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初時碰到職位轉變,極需一台輕薄筆電
那時的訴求是:身體沒這麼好了 筆電越輕越好
電競筆電效能雖好 也可以幫我好好開啟常收到的800mb以上的圖形製作檔
但我對於背著電競筆電上山下海做提案是沒有興趣的
就自己當時的預算來說 能選的也就是surface或者swift5
其實swift3也一度在候選名單 但是已經拿1kg以下的筆電
是無法由奢入儉的了
於是……
人權圖:

半年下來的心得:90分
以生產力用途來說
受限機身的物理極限 它可能沒辦法提供triton那種機械鍵盤手感
甚至三小鍵也都還在
但是它在合理的價位提供了1KG以下的重量
而且也給出了合理的輕薄機身以及14吋友達面板
直到現在其實這個級距還是有很多品牌只有13吋可以選
像HP 在這個價位除了重量達不到 面板也用的是中國廠
更別說螢幕尺寸還小了一些
不然工設上也有它獨到的地方
asus個人身為老粉 中低階則是比較能閃則閃
微軟的話只有12”、13” 而且比較偏一體成形 不像swift5還能擴充一顆m.2
綜合差異下 新設計的swift 5成了acer在這個價位帶閃不過的選擇
就算它電池比較小 但對於一個移動佔比極長的人來說
這部筆電不管在工作或旅行上都幫上我非常多忙
至於後來發現商務版的價格也DOWN下來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近期看到很多人貼電池
所以順便自行檢驗一下
看起來還蠻平坦的

你才懷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