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在學生登山社的時代,前二顆百岳就是充滿神秘的奇萊北峰和奇萊主峰。回想起當時影印登高線地圖,自己拿著螢光筆畫崚線和水線,不禁覺得現代的科技讓爬山變得更容易。除了GPS普及之外,地圖的取得也更為容易。

今天的主題,就是利用現成的軟體,來達成製作實景等高線地圖的目的。主要的技巧,就是以Google Earth的貼圖功能,把PAPAGO提供的等高線地圖結合在同一平面上。

[材料及工具]
1. Google Earth x 1
2. PAPAGO PC豪華版 x 1
3. 影像處理軟體 (PhotoShop, Photo Impact..不拘)
4. 耐心三分
------------------------------------------------------------------------------
先來看看完成圖:
這是適合帶上山的平面圖: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這是適合預覽體會的立體圖:(通常行政區域的分界,都是利用山脈或河流等自然地形來區隔,如圖中的淺綠色,就是花蓮和南投的縣界。看得出來,正好是順著崚線走。)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實作方法]
1.先以PAPAGO預覽所需要的地區。使用豪華版的目的,是因為該版才有等高線地形圖。同時,為了讓圖面簡潔,建議把所有的景點顯示取消: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2.利用螢幕抓圖,複製到影像處理軟體來去背。PAPAGO裡原始的山區圖,是以深綠為底,淺綠為等高線。為了讓貼上Google Earth後能更清楚,在此我將深綠底圖清成透明。並且將等高線由淺綠改成白色。(我是利用PhotoShop的魔術棒工具,顏色容許度(Threshold)調成8,很容易就去背了)。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3.下圖左半邊是實際完成的圖(黑白格底圖表示透明),右半邊是為了讓各位易於看清等高線而暫放的綠底背景。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4.然後另存成PNG格式。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5.進入Google Earth中,加入一個影像圖層。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6.在Link欄位,指向剛才做好的圖。可以利用圖中的Transparency來調整它顯示在Google Earth上的透明度。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7.拖曳圖中的各項調整工具,來達成兩層影像對齊的目的。(必要時,需要隨時調深調淺透明度來觀察)。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8.最後,就完成了所需要的圖。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9.把Google Earth的地勢顯示功能(Terrain)打開,並調整到三維視角。再搭配百岳山頭的景點地標來對照,很容易就看出山與山之間的關係了。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後記]
在其它的應用上,我把全台灣的圖抓了下來,做成如下圖的行政區域圖。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當然,也可以看出三維空間。
[軟體應用] 當Google Earth遇上PAPAGO - 在GE上貼等高線地形圖

接下來,這些方法可以應用到不同行業的不同層面。譬如阿里山的林相,從山下的熱帶,亞熱帶到溫帶,用不同的色塊來表示....等等。
2006-10-28 11:30 發佈
WOW!這真是太神奇了. 馬上去試試!!
感謝樓主的分享. 現在才知道Google Earth有'terrain'這項功能.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