41776
CrystalDiskMark 6.0.2
FurMark 1.20.1.0
系統設定 電源管理:平衡
顯示卡設定:最佳電源
-在需要性能的應用上會自動提升頻率到最大值
-在不需要性能的應用上會降到基本頻率甚至更低
-幾乎不影響遊戲性能

(一) CPU性能測試
Cinebench R15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inebench R20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PU-Z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inebench為測試CPU性能的公認標準:早期版本R15可用於評估短時間內連續使用CPU的性能表現;而最新版本R20可用於評估長時間內連續使用CPU的性能表現。

在Cinebench R15中得到的分數為185/553(單核/多核),Cinebench R20中得到的分數為1340(多核);而在CPU-Z的標準下得分為504.7/2373.0(單核/多核)。

Cinebench R15對比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inebench R20對比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PU-Z對比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透過對比可以發現i7-1065G7與前代i7-8565U相比之下最大的進步在於單核性能: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單核性能進步11.4%,而多核性能進步6.8%,進步不大;與同代低一階的i5-10210U相比也無太大的差距,在Cinebench R15多核測試中甚至退步了1.3%。

(二) GPU性能測試
Fire Strike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Time Spy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AIDA64 GPGPU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3DMark Fire Strike為測試GPU性能的公認標準:Fire Strike系列為測試DX11 API下的性能跑分,可顯示執行DX11的遊戲性能;而Time Spy系列為測試DX12 API下的性能跑分,可顯示執行DX12的遊戲性能。

AIDA64 GPGPU為科學運算的指標:測試在各種精度或整數運算下的浮點運算性能與I/O操作性能。

在Fire Strike中得到的分數為2788/3001(綜合/圖形)、Fire Strike Extreme中得到的圖形分數為1346/1357(綜合/圖形)以及Time Spy中得到的圖形分數為1001/894(綜合/圖形)。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3DMark系列對比

由於綜合分數會受不同CPU的影響,所以對比中使用圖形分數作為對比。因為我們自有的資料庫還沒有整理GTX 1050 3GB以及4GB的圖形分數,找到定位較近的僅有GTX 1650系列,所以對比之下就會有性能差距很大的現象…。

在Superposition測試中套用我們的測試標準-特效設定High會顯示GPU記憶體不足,因此本次跳過該測試。

(三) 記憶體性能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AIDA64 Cache & Memory測試

記憶體使用雙通道LPDDR4-2666(顯示2661應為偵測上的問題),為低電壓省電版的記憶體,Read/Write/Copy速度為38974/37669/ 37973 (MB/s)。

AIDA64 Memory速度對比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AIDA64 Memory延遲對比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透過對比可以發現雙通道LPDDR4-2666擁有比肩雙通道DDR4-2666的讀寫與複製速度,但在延遲的部分就因為高時序(CL值)的關係延遲較大,在部分應用上(例如遊戲等)性能較差。

(四) 硬碟性能測試
AS SSD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AS SSD複製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AS SSD壓縮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rystalDiskMark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ATTO Disk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在AS SSD測試中循序讀寫速度為1450.87/952.57 (MB/s),隨機(4K)讀寫速度為57.83/94.29 (MB/s);而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循序讀寫速度為1640.8/1029.2 (MB/s),隨機(4K)讀寫速度為47.94/126.1 (MB/s)。

CrystalDiskMark循序測試對比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rystalDiskMark 4K測試對比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透過對比可以發現這代Swift 5所搭載的SSD:Kingston RBU-SNS8154P3/512GJ1速度普通,與市面上筆電常搭載的SSD相比稍慢一些,比不上一些搭載Toshiba BG4以及Samsung PM981的筆電。不過可以自行更換SSD,嘗試更快的速度。

(五) 綜合性能測試
PCMark 10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PCMark 8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PassMark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PCMark系列為測試電腦綜合性能的評比,內容包含上網、視訊、文書處理、影片渲染以及遊戲等應用。

在PCMark 10中得到的分數為3710,PCMark 8中得到的分數為4065;PassMark的得分為2882.7。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PCMark 10對比

透過對比可以發現Swift 5相較其他14吋的輕薄筆電在實際性能的體驗上有進步的空間。

(六) 遊戲性能測試與試玩
Final Fantasy XV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4.0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League of Legends,LOL遊戲測試-特效全開

一如既往的,由於這環節的測試仍在討論與優化中,所以並不會有很多的評論。

在遊戲運行中CPU的功耗會動態調整:在7.5W-15W間浮動。CPU頻率的變化幅度相當大,有時候頻率會降至0.8GHz,此時遊戲體驗就會變得非常的差,像是在LOL遊戲測試中FPS一度從原本平均的50多降到20出頭,此時已經不是堪玩的等級,然而鍵盤表面並不熱。

(七) 散熱性能測試-使用AIDA64與FurMark
CPU散熱性能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PU & GPU雙重散熱性能測試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PU的散熱性能採用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設定勾選FPU一項,此選項會令CPU調用AVX2指令集進行運算,模擬在影片轉檔、遊戲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的CPU狀態。

GPU的散熱性能採用FurMark燒機測試:設定1920x1080,0X MSAA,此選項會令GPU模擬圖形硬體加速、遊戲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的狀態。

透過單獨使用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也就是俗稱的CPU單烤),我們模擬出使用者在進行影片轉檔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所可能遇到的使用情況:此時CPU頻率為1.9-2.0GHz、溫度維持在57-60度以及功耗為14.97W,CPU的性能表現正常。故Swift 5可用於前述模擬的使用情況,鍵盤表面的體感溫度很低。

而結合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以及FurMark燒機測試(也就是俗稱的雙烤),我們模擬出使用者在進行遊戲以及使用一些繪圖與工程等專業軟體時所可能遇到的使用情況,特別是3A級遊戲最適合用此測試組合來評估遊戲體驗:此時CPU頻率為0.8-0.9GHz、溫度維持在58-59度以及功耗為7.45W,CPU的性能表現低落,出現嚴重的降頻現象,低於基礎頻率1.3GHz;GPU頻率為822.5MHz、溫度維持在54度,GPU的性能表現低落,出現微幅的降頻現象,低於基礎頻率937MHz。故Swift 5不適合用於前述模擬的使用情況,鍵盤表面的體感溫度很低。

透過散熱性能測試以及之前的遊戲模擬可以知道官方所標示的最大頻率幾乎是不會實現的,在多數的應用上CPU頻率為0.8-2.0GHz上下。機身溫度控制的不錯,不大會有熱的感覺,然而付出了犧牲性能的代價。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CPU運作頻率對比

透過對比可以發現Swift 5所搭載的i7-1065G7在相同的15W功耗下頻率較低,因此會抵消Ice Lake IPC進步所帶來的效能提升,而在前面的Cinebench R15測試中也得到了驗證。

(八) 續航力測試
PCMark 10續航測試-現代辦公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PCMark 8續航測試-家庭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PCMark 8續航測試模擬在一般家用時的連續使用情境,包含上網、文書、影片編輯、視訊以及遊戲的混合使用;而PCMark 10續航測試在現代辦公遊戲的使用情境就會較少,與前者的側重不同,後者比較貼近實際的使用情況。

在PCMark 10續航測試中得到8小時46分鐘的使用時間,而PCMark 8續航測試中得到5小時4分鐘的使用時間。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PCMark 10續航對比

透過對比可以發現Swift 5的續航力表現相當的好,領先許多14吋的輕薄筆電,使用者出門可免於攜帶充電器的困擾。

七、 總結與建議


在這代的Acer Swift 5上我們看到一台具有良好體積、重量與續航的輕薄筆電:大小約為一張A4紙、輕達976公克以及續航8小時,這些優勢足使這台筆電在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而配件的部分滑鼠的提供也有誠意,提供一個不錯的無線滑鼠。

在周邊連接上,透過搭載新的Ice Lake CPU, i7-1065G7,Swift 5的Thunderbolt 3接孔比其他採用Comet Lake CPU的筆電:如我們之前所測試,搭載Comet Lake CPU的MSI Prestige 14,更加的快速。

Comet Lake-U的I/O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Comet Lake的Thunderbolt 3架構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Ice Lake-U的I/O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Ice Lake的Thunderbolt 3架構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圖片引自:
Intel: Productivity Powerhouse 10th Gen Intel Core Processors Brief
Intel: Intelligent Performance 10th Gen Intel Core Processors Brief
Intel Newsroom-10th Gen Intel Core: Blueprint-Series-10th-Gen.pdf

在舊型Comet Lake架構中,Thunderbolt 3的資料需透過PCH連到CPU。然而PCH到CPU通道(DMI 3.0)的速度只有4GB/s,Thunderbolt 3的速度有40 Gbit/s,也就是5GB/s。這樣的設計導致Thunderbolt 3的速度無法發揮,而且會跟其他也是透過PCH連到CPU的裝置,例如SSD、網卡以及USB等搶占頻寬,如上前2張圖所示。(可以想像成一條高速公路,連接許多交流道,當交流道下的道路很多甚至比高速公路的速度還快時,上高速公路就會塞車。)

而新型Ice Lake架構中,Thunderbolt 3的資料透過Retimer直連CPU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再跟其他裝置擠在一起,Thunderbolt 3的速度得以完全發揮,如上後2張圖所示。

除了擁有前述優勢外,Swift 5也配置一個高色域螢幕,對視覺體驗的效果良好。希望Acer能在這些優勢的基礎上,再強化性能的控制、鍵盤的布局以及硬碟的採用,最後再推出一個無獨顯且能擴充記憶體的輕薄筆電,相信會給消費者有更好的選擇。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 價格參考

本次評測到此,有誤之處還請多多指正,謝謝!

【小宅開箱】【評測】Acer Swift 5 (SF514-54GT) - 輕薄、續航與效能,我全都要!

喜歡本篇文章的話還請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喔~每個讚都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在LINE官方帳號登場 http://nav.cx/hAmYkj
2020-02-05 15:50 發佈
這款觀察一陣子後,最後還是選回8代機,主要還是那個沒意義的獨顯與多出來的重量。

我覺得,這款該快點改版,推出具有下列特色的新Swift 5
1.取消獨顯
2.內建1TB的 SSD
3.取消傳統充電孔,改成PD供電
藏地旅人 wrote:
這款觀察一陣子後,最(恕刪)


多了這個獨顯...還是有一點點用...
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在LINE官方帳號登場 http://nav.cx/hAmYkj
有獨顯目前來我認為是對的

因為 核心顯示卡 是會跟系統搶記憶體 與分擔cpu功耗

最該改的是那個dc圓孔 除了充電還真的就是佔用一個位置


還有喇叭 喇叭超小聲
網路的資訊看看就好 這世道寫手一堆
Death小宅 wrote:
編輯者:Alex,2...(恕刪)

感謝小宅,這是我看過最完整的 Swift 5 評測
容易被忽略的點都有講到
(USB 2.0...對比上一代反而降級了,為了控制成本吧)
想問一下 dGPU 能不能在 BIOS 關閉
對岸有出一款 聯想小新 pro 13
可以在 BIOS 介面完全把 MX250 disable
Pharmarette wrote:
感謝小宅,這是我看過(恕刪)


抱歉,我們已經歸還測試機器了 QQ
小宅開箱,3c玩樂趣!!看開箱選3C在LINE官方帳號登場 http://nav.cx/hAmYkj
sonozaki wrote:有獨顯目前來我認為是(恕刪)


在實際的遊戲測試中這台的獨顯好像跟CPU搶功耗了...

你可以看10分鐘左右的CPU頻率,僅有0.9GHz,此時的CPU功耗僅剩7.5W,導致遊戲變成很卡...
基本上就跟雙烤的情況是一樣的

這導致跟小宅開箱另一篇僅有內顯的富士通UH-X相比,遊戲性能更差...
alex9810171 wrote:
在實際的遊戲測試中這(恕刪)


那不是搶功耗 是溫度牆的問題

每個封裝 都有一個封裝功率 cpu 跟 獨顯是個別獨立的

假設供電設計有滿足兩個總和 例如30w

Cpu在完全不使用內顯的狀態 可以15W全核心供應 但是假設沒有獨顯 那勢必會使用內顯

內顯就會分擔 這個15w的部分

至於這台sf514會有cpu降頻的問題是因為 這台是採用串燒的單風扇佈局

顯示卡通常設計85度左右過熱 但cpu預設78度就會降頻 就會導致這問題

我自己在用都是使用軟體解溫度牆 才會正常
網路的資訊看看就好 這世道寫手一堆
Pharmarette wrote:
感謝小宅,這是我看過(恕刪)


沒有這功能 我有看過了 沒有 關閉獨顯的bios 設定~ 只能用停用大法
網路的資訊看看就好 這世道寫手一堆
sonozaki wrote:
那不是搶功耗 是溫度(恕刪)

請問軟體解溫度牆要如何使用呢?謝謝
basic的生活日記 https://basiclife.tw/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