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價競爭是不好,但是不表示不行,看如何使用,至少以前epc之戰,acer後來居上asus(全球,台灣還是epc勝acer的小筆電)
至於說的特異點,我覺得是個名詞,跟概念股差不多。如果說iOS有特異點,那如何解釋在手機上的佔有率android勝過iOS,但是平板上卻是反過來的狀況?iOS的特異點只在平板上出現?HTC手機賣的比asus, acer還好,HTC的特異點是啥?同樣是android系統,差異在那套sense UI?差在售價?差別是硬體規格?
市場轉移後跟削價競爭有關係嗎?特意點對爭取新的市場有幫助嗎?特意點存在嗎?
因為很難把因果關係串聯,有點倒果為因,所以讓人覺得這篇分析不管講削價競爭、特意點、市場轉移等等,感覺都是類似看到利多消息,如果股價上漲就說利多激勵,如果股價下跌就說利多出盡
小比.tw wrote:
好的品牌也要有堅強的研發實力, 不然沒有三兩下就被看破了.
去wiki查查假柏斯198x年開始怎麼弄Mac OS就知道了, 從黑白走到現在這個模樣. 小弟身為軟體人是深深受到感動.
Apple有站在軟體人這方去思考.
另一方面來說, A公司重整也好, 代表台灣的低價party已經結束, 要迎向真正的智能研發產業, 起碼摒棄機海戰術, 好好做好每一台機器, R&D, PM也才不會被操到寫尿.
軟體人不是自稱的喔
請問這個軟體人 你所謂的迎向智能研發產業 您有沒有真正研究過APP Sote的一些不可思議呢
您到底知不知道APPLE現在在想甚麼跟堵甚麼呢
最後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低價Party結束了!?
dm77 wrote:
整體來說,整個分析有...(恕刪)
我以為重點在於, 是產品整體而言更適合人使用..
像ipad就能取代不少小筆電的用戶..
例如隨身播放上網電子書...
這是一開始很多購買小筆電或想買小筆電的人需要的功能..
至少這方面, Ipad是很大的優勢...
像我需要的是隨身工作機, 那封閉式的Ipad就不能取代小筆電的功能..
Ipad確實是有創意且非常優秀的產品, 但是它不能取代PC的功能, 是很明顯的事實..
整體來看, 小筆電的衰退不過是把原來吃掉的市場, 再丟給Ipad承接而已..
就像小筆電也是吃掉以往高價位日系CULV市場一樣..
小筆電的低價優勢, 可以吃掉CULV市場, 那Ipad的輕薄優勢..
也可以吃掉很大的小筆電市場.. 這是產品本身的基本特性優勢的發揮..
跟低不低價倒沒有絕對關係...
其實低價位本來就是整個電子產業的基本王道..
這並不是Acer的認知已經不合潮流...
不信你把Ipad功能加個三倍, 但售價提升兩倍, 看還能否有這種業績..
一個產品能否賣作, 價格是否能讓市場接受, 是最基本的條件...
小惡魔情報員 wrote:
以往,台灣電腦製造公司靠著一個策略,讓自己變成全球第一的電腦產品製造商,這策略很簡單,就是在無計可施之下,執行削價競爭。譬如,在金融危機嚴重之時,宏碁與華碩便靠著低價的小型筆電netbook來削弱規模較大的競爭對手。
..(恕刪)
這個作者根本沒搞清楚時間順序。
華碩推出第一代eeePC的時間點是2007年年底,開發的時間點更早,那時候哪有啥金融海嘯?
ASUS eeePC問世後大賣,一時之間產能跟不上,市場供不應求,也迫使大多廠商的正規筆電售價跟著往下調,acer也從原本嘲笑ASUS的角度轉而推出小筆電應戰,進而利用原有通路大幅搶市佔率。ASUS在推出大量新款小筆電機種以應付acer挑戰時,一方面對市場過度樂觀,另一方面又碰上金融海嘯而導致庫存過多賣不掉,只好進一步降價拋售清庫存換現金。
大多數這類所謂市場分析文章都是事後諸葛,真正在事前能精準分析市場的人,早就成為投資市場的贏家,還需要寫文章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