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Acer Swift 7 約莫 1cm 的極致輕薄

常常覺得那麼多年過去了,外觀、性能都進步很多了,但就是細節,內部佈線跟Layout是怎麼回事呢?機構工程師辛苦半天弄出來然後內部組裝成這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價格既然都跟蘋果筆電差不多了,怎就沒考慮一次做好?

PS:都要花錢了,就是在這小地方無法認同...
魔鬼就藏在細節中~
台廠的PCB Layout已經很盡力滿足ID/機構要求塞進去了 XD
大大就不要苛責了

哈囉摩比 wrote:
常常覺得那麼多年過...(恕刪)
請問這一台的硬碟,可以自行更換硬碟為512GB或更大的嗎??

謝謝
好奇這觸控板用的驅動是什麼?
之前使用過S7的觸控板,反應及靈敏度實在有夠差
驅動有時還會鬧彆扭無法多點觸控
目前觸控板最順的還是macbook

CUFOX wrote:
替換期好用的設計是...(恕刪)


先用舊的然後需要再換新的?請問是否還是要買轉接頭?還是換一台新的筆電?

如果照你這樣說,科技永遠都不會進步

科技的進步還可以用轉接器兼容上一代的就不錯了
Idler99 wrote:
先用舊的然後需要再換新的?請問是否還是要買轉接頭?還是換一台新的筆電?

是囉,
至少比買一台99%外接設備都不能直接用的筆電好。

Idler99 wrote:
如果照你這樣說,科技永遠都不會進步

錯了,不會喔。



CUFOX wrote:
是囉,至少比買一台99...(恕刪)


你錯囉

有這種守舊人在科技上一直要延續舊的,科技永遠不會進步...

想想以前的D-sub DVI HDMI怎麼來的好嗎?

以前最一開始D-sub 接著DVI

為了筆電更輕薄,後來又有HDMI,甚至mini-DVI,有些小筆電甚至mini-HDMI

現在有個type C,影音、傳輸甚至充電都可以用,這種優點這麼多的接頭規格及規範,有什麼理由不一次大改革

輕薄又要接東接西的...我不曉得頭腦在想什麼

人家輕薄筆電定位就是隨身攜帶,然後就有人在那說跟影音還有傳輸的要接轉接頭很麻煩,實際上用到的次數很多次?

這跟電信4G吃到飽,被拿來用固網,然後還嫌東嫌西的一樣

搞清楚定位好嗎?

更何況幾年下來,筆電都type-C普及了,然後你的螢幕還是HDMI跟D-sub,你就會繼續買可以接舊規格的然後不買type-C的筆電嗎?

幾年後看看你自己回的話,你都會覺得自己當初怎麼那麼傻

現在不買轉接線,你舊規格繼續沿用,然後真的不行筆電沒有舊接頭規格....
這時你剩兩種方式

1.你這時必須買轉接線接舊有的規格不要買轉接器
2.把所有舊規格一次替換成新的規格(假設以後type-C規格應用於影音傳輸上)
Idler99 wrote:
你錯囉
有這種守舊人在科技上一直要延續舊的,科技永遠不會進步...

錯了,
我並不是要一直延續舊的喔。
我只是認為這種不考慮周邊發展進度的設計很難用而已。

進步本身好的,但搞不清楚進步進程就是壞事了。

Idler99 wrote:
輕薄又要接東接西的...我不曉得頭腦在想什麼
人家輕薄筆電定位就是隨身攜帶,然後就有人在那說跟影音還有傳輸的要接轉接頭很麻煩,實際上用到的次數很多次?
這跟電信4G吃到飽,被拿來用固網,然後還嫌東嫌西的一樣
搞清楚定位好嗎?

我很清楚它的定位阿,
前面早就提過了,薄是它的優點,而接口難用是它的缺點。

Idler99 wrote:
更何況幾年下來,筆電都type-C普及了,然後你的螢幕還是HDMI跟D-sub,你就會繼續買可以接舊規格的然後不買type-C的筆電嗎?
幾年後看看你自己回的話,你都會覺得自己當初怎麼那麼傻

不會的,
等到type-C的周邊普及,這種設計用起來沒這麼不方便時,
我也會考慮這樣的產品。
前幾天看到實機後 對ACER有了很大的改觀
以前的ACER就是便宜 便宜 再便宜
外觀從來不是ACER的重點 重要的是價錢

近一年來ACER算是很努力地在自我提升
S13 V NITRO SPIN等等機型
這台SWIFT7質感不錯 薄度也很令人驚豔
設計上有自己的味道(邊框窄一點會更棒)
而非抄襲APPLE的設計
很多大廠都很愛抄襲APPLE 像是隔壁棚的AXXS
TYPE C是未來的趨勢 陣痛期是難免的
接口方面若能再塞一個USB3.0會更完美
這台真的好看 但是不知道到底 實用不實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