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外電消息] 台灣電腦製造商的低價策略不再管用?

註:Bloomberg Businessweek駐香港辦事處的亞洲區編輯Bruce Einhorn日前針對最近Acer宏碁執行長閃電辭職而撰寫了一篇批評宏碁與華碩Austek等台灣電腦製造商靠削價競爭取得市占率的文章,筆鋒犀利,批判嚴苛,小惡魔情報員特將文章做重點整理。至於是不是苦口良藥,就由讀者您自己判定吧!


以往,台灣電腦製造公司靠著一個策略,讓自己變成全球第一的電腦產品製造商,這策略很簡單,就是在無計可施之下,執行削價競爭。譬如,在金融危機嚴重之時,宏碁與華碩便靠著低價的小型筆電netbook來削弱規模較大的競爭對手。

因此,到2010年初,以出貨量來計算,華碩成為全球第五大PC製造商。宏碁則打敗Dell戴爾,成為全球第二大的電腦製造商。而且一名在台北總部的宏碁主管便說過,宏碁要打敗Hewlett-Packard惠普成為全球第一的電腦製造商,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而已。

但現在真的可能已經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了。宏碁在去年十月與今年三月各調降銷售預測,執行長Gianfranco Lanci蘭奇並在三月底閃電辭職下台,宏碁則表示蘭奇辭職是因為他與董事會對宏碁的策略看法分歧。

宏碁的狀況為甚麼有這麼大的轉變呢?應是蘋果公司在2010年四月開賣的iPad所致。現在台灣平價電腦的吸引力已經不敵在售價上也旗鼓相當的蘋果平板電腦。iPad出現前,全球筆電的銷售量呈兩位數的成長,但iPad出現後,筆電的銷售量便劇烈下滑。像2011年第一季,筆電的銷售量只成長1%。所以,蘋果iPad的推出揭開了後PC時代的序幕,而台灣電腦製造商突然發現自己被拋在後頭。

台灣的製造商現在才要推出他們自己的平板電腦。宏基說不久後將會推出數款平板電腦,華碩也開始接受Eee Pad Transformer的訂單。這兩家公司落後蘋果的時間達一年多。一名IDC分析師表示,重點不是企業有沒有推出產品,因為這產業的所有其他公司都有推出自己的產品,而是該企業的產品有沒有吸引人的特殊之處(cool factor)。

在PC時代,台灣的電腦公司可以憑著與Microsoft微軟與Intel英特爾合作的方式,比其它廠商更早取得晶片設計變更與作業系統更新的資訊,取得先機。但在平板電腦時代,情況變得比較複雜。微軟與其他公司都在替平板電腦開發作業系統,但Google谷歌在這方面則是遙遙領先。宏碁與華碩都想在自己即將推出的平板電腦上搭載Android (就是谷歌替行動裝置設計的作業系統)。但根據市調公司Gartner的一名分析師,平板電腦版的Android Honeycomb開發的時間比平常還要長,這是因為谷歌正專心開發手機版的作業系統,因為現在獲利最高的市場就是手機市場。另一方面,Motorola摩托羅拉則比台灣的製造商還早先一步取得Honeycomb。所以現在製造商都在等,等待正確作業系統的釋出。

根據Gartner的預測,今年傳統電腦的銷售量應會反彈而有10.5%的成長,但這僅是短期一時苟安的現象而已。相對而言,平板電腦的成長更為快速,像研究調查公司eMarketer便預測,到2011年平板電腦的銷售量會爬升至178%;而且即使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比其他公司更早進入平板電腦市場的蘋果公司將有74%的市占率。

為了迎頭趕上,彌補較晚進入平板電腦市場而錯失的時間,宏碁與華碩可能會再使用以前個人電腦時代非常管用的低價競爭策略。但蘋果也不是省油的燈,iPad極具競爭力的售價已將它變成平價電腦的一種選擇。Barclays Capital巴克萊資本投資機構的一名分析師便表示,蘋果想要儘快取得最多的市占率,讓後來進入這市場的對手無利可圖,而這種做法會讓所有其他競爭者無法在這市場生存。台灣公司正逐漸了解,在iPad時代,舊有的削價競爭策略已經不管用,得要加以更新才行。

來源:Bloomberg Businessweek
2011-04-08 16:21 發佈
我認為價格策略不可能不管用
另外, 我覺得還是要靠windows的pad才能讓台灣的pad後來居上
只是這篇文章寫得不錯, 台灣廠商都要等作業系統ready, 不論是android或未來的windows, 相較於對手(不是apple)尤其是三星的速度, 以往自豪的研發能力原來只限硬體代工, 如今看來真的很可悲
恭賀恐怖的螞蟻汽水維大力敗訴定讞
台灣的廠商總是這樣短視近利,不重視研發,甚麼都是要等別人準備好了,硬體兜一兜就可以出貨了
用最少的研發費用創造最大的利潤一直都是各家廠商的座右銘
可是現在的資訊市場在微軟已經節節敗退的狀況下,wintel的附生產物PC當然也不可能苟安

國外的廠商總是會想辦法創造一個市場出來,而不是跟競爭對手廝殺
可是反觀國內的,不管哪個產業,想到的就是先幹掉鄰居而不是一起抵抗外敵
好比禿鷹一般,我們永遠只能吃老虎剩下的食物

蘋果自從有了夾不死大神真的是非常厲害,改變了整個資訊產業,
不過我想這個情形似乎跟微軟有點差不多
現在的iOS感覺越來越肥大...會不會最後變成蘋果的絆腳石也未知
畢竟市場沒有永遠的王者

台灣長期以來只有代工被殺價的份!
Roger999 wrote:
我認為價格策略不可能...以往自豪的研發能力原來只限硬體代工, 如今看來真的很可悲(恕刪)

icewalker wrote:
台灣長期以來只有代工被殺價的份!


是真的,但是最近軟體產業快速崛起,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台灣廠商只會做 me too
華碩的 transformer 有些亮點
但不是很吸引人
Kevincat wrote:
蘋果自從有了夾不死大神真的是非常厲害,改變了整個資訊產業,
不過我想這個情形似乎跟微軟有點差不多


蘋果厲害的地方在於品牌

而非甚麼改變資訊產業

而微軟的利害在於

他綁住了最重要的一塊 所以通常出手的時候 都是市場已經打開的時候

IPAD 不論怎麼神話它 說穿了就是電子書閱讀器跟電動玩具

IPAD若真的如同大家想像得甚麼改變資訊產業 甚麼打的PC節節敗退

那幹嘛鎖住Flash跟Silverlight這兩大RIA的殺器呢 XD

不過想想 我也太認真了 這些專業的東西 連所謂的分析師情報員都懶得獎

我講這幹嘛
那麼HP要不要換執行長阿??HP很大的業務也是在NB跟PC吧,HP目前也沒啥讓人非買不可的平板電腦阿~這狀況不是跟acer差不多?感覺把ipad跟平板電腦的市場跟acer的興衰作連結,感覺很弱,看不大出啥嚴謹的邏輯性??
以這種講法,不只acer要換CEO,asus, msi, gigabyte,藍天~大家一起換吧~換吧
現在只會削價競爭
重點不是價錢好嗎 雙A
先把你們的品質搞好吧

dm77 wrote:
那麼HP要不要換執行...(恕刪)

我感覺這篇文章的重點是在說削價競爭...
你說的問題也對啦
只是我不知怎解釋
像當初hp也沒馬上推出小筆電阿
反觀為什麼有些人不挑效能價格比較好的雙A
要去買蘋果,SONY,HP那些高價位
真的,這篇文章所說的特殊之處(cool factor)。
感覺現在的雙a有嗎?
蘋果,SONY,HP,至少有打外觀招
雙A的多胞胎機海招就算了...
買回來後問題更是一堆(這兩牌我都用過啦)
以前華碩打品質招
那招呢?不練了
Tablet PC最後只會剩下3家

Apple Samsung~另外一家看是moto還是hp了

台灣&大陸山寨不知為何而戰的推出一整山沒有靈魂的tablet產品

PC產業盤整的序曲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