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uc1980 wrote:
從您的文章可以看出你...(恕刪)
我們台灣是需要經濟跟貿易...
不過問題是, 這些基本上都已經出走的高科技產業..
它們能創造台灣多少GDP? 多少工作機會?
當雙A的產地完全都是MIC時, 包括所有下游產業, 還不被逼得要到對岸去設廠..
提供對岸GDP 及工作機會...
坦白說, 這些已經大陸設廠的公司, 多半也是對岸接單, 台灣政府一樣抽不到稅..
以雙A來看, 留在台灣的除了總部跟研發單位外, 就是一些行銷及客服單位了...
在我來看, 這些公司除了一張台灣公司的招牌有點樣子外...
對台灣創造的價值, 還不如像味全, 義美這些生產行銷多以台灣為主的本土企業....
公司不在大小, 而在你今天為台灣創造多少價值...
今天Acer,鴻海在全世界越搞越大, 賺進大把鈔票, 有多少錢能進台灣人民口袋? 或是進政府口袋?
當然電子業前進中國我並不反對, 畢竟這是全世界趨勢, 台灣這種賺代工錢的公司更難不這樣做..
但是, 既然對整個台灣沒太大的幫助, 卻要台灣政府給很大的優惠, 那就不對了...
這樣叫被這些高科技產業前進中國裁掉的員工或喪失工作機會的百姓..
甚至還因此抽不到稅金的政府來說情何以堪? 再者, 對其他規模雖然不如它們..
但是卻堅持在台灣生產製造, 在台灣繳稅製造工作機會的企業如何交待?
這不等於告訴這些企業, 沒關係, 只要你能把公司做大, 就算把整間公司搬到只剩總部在台灣都沒關係....
反正根據acer, 鴻海等公司的前例, 你夠大間我就給你租稅優惠?
別談什麼道德說, 就算以台灣百姓的現實利益, 我也反對讓這些公司予取予求!
以前雙A在台灣上至生產研發, 下至生產線及相關下游產業, 全部可以提供多少產值和工作機會..
政府給優惠是可以接受的, 現在呢? 這跟公務人員在現在還在肖想18%一樣荒謬可惡....

2010/4/30 的新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