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X965m 機種詢問?

請問ACER最近是否會有搭載GTX965m顯卡的新筆電推出?
960感覺只是860的省電版本,效能來說965應該會比較有感吧?
2015-03-27 9:5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GTX965M 機種


微星GE62 GTX965

http://24h.pchome.com.tw/prod/DHAK3I-A9005WGDF?q=/S/DHAK49

Voyager888 wrote:
微星GE62 GTX965...(恕刪)


人家來問ACER你回MSI
你每篇筆電區的文章都要提到MSI...

其實還有個每問必回"喜潔獅"的還沒出現哩~~~
MSI 跟 洗劫獅 我知道都已經有965機型推出了,才想說 ACER 跟 ASUS 會端出怎樣的牛肉,再一起做考慮。
我感覺雙A不會出...輕薄電競新機種VN7/G551這兩款都只有出960...我覺得台灣可能不會出GTX965M
轉貼自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http://m.gamer.com.tw/forum/C.php?bsn=60030&page&snA=382594&last
如有侵害任何人著作權益,請告知.
我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很中立客觀,樓主要找GTX等級的筆電,應該先有所瞭解,以免被廠商刻意提供的資訊給誤導了.


【心得】筆電廠商+專業寫手+NB部落客在散熱方面的騙局 還是應該被關心的

前一篇文章因為用了M01的貼圖被刪文了
但是M01那邊也不知道用了我多少的貼圖和文章至今不願意刪掉
我也有主動要求過
但是我也能體諒和了解這樣的處理與決定
所以我在重新發一篇 因為這是很重要且大家關心的問題

現在很多人買筆電都會注意到筆電散熱的好壞
很多人買筆電 多少也都會拿來玩遊戲
所以越來越多的筆電廠商搭配效能較高的顯示卡晶片在筆電上面
台灣人氣最高的mobile01常是大家了解產品的地方
該網站目前NB的專業寫手是Bryan.S
最近ASUS最近推出了一台搭配GTX960M的輕薄筆電UX501
這篇文章現在就在mobile01筆電版的ASUS至頂很容易找
這邊就不貼連結了 避免他們右講甚麼
先不用急著去看 因為文章很長 看起來相當的專業
但是要花不少時間 但是用處真的不是很大 有空無聊的時候在去細看就可以了

現在是網路時代了
所以很多人有問題都是到網路上面找答案
廠商當然也知道這樣的狀況
其實開相測試體驗分享基本上已經可以說是低價代言的一部份了
價格沒有知名影星那麼的貴 效果是相當的好
所以會有專業寫手+NB部落客的誕生
mobile01在以開放論壇的方式讓大家一起討論
利用寫手和維護支持者 來增加專業寫手的公正可信度
因為大部份的消費者並不是十分的了解產品的設計好壞
測試的數字其實是有很大的玄機的
下面我就利用mobile01這台最新的UX501來跟大家分析說明
為什麼我會說 筆電廠商+專業寫手+NB部落客在散熱方面的大騙局

這邊我先來說明一下mobile01的Bryan.S在該文章中的實測是可以看到
這些的測試基本上都是真的 沒有騙人
我們在mobile01的Bryan.S 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他是用Geek3D FurMark來進行GPU的燒機測試
這在大部份的玩家和桌機的使用者來說 是非常嚴格的測試了
過去很多筆電用這軟體下去燒機測試是會過熱關機的
測試15分鐘之後的溫度只有來到79度C 非常的漂亮
甚至比過去許多超厚的遊戲旗艦筆電的表現還要更好


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的CPU的部份是使用AIDA64來進行燒機測試
這個軟體也是很多玩家拿來測試使用的 公正性方面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測試了30分鐘 CPU的溫度最高也只有達到84度C 表現一樣非常的漂亮
甚至可能很接近或是還贏過部份厚機的溫度表現
因此大多數的人會相信ASUS的UX501是一台散熱非常優秀的筆電

下面我就要來開始說明這一場騙局是如何運作的
大部份的筆電廠在這幾年共同使用了類似設計的散熱器導管設計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一台UX501的拆機圖開啟本頁圖片
這張圖不是出自mobile01的了 請那邊的人自重 也請版主確定一下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台的筆電散熱器設計
是將導管將2個熱源 CPU+GPU給連在一起
然後在2邊設置散熱片和2個風扇
這樣的設計有它好的地方 就是可以讓散熱效能均衡利用
同時也給了廠商和寫手部落客一個很好的運作機會
利用單獨晶片的燒機軟體可以做到幾乎讓整組的散熱器處理一個晶片的廢熱
大幅美化整台筆電在散熱方面的表現
如果使用者玩地遊戲是吃重CPU+GPU的 就會讓這台筆電的散熱露出原型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在看了網路上的文章
買了筆電之後回家玩遊戲發現溫度跟網路上那些專家寫的都不一樣
但是大部份的文章看到的又都是說沒有問題
消費者也不知道為什麼 到最後甚至很多人認為筆電本來就不適合拿來玩遊戲
但是事實是這樣嗎
3D11也幾乎是每一個寫手部落客會跑的測試
跑分的部份跟遊戲實際的表現也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更重要的應該是讓筆電的運作散熱狀況更接近玩遊戲的狀況

這樣的設計其實最少使用的是技嘉的清薄筆電
ASUS的UX501可以說是學習他們的設計方式
這邊有我自己拍的圖片提供給大家參考
開啟本頁圖片
這是技嘉的P34G

開啟本頁圖片
這是技嘉的P35G

我們可以看到ASUS的UX501和技嘉的P34G和P35G的導管折彎都相當的漂亮
這代表這幾台機器在設計的時候是有先考慮好散熱器的
不是把筆電的機構和PCB設計好之後 在叫散熱器部門的去想辦法把散熱處理掉
這一點相當的重要 表示這台筆電在設計的時候散熱是有受到重視的

我來分享一張我這邊的測試圖來給大家看看 跟那些人有甚麼不一樣開啟本頁圖片
這一張是微星的GE62_2QD 一樣是I7-4720HQ+GTX960M的筆電
大家有發現我的貼圖通常只貼一張3D11 沒有測那些寫手那麼多東西
基本上這一張圖就夠了 3D11的測試是會讓CPU和GPU都達到高負載的狀況
所以測試狀況會比較貼近真正的遊戲狀況尤其是溫度上面的表現
當然各個遊戲會對不同顯示卡做不同的優化
基本上同顯示卡同版本的驅動跑遊戲的表現也不會差太多
有差的話也會跟3D11的測試結果呈一致的表現
大部份的寫手和部落客測試3D11都不帶溫度
這就是當中的關鍵

一台筆電能夠出廠上市基本上都要通過嚴格的測試的
那就是CPU和GPU晶片原廠定下的最高運作溫度限制
一般來說都在100度C左右
超過溫度的話筆電也有自動降頻運作方式來保護晶片不會燒毀
他們利用公正的測試軟體來誤導消費者
因為筆電廠商使用了這樣的散熱器設計方式
這一組散熱器應該處理的是CPU+GPU加總的廢熱
寫手和部落客他們確用單燒的方式來表現一台筆電的溫度狀況
基本上他們測試的筆電數量都相當的多了
不可能不知道這樣的狀況 這幾乎跟詐騙是一樣的了


跟UX501和P34G/P35G這樣設計的筆電目前在市面上來不少
ACER的VN7系列的筆電也是一樣的 但是做的比較差
開啟本頁圖片
這張是VN7-591的圖片 取自大陸的論壇 跟M01是沒有關係的

開啟本頁圖片
這張是VN7-791的圖片 取自國外拆機影片的截圖 也跟M01是沒有關係的

做的比ASUS的UX501和技嘉的P34G/P35G還省料 一樣用2隻導管
還因為散熱器部門位階低落 做成這樣
當時的寫手測試溫度也都不高 但是實際使用的狀況一樣是有不小的落差
看過的測試CPU的溫度也多在80度左右
但是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
ACER的VN7-591 在ACER的悍衛者mobile01的S7921實測3D11的溫度
CPU高達98度C 這是非常高的溫度的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寫手在測試很多軟體都不帶溫度的關係
因為帶上了溫度會讓這台筆電被打回原型
之後還會有廠商找你寫產品嗎

我們來看一下P34G 比較重視散熱導管設計和用料的測試結果
開啟本頁圖片
這張就是P34G GTX860M版本的實測圖 自己測的當然跟M01沒有關係
我們可以看到CPU的溫度也高達91度 顯示卡86度C
如果用他們那種測試方式 溫度都會降低10度以上的


一台筆電如果是配上了中高階的顯示卡
基本上就是應該要讓使用者可以拿來玩遊戲的
3DMARK在測試遊戲效能方面 是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公信度了
現在的關鍵基本上應該不是跑多少分 而應該是溫度跑多少
因為大部份同顯示卡晶片的效能是不會差太多的
但是溫度的差異卻有可能是相當的大的
我來貼一張CJS的SX570一樣是配47W的CPU和GTX860M
開啟本頁圖片

我們可以看到 效能的表現是差不多的
但是溫度的表現 CPU是最高76度C 和98度C的差距
如果是用那些寫手的溫度表現
就會被認為是80出頭度的表現 而變成散熱是差不多的
這台SX570只有一個風扇 和單一個出風口的設計
導管是用富士康的 用心做散熱 單風扇還是遠勝過做樣子的雙風扇

一台筆電的散熱器如果是這樣設計的
基本上測試不應該單測CPU或是GPU的溫度
因為那樣是會讓消費者產生誤解的
基本上就直接測試效能表現帶溫度就可以了
今天我就在這邊來揭開這個由
筆電廠商+專業寫手+NB部落客在散熱方面設計的大騙局
如果是雙風扇設計且導管有連在一起且通過CPU和GPU
這樣的筆電就是合乎這個騙局的設計
這樣的筆電基本上單測CPU和GPU是沒有價值的

這些大場為了降低成本很多都這樣做
讓不少消費者會認為筆電是不適合拿來玩遊戲的

這邊我在來補充一些說明
筆電現在還是有適合玩遊戲的
雙燒還是有散熱表現相當好的
這邊分享一些實測圖給大家參考

開啟本頁圖片
GE62 GTX965M 實測溫度和效能表現

開啟本頁圖片
GS60 GTX965M 實測溫度和效能表現

開啟本頁圖片
GS70 GTX965M 實測溫度和效能表現

開啟本頁圖片
HX550 GTX965M 實測溫度和效能表現
開啟本頁圖片
甚至HX550 在GTX970M的表現也一起分享給大家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GTX965M的筆電也都是用I7-47W的筆電CPU
實測效能對比GTX960M有30%左右的提升
實測溫度的表現是相當OK的
表示筆電用心做 不要光想要CPSTDOWN 拿筆電玩遊戲是很OK的
遊戲效能幾乎高出一倍的筆電用心去做 溫度還是可以漂亮很多的

另外ACER的VN7系列除了散熱的問題之外 還有無線網路卡的收訊問題
這邊也一起跟大家說明:

因為VN7系列還有網路收訊的問題存在
這邊在補充說明一下VN7系列為什麼無線網路的問題會那麼多
其實我們看圖片就知道了
開啟本頁圖片
這是VN7-591的設計 圖片來自大陸那邊的論壇 不是M01
我們可以看到這一台筆電的天線居然是貼在散熱片上面
就是天線沒有拉出干擾很多的筆電主機版機體內

開啟本頁圖片
這台是VN7-791 圖片來自於拆機影片截圖
無線網路的天線一條一樣在散熱片上面
另外一條更誇張貼在喇叭上面

一般來說筆電的設計都會把無線網路的天線拉到螢幕A件那邊
這樣可以避開筆電內部自己的干擾 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收訊

看來看去ACER的VN7真的是一台過度COSTDOWN的筆電
除了規格之外真的是做到相當誇張的地步了
連指示燈號都在省
用那麼難拆的設計結果還是用倒吊板在做
機構材料又不是特別材料不方便開孔(碳纖維或是鎂合金)
其實對岸對這一台有比台灣更詳細且公正的說明
宏碁VN7-591G(暗影骑士/A神)评测
gnailyarism wrote:
轉貼自巴哈姆特電玩...(恕刪)

你確定嘉義胖哥的文章會很中立?
不同架構的東西可以拿來比(GM204 VS GM107)?
而且用作弊的方式出來測試?(更換散熱膏等等的)
3D11還可以拿來測試溫度(全世界首創)?

notebookcheck裡面都有測試文
難不成國外的大廠測試文的公信力不如一個專門婊他沒賣的廠商?
被打臉了只會刪除他人的留言

不然在01為什麼會被停權?
自己就是業代文加上到處婊人
到了巴哈姆特還是一樣

好拆的機器才是優良的
他沒賣的機器都是爛貨
這種人的文章能信
真的是天佑消費者了


gnailyarism wrote:
轉貼自巴哈姆特電玩...(恕刪)

要看你轉貼這串之前
應該先看這篇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60030&snA=383075
要相信有特定利益很愛開分身店家的洗白文章
真的還不如參考B大的數字後
仔細看01板友的心得

我看友站有人打算燒機VN7測試,在這裡先提醒一下
其他台我不知道,VN7-591(i7版)我有所以大概知道狀況
VN7用FurMark燒GPU的時候如果還有使用第三方例如aida64等燒機軟體同時燒CPU的話
CPU會發生瞬間降頻到799Mhz並且整個鎖住不會再上升或下降,用GPU-Z燒GPU則沒有限制
但只要用FurMark搭配內建的CPU burner軟體燒CPU則CPU頻率不會被鎖在799Mhz
我不確定是不是BUG,但建議使用FurMark配合內建的CPU burner作雙燒會比較準確
或是乾脆用GPU-Z代替FurMark燒GPU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