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yoyang wrote:
這台真的輕薄但價格...(恕刪)
輕度這台就可以了(逃
不過要省錢的話
找SWIFT 5無觸控那台就很好用了
這麼多年看下來
swift7系列一向走的不是大眾市場
它純粹是出來挑戰極限的
早期y系列真的在效能上差比較多
但是intel這幾年在core m系列真的慢慢補上來了
(AMD再多刺激一下 整條牙膏踩上去會補更快)
個人摸過第一、二代的SWIFT7
其實那時的CORE M已經達到文書完全無礙 輕度PS或者轉檔也很OK
而且面板跟作工也漂亮 它其實是一台很美的輕工具
(或者說是一台科幻金屬塊 而且它還比當年的VAIO X強不知道多少了)
如果說性能什麼的......要純性能買這個你跟我開玩笑嗎

這系列就是出來賣它的極端設計的
要多插槽、要性能、要機械鍵盤的自然該去找電競機或者工作站
你有TRITON、西風、GT等可以選
這種薄機叫工業設計的浪漫 不是給你做這個的
它全部的價值來自你手捏上去那一瞬間的驚訝感
而輕跟薄都有代價的
因為先前使用SWIFT5時,雖然也是很輕的900多公克,但是風扇轉呀轉的聲音,就是討厭!
新機買來時還不會特別覺得這麼吵,但是隨著時間使用愈來愈久,可能是因為風扇裏面卡的灰塵愈來愈多,感覺就是愈來愈吵!
不誇張,在很安靜的辦公室或是圖書館內,若是將先前的SWFIT5從沒開機到開機後使用五到十分鐘後的風扇開始全速轉時,圖書館內坐你前後左右的人,都知道你在使用NOTEBOOK! 更別提用鍵盤打字時所避免不了的西西蘇蘇的打字聲音。
其實要當鍵盤手是很簡單的! 因為網路上的資訊非常多,大家誰都知道這顆CPU的效能差,又貴,要批評這顆CPU的文章與素材之多,先去爬些文章後,就可以來這裏有所本的大肆批評了,這是事實。
很多人還會覺得"觸控筆電"的觸控功能,是一點都不需要,應該拿掉,這樣價格更便宜!
更有很多人,根本感覺不出來SWIFT5的14吋筆電970公克,與SWIFT5的15吋筆電990公克,與這台SWIFT7的14吋筆電840公克,這麼微小的重量差異,有何差別?? 但是只知道這台SWIFT7為了減輕區區的100多公克,筆電的價格破了5萬,馬上就感覺出來"價格的差異很大"!! 當然,C/P值就降低了!
光華商場門市的銷售人員,為了能夠賣出符合走進來顧客口中所說出的預算所要的輕薄型,也不會特別推建這台,大多就推建SWIFT5的14吋或是15吋!
所以,光是價格破5萬,就可以過濾掉了一堆買筆電時,預算沒這麼高的人了!
以上講了一堆情境,都不是是買這台筆電的潛在消費者! 所以代表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買這台筆電的!
對於重量差異不敏感,但是對於價格差異很敏感的人,請不要來買這台筆電! 來MOBILE01發發文,打打嘴炮當個鍵盤手就好了,因為這台不是你的菜,你把這台罵翻了,也不會改變已經買了這台840公克非常輕薄觸控筆電的人的使用習慣!
這就好像經常看到房地產資訊的版面上,很多人會講: 即使有錢,我絕對不會去買帝寶的,爛死了! 房子賣這麼貴是怎樣?? .....
或是在汽車版面上也有些人會開主題: 即使有錢,我絕對不會去買法拉利、特斯拉...等等的,爛死了! 這台車賣這麼貴是怎樣?? ....
這就是"鍵盤手"呀! 根本自已壓根不會去買的東西,就會極盡所能的把它形容的非常爛,好像買帝寶的人、買法拉利超跑的人,才是傻瓜的樣子,呵呵! 酸葡萄的人到處都是,MOBILE01是個開放言論的地方,所以當然不會禁止鍵盤手的發文,所以樓蓋的一層比一層還高,看了也很有趣!
我現在就是在用這台840公克的輕薄觸控的SWIFT7在回這篇文的,與我先前使用的SWIFT5的970公克的14吋觸控筆電來說,光是整體的大小與重量感覺,就已經是有感覺的差異了!
再加上這台SWIFT7的"觸控板超級的大",非常好用! 要在這塊超級大的觸控板上使用手勢,已經有MACBOOK的那種感覺了! 這也是使用過SWIFT5之後再來使用SWIFT7時,很明顯感覺到的差異!
最大的差異,當然是"即使使用好幾個小時,也不會聽到風扇的轉動噪音",太棒了!
我很同意樓上某樓寫的,MOBILE01寫筆電的開箱文,真的是愈來愈差了! 因為真正許多"有感的差異",我隨便舉上述二,三點,都是馬上就能夠從SWIFT5到SWIFT7的使用者,所能比較出來的。
倒是那些"無感的差異",就是截了一堆沒人會去細看的效能測試的截圖,反而是鍵盤手最喜歡的部份! 因為鍵盤手根本這台"連摸都沒摸過"! (真的,今天是2019年的6月25日,很多人根本連去門市"摸都沒摸過這台"!! 因為也根本沒幾家在展測試機的,你要的話就直接訂,它可以拿新品給你,要嘛你就上網路購物直接買一台新品! 但是你會是"連摸都沒摸過就得買這台"的情況)
所以鍵盤手要酸文的資訊哪來? 當然就是爬文,看別人的開箱文,看別人的效能測試圖,看別酸文後再加上自已的心得,所以鍵盤手自已完全不用去接觸這台,蓋樓打幾個字當然是很快! 我用這台SWFIT7打這一層樓,還得花上半個小時....
即使有錢,我也絕對不會去買"這台SWIFT7"的!! 引號裏面的字,把它替換成"帝寶"、"法拉利"、"馬撒拉蒂"、"特斯拉"....等...,都屬於同一系列的"鍵盤手蓋樓專用文",不需要去摸過這台,打幾個字一點都不難!!
東西好不好用是每個人自已主觀的感覺! 對於重量不敏感的人,你講破嘴他也不會覺得為何840公克與970公克的筆電的賣價要差這麼多?
還有更多的鍵盤手,看完了觸控筆電系列的文章,還是直接在底下蓋樓說: 要"觸控"這種廢東西是要幹嘛? 能拿來吃嗎? 呵呵! 傻眼的文章很多,就是MOBILE01有趣的地方!!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沒想到這Y系列這麼慘.
用YOUTUBE影片去搜尋,就不難找到介紹Y系列的效能的說明影片。
我記得該影片是說,不要被Y系列的Core-i5或是Core-i7給騙了,因為它只比ATOM的效能好一點! 那ATOM是怎樣的效能? 大家應該不陌生吧!
而這種Y系列,原本是做給二合一平板上用的,因為低功耗又可無風扇的設計,雖然CPU比較貴,但是對於本來就不會有風扇的平板電腦來說,Y系列是用在這上面的。
再下來一個等級是賽揚,也就是CELERON CPU。
再下來一個等級才是我們熟悉的Core-i5/Core-i7的CPU。
因為筆電通常都是設計"有風扇"的,所以便宜低階款就用賽揚的CPU,高階款就用我們熟悉的Core-i5/Core-i7的CPU。
但是這一台SWIFT7的賣價超過5萬元,它不可能敢用ATOM的CPU對吧! 所以選擇同樣可以給平板與二合一筆電用的無風扇的Y系列的Core-i7Y,一來CPU比較貴一點,二來才不會被人家K說放ATOM的筆電竟敢賣超過5萬元! 所以,它用Core-i7Y,Y系列的!
話又說回來,究竟買這台的人,是要拿這台回家做什麼? 打電玩嗎? 跑AUTOCAD嗎? 當電競用嗎?
怎麼會一直有人想用這台來跑AUTOCAD等的工業繪圖等的軟體?? 就好像買台TOYOTA YARIS,但是卻希望能與法拉利超跑比0到100的秒數? 或是與速霸陸比賽道、山路的操控性等.... 好像刻意想突顯出YARIS在0到100秒很弱,或是賽道與山路過彎操控性很差的弱項一樣,誰會無聊到買台YARIS去比這些項目?? YARIS就是乖乖牌在開的車呀!!
同樣的,買這台SWIFT7的人,就是在乎少那100"公克級"的重量差異、以及那個無風扇無噪音以及尺寸縮小的優點,這樣出門在外使用才方便! 誰會特別買這台來跑AUTOCAD檔?? 或是打電競?? 真有人這樣的話,那我也是無言了!! 買的人高興就好!!
不過倒是觸控的感覺,是可以藉由"貼保護貼"來增加觸控的手感的! 貼霧面的保護貼摩擦力比較夠,會覺得觸控的感覺不錯喔! 又不會造成反光!! 若您已經入手這台的話,不妨去貼個霧面的保護貼,觸控的手感會更好喔! 好的資訊與您一起分享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