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然10代U的10奈米有提高內建的顯示效能,建議就不要看到對手廠內建獨立顯示晶片,你也跟著加,人家1.2公斤,你不到1公斤,假設這些重量都是散熱鰭與器,你穩定度就輸了。
2.你的強項是輕與薄,那就聚焦自己的優勢,再強化自己的機構。
3.你該給的是SSD,你機構放2個SSD M2插槽,結果只裝1個,最高容量還只有512,下次改款至少給1TB吧!甚至可以試水溫,推出2插槽都插滿的2TB機種。
簡單來說,swift5的散熱很單薄,下次改款使用10奈米的U吧,不用人云亦云的加獨立顯示晶片,10奈米的U顯示能力也是有增加的,除非你要放棄優勢,把重量加上去,變成4不像,然後把硬碟空間調整1TB甚至高階機種推出內建2TB。
藏地旅人 wrote:
1.既然10代U的10(恕刪)
正好我有買514 54 gt
只能說買過就知道為何要 還搭 載mx250
原因在於單一個元件本身功耗的問題
cpu本身設定15w 假設沒有獨顯 就會發生 內顯gpu跟cpu分擔功耗的問題
(另一個小問題就是分擔記憶體)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如果採用25w 的1065g7 那就不應該搭獨顯
反之 如果是15w的 就要搭配獨顯 就算那個獨顯 實力與內顯相當
至於1t ssd 的問題 就真的是價格的問題
我覺得最改進的 是 應該把dc輸入孔拿掉 改成typec
從內部布局看起來 是還能在左側搭載 讀卡機
另外無線網路天線的布局改動 要修正
現在因天線占用喇叭原本位置 造成 喇叭 位置很怪 聲音很小
網路的資訊看看就好 這世道寫手一堆
sonozaki wrote:
正好我有買514 54(恕刪)
但swift5的散熱限制cpu的發揮吧? 之前dell xps13 cpu tdp是設定在25w,因此可以把MX250的重量去升級散熱模組。況且i7-1065G7的內顯效能已經比較接近MX250,通常會買這種筆電的,更需要的是記憶體空間(16G RAM),而非顯卡(G7 和 MX250跑分接近)。故我建議,加上記憶體擴充槽+SSD擴充槽,MX250重量去升級散熱模組,讓CPU可以有更高效能,在同時使用CPU+GPU也能有接近原本15W CPU+MX250效能,至少多數需求是這樣。
對了,可以看看隔壁的gram,他就是這樣的設計,但gram的售後和台灣版一直亂閹割,真的讓人很不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