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TomTom Taiwan Map IQ Routes 論證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 TomTom IQ Routes 技術可以讓你盡量避開塞車路段, 能在路徑規劃上帶來很大的助益, 但有人真正去驗證它的 '功力' 嗎?

以下是小弟對於 TomTom IQ Routes 技術運用於 Taiwan Map 路徑規劃上的助益所做的實驗過程及方法, 目的僅是說明 IQ Routes 在 Taiwan Map 上並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實驗的機型為 TomTom GO 630, Navcore(導航核心) 版本為 9.134, 台灣圖資版本為 860.35 (2010Q4版), 測試的路徑為國道一號基隆端至高雄端, 全長 375km, 之所以選定國道一號全程做測試, 主要是在長達 375km 的路途上, 在一週七天, 一天 24 小時內, 它的交通流量變因很多, 也較能由實驗所得數據看出 IQ Routes 對於路徑規劃結果的影響.

起點: 國道一號基隆端入口.
TomTom Taiwan Map IQ Routes 論證

終點: 國道一號高雄端出口
TomTom Taiwan Map IQ Routes 論證

路徑規劃操作方式:
TomTom Taiwan Map IQ Routes 論證

一律以 "最快路徑" 規劃.
TomTom Taiwan Map IQ Routes 論證

特定的日期及時間: IQ Routes 規劃的結果和日期及時間皆有關, 所以此處必須指定日期及時間, 以確保實際數據的正確性.
TomTom Taiwan Map IQ Routes 論證

日期輸入
TomTom Taiwan Map IQ Routes 論證

時間輸入
TomTom Taiwan Map IQ Routes 論證

規劃結果
TomTom Taiwan Map IQ Routes 論證

以下所有的實驗數據皆是以上述方法所取得.

初步實驗的結果
TomTom Taiwan Map IQ Routes 論證

數據說明
1.因為 IQ Routes 是以一週七天, 一天 24 小時, 以每五分鐘切割, 將過往的行車數據加以統計分析, 所以在小弟的實驗中特別選定 1/24~1/30 (Monday~Sunday) 一週做分析, 而後面的 1/31 & 8/26 兩天謹是做數據驗證用.

2.上述的時間格式為 HH:MM, 例如 B3 該欄為 04:27, 表示為 4小時 27 分鐘.

3.第三列為 IQ Routes 關閉下所取得的數據, 一整週皆為 04:27, 確定 IQ Routes 關閉下, 路徑規劃所得的時間皆相同, 表示此時路徑規劃是依圖資內道路預設權重計算, 和預期結果相符.

4. 1/24 06:00(Monday) 該欄為 04:16, 小弟特別選了同樣是星期一的 1/31, 在 06:00 所取得的數據同樣為 04:16, 另 1/28 18:00 該欄為 04:22(Friday), 特別以 8/26(Friday) 18:00 取得該時間, 同樣為 04:22, 此處足以證明, IQ Routes 確實是以一週七天的方式紀錄做循環運算.

5.上述空格處因時間有限, 並未取得所有實驗數據, 另測驗的時間也是以間隔三小時 (00:00, 03:00, 06:00...) 的方式測試.

初步實驗的結果
從基隆端到高雄端全長達 375km 的路途上, 一週七天, 一天 24 小時, 上面所取得的實驗數據, IQ Routes 影響的時間差異不到 10 分鐘 (最多 04:22, 最小 04:14), 另外 IQ Routes 開啟或關閉, 影響也不到 15 分鐘, 在淩晨出發和較擁塞的上下班時段出發, 從基隆到高雄預估所需時間也相差無幾, 平日和假日的預估路況也都相近, 請問 IQ Routes 真正有在 Taiwan Map 上發揮作用嗎? 還是 IQ Routes 所賴以運作的行車數據, 根本取樣數不足?

IQ Routes 技術更多的說明
2011-01-24 1:2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論證


這是在傻問傻答嗎?
還是在作搞笑話題?


拿一條起點到終點是一直線的高速公路做實驗
沒有親身去跑...只是在機器上作模擬計算
and...1月24到1月30是未來式............有意義嗎?!

任何一個常跑高速公路的人都知道
從台北出發..一台時速120-140的車從你身邊超過...而且沿路不斷在超車的車...到了高雄的時候還是遇到那台車
why?







3618 wrote:
拿一條起點到終點是一直線的高速公路做實驗
沒有親身去跑...只是在機器上作模擬計算
and...1月24到1月30是未來式............有意義嗎?!
...(恕刪)


小弟只是用科學的方法去論證, 而不是 3618 兄所提的 '感覺' IQ Routes 真的發功.

小弟不敢說了解 IQ Routes, 但至少我用數據來支持我的論點, 前面的實驗不外乎試著去 '了解' IQ Routes 到底是如何計算的, 而對於 IQ Routes, 3618 兄的見解呢? 還是您一貫所提的, "經常跑某段路, IQ Routes 真的很聰明, 讓你省下時間?", 你能夠提出驗證的方法去支持您的論點嗎?

至於你所說的 '未來式', IQ Routes 整個技術的要義本來就是用歷史行車紀錄, 來輔助 '未來' 的路徑規劃, 所有用汽車導航的人, 系統所建議的路線不都是 '未來式' 嗎?

我承認前面的實驗方法比較粗糙, 因為並沒有一週七天, 一天24 小時, 每五分鐘將 IQ Routes 所計算所得的數據全部 dump 出來, 但由前面的實驗, User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 IQ Routes 根本就對於基隆到高雄此段道路沒有幫助, 小弟的猜測是數據真的太少, 以至於 IQ Routes 根本就無從參考. 不然不會出現一週七天內, 每天的數據都相差無幾, 只要稍具常識的人都曉得, 從基隆開到高雄, 淩晨出發和白天出發差異的時間不可能不到 10 分鐘.

今天不管是 TomTom 將從眾多 TomTom User 透過 TTH 所搜集到的行車數據交給 Tele Atlas 做統計分析, 或是 Tele Atlas 將 IQ Routes 所需的行車數據交給 TomTom 時, 兩邊的工程師難道沒有想過或是去驗證這個數據真的有參考價值嗎?

----------------------------------------------
你提的腦筋急轉彎:"任何一個常跑高速公路的人都知道
從台北出發..一台時速120-140的車從你身邊超過...而且沿路不斷在超車的車...到了高雄的時候還是遇到那台車
why?"

小弟很好奇, 答案是什麼? 不要說高雄, 可能不到台中就跟不見了 :-)



FB: Pctine

3618 wrote:
這是在傻問傻答嗎?還...(恕刪)

恩~我也這麼覺的...一條直直的高速公路,能期待有什麼規劃?
建議還是在市區尖峰時間去測試比較實際一點..
原來我太帥 wrote:
恩~我也這麼覺的...一條直直的高速公路,能期待有什麼規劃?
建議還是在市區尖峰時間去測試比較實際一點..
.....(恕刪)


特別挑一條筆直的高速公路, 就是要讓系統規劃單一的路徑, 這樣才能驗證得到的數據是否合理, 如果今天您自行開在道路上, 得到的只是單一的數據, 是無法驗證的? 另外這個實驗的結果不是要推翻 IQ Routes 這項技術, 而是要去佐證 TomTom Taiwan Map 裡面 IQ Routes 賴以計算的行車數據取樣數不足而且不合常規.

小弟這麼比喻好了, 你每天上班都走同樣的路, 今天 IQ Routes 告訴你, 因為我有過去數個月眾多 TomTom 網友分享的行車紀錄資料, 所以可以幫你分析, 到底走那一條路比較不會塞車. 結果 IQ Routes 告訴你, 不管你淩晨出發或早上八點出發, 都走同樣的路, 預計到達時間實際上沒有多大的差別, 而且平日出發和假日出發也沒有很大的不同, 那麼你不會覺得有問題嗎? 何況小弟測試的路徑是長達 375km 的國道一號高速公路, 從最北端一直開到最南端, 比你真正上班的路途長了幾十倍, 在這麼長的路徑上, 每天及每個小時出發的流量都可能不同, 竟然發生每天 or 每隔三個小時 IQ Routes 規劃出來的結果都差不多?

FB: Pctine


原來我太帥 wrote:
建議還是在市區尖峰時間去測試比較實際一點..


Pctine大 我也是覺得測試尖峰時刻的市區可能比較有效

如果規劃路徑整個都是國1的話 我的經驗是 就算塞車路段每一段約3公里 以平均時速2-30來說 繼續走國道還是有可能比走平地快

之前測試的區段是台中工業區 不過大概是 出入口就那三四個而且都離蠻遠的 沒其他選擇
所以IQ Route試不出來
diomax_ker wrote:
Pctine大 我也...(恕刪)


IQ Routes 技術的整個概念非常簡單, 它就跟我們一般人的 '經驗法則' 一樣, 今天假設從台北市到竹東, 大致上可以選擇的是一高, 二高, 或是省道, 一個人每天開車來回, 大致可以知道在那個時段走那條路較不會塞車, 但這個是一個人的經驗, TomTom IQ Routes 它只是集眾人的經驗, 對路徑規劃做出更佳的預測.

在前面的例子大致有三條路線(一高,二高,省道, 共三條 routes), 小弟前面的實驗只是把更多影響 IQ Routes 計算結果的因素去掉, 僅選擇一條路徑來做, 當然可以同時三條路徑都做, 但僅單一條路徑就可以證明 IQ Routes 在台灣圖資上北一高上並沒有發揮作用.

小弟之前是拿建國北路圓山交流道口至林口這一小段路來驗證, 因為這個交流道在上下班時非常容易塞車, 結果以路徑規劃下去驗證時, 發現一般時段和上下班時段, IQ Routes 計算出來的數據都相差不多, 當時認為這段路或許才 20~30km 或許取樣數根本不足, 才會進而用整段國道一號來測, 但得到的結果仍然讓人不解. (小弟在 2F 的測試的時段實際上不少部份也都是國道尖峰時刻, 另外測試的重點並不在於 IQ Routes 會不會捨國道走省道, 而在於 IQ Routes 預估的時間的合理性, 如果預估的時間不符合經驗法則時, IQ Routes 如何判斷走其他路徑更佳呢?)

或許網友可以提出另外的路徑測試, 以您認為那一段路足以驗證 IQ Routes 確實 smart.
FB: Pctine
3618 wrote:
拿一條起點到終點是一直線的高速公路做實驗
沒有親身去跑...只是在機器上作模擬計算
...(恕刪)

親自去跑更沒意義
只跑一次您無法比較省了多少時間
多跑幾次還是無從比較,因為每次路況都不一樣
當然有人可以主張有錢有閒跑很多次然後取平均值
沒錯!這就跟電腦模擬是差不多的意思...

3618 wrote:
任何一個常跑高速公路的人都知道
從台北出發..一台時速120-140的車從你身邊超過...而且沿路不斷在超車的車...到了高雄的時候還是遇到那台車
why?
...(恕刪)

小弟應該算是您說的常跑高速公路的人
但是實在不知道您表達的意思...
莫非真是腦筋急轉彎?
提供小弟能想到的答案
1.他被條子逮了
2.他當天胃腸狀況不好,一直到休息站找廁所
3.因為我也開120-140,沿路不斷超車跟著他
4.我們約好在高雄碰面
5.他的車在高雄"顧路"了
........................
pctine wrote: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 T...(恕刪)

建議 pctine 大大再測短程的市區看看....
畢竟長程能走的不外呼是一高或二高...
而且平均速度誤差不會很大....如果是市區...
差五到十分鐘就差很多了!!
Max-Ha wrote:
而且平均速度誤差不會很大....如果是市區...
差五到十分鐘就差很多了!!
...(恕刪)


其實在高速公路上不要說幾百公里, 光是平常北部新屋至五股段, 常在開的人就曉得那個實際車速差是不是非常大. 不過 Max-Ha 兄的建議小弟會再做一次實驗.

ps: 突然想到, 你會不會閉關太久, 很久沒有在 TTU 見面了.
FB: Pctine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