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是推出了自有的戶外機--PapaGO! S7
來個開箱照先

身為戶外運動愛好者,當然是會想要弄一台來看看囉
只不過這幾周於公於私都實在太忙了,忙得分不開身,一轉眼Sport 7已經躺在那邊兩週了

等我有空要把玩一番時,才發現早就已經有其他大大詳盡又專業開箱文
小弟不想浪費大家的時間,也修正了自己撰文的走向
小弟的戶外活動以單車為主,登山為輔,早期騎的是登山車
用Ram mount車架帶著Garmin 60CSx上山下海的幾乎跑遍了台灣各大公路
一開始外型粗礦的60Csx,可以搞定登山,也可以搞定單車旅行,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物
漸漸的轉入公路車之後, 深感60Csx在單車領域還是不夠專業
支援心跳表,回轉數感應器的Egde 305是我的第二台Garmin導航機
過了不久才知道Edge 305已經快要退役,所以又換了Edge 705
最後因為家裡的車用導航機ASUS A632漸漸不更新了,我乾脆又升級到1480
整套都是Garmin的,連PC上的City Navigator也可以通用,這才是便利!
從我的歷史來看,我真是一個標準的Garmin忠實用戶啊 (在這邊發文,會被鞭打嗎

我並不會特別去否認這樣的事實,東西好就是好,Garmin的確滿足了我各方面的導航機需求
但我還是樂於見到市場上其他廠商願意投入於戶外市場,這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都是好事
回到正題,Sport 7身上
Sport 7這台機子外型滿像手機的,從盒子側面可以看到滿詳盡的規格
巧的是他內建的是ARM 9 400Mhz CPU
這個CPU歷史滿悠久的,普遍存在於相當多的嵌入式系統,分享器,或是手機
作業系統是WinCE,但是規格沒寫清楚是哪個版本的WinCE,至少真的很像是手機啊

外殼並沒有什麼多餘的按鍵,就是左右各有一個按鈕
右邊的按鈕是電源鈕,按下去可以開機,開機到進入主畫面時間大約是30秒....

左邊的按鈕預設是建立地標的按鍵,按下去可以立即把目前座標記錄到我的最愛
我覺得這個一鍵儲存的功能滿重要的
有時發現新的景點,取水點時,快速的儲存座標才不會影響活動的進行節奏太多

尾部上面有USB插頭標誌的蓋子底下正是USB端子,很大的橡膠蓋子保護性不錯

背面照,一樣很簡潔,沒有多餘的設計,這樣也會使得密封性加強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電池蓋卡筍的上方有個螺絲孔,這是用來鎖定在背板上面的加強孔

電池室的設計看起來滿安全的,電池室四周有很深的溝槽,電池蓋四周也有設計柵欄來防水
這一點是有比我的60Csx好,但是當然比不上全密封的705,不過不能換電池的705,當然是有些缺點囉

這張特寫可以看到溝槽,以及我剛剛提到的背夾鎖孔

有針對水的耐候性,Sport 7標榜符合IPX 6 防動態水柱衝擊,嗯.... 好像還不適合放入水中測試
我現有幾台舊機子也都是IPX 7了,更別提最近購入的Pentax W90相機,他符合IPX 8的防水要求
不過有IPX 7以上,小弟我不認為就等於一定防水,小弟就有這樣的經驗
不需要丟進水中測試,我的60CSx就曾經在環島途中發生過電池室進水
那天剛過南橫大關山隧道後,就下起雷陣雨,我冒著大雨一路從2700公尺的大關山隧道下滑到寶來
我吃了不少雨水,真的是用吃的,臉上噴了不少雨水,等我到寶來時已經變成泥人囉
我安裝60Csx的位置,會吃到前輪濺起的水花,三四個小時下來,防水一樣破功
晚上清點裝備,損失一個馬表,60Csx電池室浸水,氣壓計失靈
幸好60Csx還是運作無誤,不過他也自此就變成我登山車的唯一馬表
欲知詳情可點閱小弟的文章
轉動在雲端上--8字形高山環島-Day4(霧鹿-南橫埡口-寶來)
不管是在單車旅行還是登山活動,機子的運動性能一定要足夠,才適合帶出場... 不... 我是說帶出去用
車架或是扣具的存在有其重要性,這是戶外機的一個重要指標
在下面的配件中,含有單車架+背夾一組,繫繩一組....

因為現在身邊沒有登山車,只好拿公路車先來試看看了
車架是由背夾+車架固定座所組成,加上螺絲鎖孔固定應該很穩
不過我還是喜歡像Edge 705這樣的作法
畢竟Sport 7本身並沒有比705大多少

固定座加上背夾之後,說實在我覺得高度有點高

還是先放張組合照好囉
固定座也不是萬向的,但應該可以像705這樣安裝在龍頭上
只不過螢幕可能要改橫置顯示

不過,介紹到這邊,我的試用之旅卻在這邊卡住了
原因就是下面這張照片.....
我是很想把他安裝起來,但是各位看官,這叫我怎麼裝下去呢?

沒辦法,看圖片Sport 7的確是只有登山車照片
我的公路車用的又是更粗的人體工學把,單車上路測試就只好殘念了
也因為已經有看到其他大大的分享,那麼導航的部份我就不做介紹了
我已經很久沒有使用過PAPAGO了,不太清楚現在介面演進的歷史
不過Sport 7維持了汽車導航常用的3D視角顯示
導航模式除了自行車模式與汽車模式以外,還多了越野模式
不過因為沒空帶上路,所以這部分恕小弟先行跳過了
接下來,我思考到我文章必須轉個方向
於是將測試文導入到我一直想要嘗試的戶外性能上
畢竟這麼多年戶外經驗告訴我,很多時候,耐候性要遠比導航機能來得重要
許多登山與戶外運動愛好者,都知道如何保護電子產品
但人在野外,很難預期你會遇到甚麼樣的天候
像是這樣的傾盆大雨,血流成河....噢... 我是說水流成河
20090725_松蘿湖之雨林大冒險
所以我期盼可以從他角度,其他思考來評估一個產品
接下來的介紹,就會偏向於戶外耐候性能...
已經睡著的人,可以醒了 ....

第一個測試是低溫高濕,測試工具就用我家冰箱吧
這個其實是有可以控制溫濕度的儀器可以進行測試,一般電器的工作溫濕規格多半是這樣產生的
很快地就把東西都清乾淨了... 因為.... 根本就沒東西啊... XD

【第一部分】
耐候性
Sport 7的工作溫度在負20度C~60度C之間,測試範圍就從這邊著手吧
查了我自己冰箱的說明書,應該是可以用來模擬測試一下
第一關是冷藏室,初始溫/溼度為24度C/64%

五分鐘後下降到21.9度C/60%

又過了40分鐘,再打開來看看,溫濕度來到3.4度C/57%

不過有點奇怪,畫面怎麼停留在這邊呢!!??
其實這個測試我做了兩遍,第一遍時沒有發現
但是第二遍時,才發現這個現象
螢幕像是有人按著滑動一樣,會自己捲頁
觸碰螢幕也變得有點遲緩,不太正常
不知是否為一個bug,或是觸碰螢幕本身在低溫狀態下的問題
第二關是冷凍室,冷凍室溫溼度為
這麼高的溫濕度,外表是一定會結霜的,但內部呢?
就像雪地中一覺醒來,水壺結冰那種滋味…..喔… 不… 我是說那種情境
機體外部防水很重要,內部一樣重要,而剛剛感覺觸碰面板已經有點異常了
不知經過一段時間的冷凍之後再開機,是否會引起其他問題
關於這個測試,雖然現實中山友都很有概念的會把電子產品收在帳棚內放好
但我還是想要模擬這樣的使用條件
延續上一個測試,我就直接把S7放進冷凍室了
乖~~~早上我醒來再帶你出來喔
目前溫溼度各為 5.9度C/79%,關機狀態
關機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低溫狀態下電池沒那麼持久
第二我要驗證可以在極低溫下開機
濕度很高應該是因為移動過程有預熱冷凝的關係

前晚十二點四十五左右放入,一早八點醒來,就去巡一下
趁還沒上班之前趕緊打開看看(其實這是我第二次做這個測試了,前一次沒做好)
溫溼度來到負16度C/??,挖咧...溫度計的濕度功能已經掛點...

完全運作無誤,但是觸碰面板感覺還是有點遲鈍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機體表面已經結霜了

從溫度計可知,冷凍室溫度約為負15度
從冰箱取出後,機體表面開始結霜,凝水


前兩個低溫測試後來我總共測試兩遍,都可以順利工作
只是第二次時觸碰面板有點異常遲緩,不知只有我這台這樣還是...

離題一下,其實第一次測試時我還不懷好意的用吹風機吹到溫度計呈現50度
很想把它操掛,不過看來也沒有發生故障請問
請出我家的吹風機,對著他們吹吹吹

溫度計有到52度,Sport 7本身應該也有40度以上了吧?
真可惜,忘記借一台紅外線溫度計

為什麼我去測試這些呢?
因為這些跟IPX 7比較無關項目,但卻是現實生活中我們比較會碰到的情境
小弟的Garmin 60Csx號稱IPX 7防水,但是氣壓計也還是一樣在大雨噴淋中掛點
因此我覺得戶外機的耐候性測試,還比較軟體面的使用測試重要一點
這也是我一直想做的
回到原本的測試,這個時候我發現一件驚人的事情
Sport 7定位成功了!? (大驚)

各位看官,這是我測試的地方,離窗口還有1公尺,離加上外邊陽台走道約80cm
這足足還有兩公尺啊!? 有那麼神嗎?
把手上另外兩台打開看看,過了1分鐘都還在天旋地轉咧… 哇咧!?
這倒是滿有趣的,不過這兩台都是相對很舊的機種了
改天拿我的1480來比較看看好囉


【第二部分】
定位收訊
定位與收訊是導航機一定要測試的項目,正巧之前的測試讓我感到很驚奇
很自然地就把這個測試納入,但是這方面的測試,小弟是自有想法
Sport 7搭配的是MTK定位晶片,與另外兩台機子的SiRF III相比,是新了許多
依照我自己的使用習慣,我倒是不是很在意收訊的衛星多寡
所以測試上,也沒有特別在這裡去紀錄,我的測試構想都是來自自己的實務經驗
根據我的經驗,我構思了幾種條件
第一是久未開機,然後重零開始定位的速度,不過這要等好多天,就暫時不測試了
第二是當日內用過,但是移動到其他地點後,重新定位的速度
第三在收訊不良處定位的速度
其他還有像是高速下的定位速度等等,一時無法處理
就先由這幾個構想來設計吧
為了進行第二部分測試,我早上九點把機子帶去公司附近,跟我家距離應該約20km
然後晚上約九點回到住處後,再騎著我的老豪漢到收訊良好的河濱公園某處開機量測定位時間

結果三台都很快就可以定到位,但是Sport 7開機太慢了,所以我無法確定有多快
不過開完機到看見主畫面約需44秒,此時所有機子都已經定位完成了

不過這邊可以看得出來Garmin的一項優勢--定位精確度
兩台Garmin的機種在精確度的部份都可以達到±2M,而Sport 7則是16M
姑且不論是不是作弊,至少Garmin號稱的3D定位是有他的根據
測試的時候,三台機子都是放在我的老豪漢儀表板上面
亮度都是開到最亮,頭頂有路燈,並沒有感覺出Sport 7螢幕的亮度,但他的確比較亮

第二個測試步驟是模擬收訊不良環境來檢驗收訊能力
測試方法是把機台放在我的書房窗邊
如前面照片所見,我的書房窗口外面還有陽台一片,陽台外面才是天空
手上的兩台Garmin在這個位子收訊會不太好
忘記從舊家帶1480過來,有點不太公平,因為1480的收訊能力遠高於我手上兩台機子
但也只好先這樣用舊機硬上了
基本上我測試了兩次
第一次就是10/6當晚從河濱公園回家後,於書房窗邊開機
Edge 705等了好久才定位,60Csx到影片結束都沒定到位
定位成耕所耗費時間各為
Sport 7: 33-44秒
Egde 705: 約3分鐘
60CSx: 超過5分鐘還是無法定位
從下面的圖片也可以看出Sport 7已經收到足夠的衛星數量
但是Edge 705還是不夠多,不足已完成3D定位


第二次測試是10/9下午,於窗台上開機,期間並未開機,所以定位時間拉長不少
下面這兩張照片可以看出,Sport 7的背光自動調整模式,會自動調整背光強度來節電
↓第一張是Sport 7進入省電

↓第二張是Sport 7以100%亮度運作,可以看出他還是比705亮得多

因為前次60CSx耗費太久時間,這次先排除掉了
或許相隔三日的關係,兩台機子所花費的時間都比上次多
但是採用新式天線的Sport 7還是佔了相當大的優勢
之前看過不少人為了這個在論壇上吵
我想SiRF III畢竟都是很多年前的產品了
好漢不提當年勇,就接受這個事實吧...

Sport 7表現依舊不錯,上一張照片是剛好定位成功時拍的,已經過了三分鐘
而雖然705在四分鐘後有定到位,但是精確度還是不太好

定位成功所耗費的時間
Sport 7: 約3分鐘
Egde 705: 約7分鐘
結果兩次都是Sport 7大勝!! 速度非常驚人
顯示以往SiRF III的強大性能差距已經不再,山友也不必太質疑非SiRF III天線的產品了
可惜據稱使用ST天線的Garmin 1480沒有帶在身邊,測試上是不太公平,畢竟SiRF III已經是舊產品了
不過Sport 7開機太久了,需要約30秒才可以進入主畫面,我認為戶外機應該是要針對開機好好優化一番才對
有機會回舊家我再補上1480的測試
第三部分
電池的續航力
規格上,Sport標示的是8.5小時,內建的是1050mah鋰電池
8.5小時以可攜式汽車導航來講,算很優秀
不過面對動輒10小時以上的戶外機,我覺得這方面是太薄弱了
測試上,導航與不導航的電力消耗應該會有段差距
有無開啟背光,有沒有記錄軌跡,軌跡量大不大等等都是影響因子
這邊就單純設定為原地不導航,以及背光亮度的測試
設定條件是加開背光方式,以低亮度模式驗證在同一地點(我家後陽台)可以持續運作多久?
測試條件資訊如下:
705的背光亮度設為45%(GPS軌跡記錄關閉),Sport7則設定為兩格(約50%亮度,GPS軌跡記錄開啟)
背光模式皆為恆亮
由下面照片可以看出,Sport 7的螢幕亮度高過705不少
下午五點二十開始測試

七點多檢查
Sport 7剩65%電力,705還有90%左右電力

九點多點查
Sport 7剩35%電力,705顯示大約剩80%

十點半檢查
此時Sport 7已經關機了
估計背光兩格下,最多可以使用五小時
一開始只想拿705對照一下亮度,所以沒啟動軌跡記錄
下一組測試會把705軌跡紀錄打開,這樣可以比較耗電力

所以後來又進行第二次耗電測試
這次705的背光亮度設為約45%(GPS軌跡記錄開啟),Sport7則設定為一格約25%(GPS軌跡記錄開啟)
背光模式皆為恆亮
六點半開始測試
Sport 7剩100%電力,705還有約80%左右電力

八點半的照片出了點問題,直接跳到十點半
Sport 7剩71%電力,705還有50%左右電力

十二點半檢查
Sport 7剩62%電力,705還有25%左右電力

由以上可以知道,以四小時來看
Sport 7背光一格耗電量約38%,兩格約65%
而705有無開啟軌跡紀錄的耗電則比兩倍要多一點
當然實際上路,還有諸多因子要考量,像是收訊好壞,導航與否
以上這些資訊就提供給愛好者參考參考了
像背光要多亮看這種事情個人喜好,我個人的705都是開啟5%背光
我認為這樣就足夠了,但路上還是可以看到許多車友,開著暴亮背光打開導航地圖爬中社
我想這個都是個人意願下的選擇
重點是螢幕很亮的Sport 7,其耗電性似乎還要優於705
只能讓我感嘆,科技的進步了,荷包內容物卻沒進步啊

---------------------------分隔線-----------------------------------------
總結
以這台機子的表現來講,我認為這是個不折不扣的汽車導航機戶外休閒版
他為廣大的Papago用戶提供了一個新的選項,可以用比較緩和的方式過渡到戶外機種
而不必像我這樣,汽車導航機是一種介面,而戶外機是一種介面,單車專用機又是一種
當然有廠商願意投入就是好事,看看能否刺激這個市場的生態
因為著墨在導航部分很少,上一次用PAPAGO是R12版,我需要時間適應這個介面

所以本次的分享,多半都偏重在硬體性能上
以目前所得到的結論來看,這台機子我會推薦給既有PAPAGO用戶
雖然擁有IPX 6等級防動態水衝擊規格,以及可更換的鋰電池(705的痛)
極佳的省電性,與既有PAPAGO導航的介面親和力
但在考量到配件的完整性,與周延性,可攜性,耐衝擊性
我想他還是比較適合輕度戶外休閒玩家
這個定價跟專業的機種存在著價差,我想這就是一個市場區隔
不過我認為,好的產品設計是要忠於人性
Sport 7若要抓住戶外玩家的心,還必須多努力一下
每個設計都有它的典故,重點是為什麼這樣設計
而不只是該有甚麼設計
由於延誤了不少時間關係,收集了很多照片與錄影檔
雖然還有很多軟體面的想法想做,但是我還是必須在此做一個段落,因為偶累了~

內容可能很跳脫常見的開箱分享文,還望大家見諒
歡迎各種指教與批評,但是大家要理性和平啊...

有機會再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