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本身在LCD MONITOR產業工作十幾年遇過不少這種現象要寫8D Report以及跟大廠周旋的經驗
所以提供一些結構設計經驗意見給你參考
由你補上的照片看來左邊我用紅色箭頭標註的點是可疑的點
如果能拆開前塑膠板看那個點的附近是不是面板的螺絲固定孔就更能確定了
這個現象很像是PANEL面在掀開時過度折彎變形
當壓力超過PANEL能忍受的上限時PANEL就必須釋放壓力
釋放壓力的方式就是破裂
PANEL兩側上下大多都有一個螺絲固定孔作為與塑膠外框固定的支點
這個地方也是受壓時壓力最大的地方
以附圖說明當PANEL在掀開時變形過度
轉軸處是固定點 到上方掀手處PANEL呈現一個彎曲弧度時 (不知道你在掀開使用時會不會覺得很緊不好掀)
靠近轉軸的螺絲固定孔是釋放壓力最快的途徑
所以紅線應該是第一時間的破裂痕
之後因為PANEL已經破裂CELL結構變差
所以再次掀開又造成橘線裂痕
還有另一個比較小的可能很像是藍圈這個點受壓迫造成
不過由照片裂痕走向看來應該不是外力撞擊造成的
以上是小弟的推論 希望對你有幫助

Ken8286 wrote:
說專業不敢當
因為本...(恕刪)
Ken兄
真的受益良多!!
的確 買來時很難翻開(現在還是) 單手翻開時整台NB底座都提起也翻不開
必須另一支手壓住底座才可以
開始不以為意 所以常常得兩手翻電腦
經您解說知道原因了 翻開鬆緊也有關係的
我昨日向Acer0800抱怨 中心請我再送一次維修 他們願意"再"看一次!!
這次我也會特別問他固定螺絲的分佈點
後續結果會向大家回報!
再次感謝!
chiyenms wrote:
請解釋什麼狀況下, ...(恕刪)
跟Chiyenms大哥分享兩個設計瑕疵面板案例 (純經驗分享 不是要筆戰)
被AUO併掉的那間QDI(廣輝)出過一片17" PANEL
本公司設計驗證及生產過程都沒有任何問題
但幾個櫃子海運出到歐洲客戶那 四千多台 抽驗50台 2台Panel破掉
分析原因PANEL結構工差本身就過小 螺絲鎖附固定時背光模組還會上移將CELL整個壓緊在外框鐵件上
以致無法承受些特定方向應力造成的壓力
結果 : 破一片跟廠商換一片
另一個案例是金融風暴破產的大陸廠牌~上廣電SVA也是17" PANEL
本公司設計驗證及生產過程也都沒有任何問題
但兩個櫃子海運出到泰國客戶那 2千多台一半出現死線
分析原因PANEL的CELL跟外框馬口鐵間幾乎完全沒有公差
導致我們貼付一塊FOR EMI用的導電泡綿就造成CELL被擠壓到
結果 : PANEL廠自知理虧賠錢了事
諸如此類我們認定是PANEL瑕疵零件的問題
十幾年來我其實遇過還好幾回
Ken8286 wrote:
分析原因PANEL結構工差本身就過小
公差和設計遊隙是不一樣的詞,
你提的應該是遊隙設計過小, 實品公差大過設計允許公差
這個看狀況可能是不良設計 (遊隙設計過小) 或是不良製造 (實品公差大)
--
至於原 Post 者講的狀況, 原始發文並沒提出任何舉證,
只是在無支持證據狀況下, 在說 "Acer可能使用瑕疵零件"
單就 "東西壞掉" 並不直接就可以到處宣揚這個廠商 "可能使用瑕疵零件"
而且範圍還擴大到整個 Acer 品牌 / Acer NB 全線, 明顯不適當.
後續的追加發文有提到, 面板難以打開, 但尺吋不明
如果是大尺吋機種, 這個可能是 Hinge 設定扭力 (阻力) 過大 + 開蓋方式不正確
現在的機種幾乎都是 Latchless,
開蓋時如果覺得扭力過大, 從下端近支柱點開, 不要從最上端開. 容易產生過多力矩與變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