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邊 繳的稅多
在台灣掏空烙跑的老闆 每個都乖乖 繳稅給 大陸政府
在台灣 要繳那麼多稅嗎
如果真的那麼好
為何要鬧的那麼大呢
如果針對 外來產業 優惠 那是真的不公平
如果只是 要人家 搓頭 那就算了
kxyz wrote:
前幾天看到電視上宏基...(恕刪)
資本主義就是這樣,企業有不斷擴張併吞的內在需要,
一個全球筆電銷售第二的公司,說要超越第一名的公司,
這再正常也不過,就像當年TOYOTA說要超越GM一樣,
不了解有什麼大言不慚的,宣稱要永遠當第二的企業才是可恥的吧,
一點企圖心都沒有,至於這個品牌的品質好壞,
就看個人的好惡了,跟銷售第幾名就不是完全正相關。
另外就四大企業揚言出走一事,個人倒是認為政府的租稅政策看似"公平",
但一旦企業出走,台灣只有往下走的份,經濟力量衰退,受苦的還是人民,
企業家可以把錢拿去國外,我們小老百姓去哪拿錢?要去哪裡。
在我看來這個短期貌似"公平"的政策,長期大家都會受害,國家會衰退,
但是政客都只看短期,通常是四年一期,最後一年還要拼選舉,
但有誰真正關心台灣的十年、百年大計?
lifuc1980 wrote:
另外就四大企業揚言出走一事,個人倒是認為政府的租稅政策看似"公平",
但一旦企業出走,台灣只有往下走的份,經濟力量衰退,受苦的還是人民,
企業家可以把錢拿去國外,我們小老百姓去哪拿錢?要去哪裡。
在我看來這個短期貌似"公平"的政策,長期大家都會受害,國家會衰退,
但是政客都只看短期,通常是四年一期,最後一年還要拼選舉,
但有誰真正關心台灣的十年、百年大計?
我的想法是, 國家的維持必需仰賴正義與道德, 一套讓多數人信服的價值觀才是
國家長治久安的核心所在.
事實上不正義的商人離開台灣之後, 只要這個地方的人民繼續努力奮鬥, 很快就
會有新的成功者出現, 帶領社會繼續發展. 我們根本不用管過去的事情.
當年共產黨就是把中國的舊地主舊商人全部掃地出門, 才有辦法創造一個穩定的統治
基礎, 沒有像國民黨那樣還要跟舊勢力妥協, 弄得國家一堆山頭勢力割據,內鬥不斷.
最後賠掉大好江山...
HappyDavid wrote:
我的想法是, 國家的...(恕刪)
很高興還有人願意嚴肅的討論產業問題,
基本上如果要"不正義"的商人離開台灣,
我比較好奇的是"正義的"商人在哪裡?
企業的本質就是獲利,所以當年台塑等一堆企業儘管被罵翻
都還是要去中國投資,所謂"商人無祖國",
僅管這些企業看不到多少正義的成分,
但我們還是需要他們,因為民以食為天,
經濟好了,才有可能提升人力素質,
倡導公民素養、價值,
世界上很少有破敗國家(failed states)可以把民主制度運作的很順利的
(經濟富裕都不一定做得到了,額況是連吃飯都成問題的國家),
個人對這些大企業家們也不是太有好感,
但無奈的是我們還是需要他們,
大企業走了是可以想辦法培養,
但以台灣目前的處境,還有國際的大環境,
要重新、刻意培養一個國際企業需要多久的時間?
全球化到當今這個程度,各領域的既有品牌已經割據山頭,
創立新的陌生品牌真的可以短期內成為該領域的領導品牌嗎?
還有這四大企業若一夕撤出,
影響到的資金、GDP是以兆計,影響的工作人口少說數十萬,
台灣經過近十年的停滯,還承受得起經濟的重創嗎?
我很不喜歡企業唯利是圖的特質,對大企業也沒好感,
我內心也非常認同您所提的正義、價值,
但理想通常不是一蹴可躋,
從歷史法則來看,純粹的理想通常是以失敗落場,
別忘了毛澤東的共產革命可是生靈塗炭,
大躍進變大衰退,除了掌權者獲取政權外,
人民可是水生火熱!
所以我認為,必須懷抱理想,
但必須建立在"務實"的基礎上,
一步一步的往前進,
革命式的徹底推翻重建,
通常都得冒麼極高的風險,
後果可能無法承受,
而且成功率也不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