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筆記型電腦第六代平台Calpella一問世後,台灣雙A都陸續發表了新平台的產品,之前測試過了華碩(ASUS)的A42Jr i3-350M機種,這一次測試的則是台灣之光的另一個A,宏碁(Acer)的4740 i5-430M的效能。
相較於i3-350M的效能,多了Turbo Boost技術的Core i5 CPU的效能是否與Core i3大有不同呢?以下簡單來探討一下
規格表一覽:
處理器:Intel® Core™ i5-430M Processor(3M Cache, 2.26 GHz with Turbo Boost up to 2.53 GHz)
晶片組:Intel® Mobile Intel® HM55 Express Chipset
記憶體:2GB DDR III 1066(雙插槽,最大可支援到8GB)
硬碟:2.5吋 640GB SATA HDD
LCD:14吋LED背光鏡面寬螢幕(16:9,1366x768)
光碟機:DVD Super Multi
顯示晶片:NVIDIA® GeForce® 310M 512 MB DDR III
重量:2.3Kg(含6-cell電池)
保固:一年國際旅約保固,二年台灣地區完全保固,第一年58分鐘快速完修
外觀介紹:
▼這次宏碁的Aspire 4740並未在外觀上下太大的工夫,所以基本上外型跟Aspire 4736是一模一樣的,保持原先的寶藍色外殼設計。機身的正面照,同樣為平浮式鍵盤設計以及右側有六顆快捷鍵

▼圓柱型的藍色轉軸同樣的迷人,螢幕厚度並沒有太特別的表現

▼電源鍵在開機或是插上變壓器時會有藍色的光源

▼轉軸上的刻印強調該機種有第三代杜比環繞音效

▼觸控板的左右鍵中間有設計指紋辨識功能,右上角同樣保有橘光的觸控板鎖定鍵

▼如果沒有這塊規格標籤的話,還真的很難分得清楚4736跟4740的分別

▼螢幕邊框上方有著視訊鏡頭跟麥克風的設計

I/O配置:
一個多合一記憶卡讀卡機;三個USB PORT;一個VGA PORT;一個HDMI PORT;RJ-11、RJ-45網路連接埠;AC充電孔;電腦鎖孔;外接耳機、麥克風、Line out孔
▼基本上I/O配置跟Aspire 4736幾乎是一樣的,不同的地方是前側面的多合一讀卡機改到了左側;而左側的兩個USB PORT在Aspire 4736時中間是間隔一個HDMI PORT;而4740則改為兩個相連的USB PORT

▼右側面與後側面則都是跟Aspire 4736為同樣的設計


效能測試:
▼先來看CPU-Z 1.53.1所測出來的數據,待機時插著變壓器CPU時脈降到1.2Ghz左右,為9倍頻

▼全效時則可Turbo Boost到2.53Ghz,變為19倍頻

▼CrystalCPUID則還認不出完整的規格,只認的出i5-430M的原始時脈2.26Ghz,為正常的17倍頻

▼CPU Mark99的得分為386

▼雖然是5400轉的硬碟,不過讀寫效能看起來還不錯,最高都有到80MB/s以上。除了硬碟的單碟密度提升之外,另外應該是因為Intel的HM55晶片組的加成效果

▼CrystalMark的分數,看起來相當不錯,跟P8XX等級的CPU差不多

▼用Everest測試記憶體讀取的分數,已經落在不錯的桌上型電腦等級了

▼最難得的是跑完上述的簡單測試後,來看CPU溫度只有36度。看來這次Core i CPU的32奈米製程更讓人不用擔心筆電會出現過熱的現象了

侷限於測試時間,所以這次測試的比較簡單,以下我說一下我自己的使用感受:
相較於上次測試華碩的A42Jr i3-350M的感受來說,感覺差了不少,或許是因為Turbo Boost的助力與CPU時脈上的提升,感覺這次用i5-430M真的相當順暢,點選任何程式幾乎沒有停頓的問題,跟我自己的桌上型四核心電腦的感受蠻接近的
以Intel的產品計劃來說,i3為取代T6XX等級CPU;而i5則是取代P8XX等級的CPU,就我的使用感受來說我是蠻認同這個說法的。Core i5處理器的順暢度我自己的感覺是在P8XX等級的處理器之上,甚至跟9系列的處理器都有一拼之力了
相信測試軟體的分數會有客觀性的評斷,但就我主觀性的使用感受來說,Core i5等級以上的處理器真的讓我相當地滿意。尤其跟桌上型電腦幾乎有同樣的使用感受,在我使用過Aspire 4740 i5-430M之後讓我真的深刻體會了Core i CPU用起來真的是爽度十足!
【森林裡的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