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Garmin的老客戶了,C320陪我走遍台灣美國,60CSx是我騎單車或到日本自助旅行的好幫手。當然我也體驗到Garmin的超級服務,幫C320換電池換壞到的吸附式車架。Garmin除了郵費沒收過我一毛錢。更別說剛把他升級到8.62。只是幾個禮拜前,另一個Garmin的慕名者敲破我的車窗把他借走了。同一個社區同一個晚上所有在車上的GPS都不翼而飛。說不難過是騙人的,但是又能怎樣?
幾經爬文,選定Nuvi 765入手,PxHome的二十四小時寄送果然厲害,很快的就拿到了。新的機器,就像各位大大說的:藍芽怪怪的,觸控也不是挺準,每次輸入密碼都得小心翼翼。但是整體的畫面編排,軟硬體的更新,證明Garmin這三年多沒在睡覺(C320已入手三年半了,現在連丫拍都沒人賣了)
最令我驚訝的是通過雪隧時,我想各位大大應該都習慣GPS進入隧道或地下停車場時,就會傳來晚娘的聲音:失去衛星訊號!接著原本的指標三角形就變成問號。原本GPS的定位原理本來就須暴露在開放空間中。但是我發現Nuvi765在車輛進入雪隧時,以上狀況並沒有發生。距離目的地的讀數持續更新(畫面左上角),右側的交流道里程數也繼續隨時間縮短,相關地形畫面也不斷更新,連路過的北宜公路也沒少。更懸的是隧道內的測速照相都準時告知。唯一有問題的只剩畫面下方的車速及所需時間,彷彿就定格在進入隧道的那一剎那,不再變動。接下來又比較了所有中和以北的隧道,發現都不再會失去訊號了。我不認為是Garmin做了什麼硬體大改變,因為當車子快到頭城端,或回程快到坪林端時,失去衛星訊號的聲音還是會想起。
請教各位大大,是政府或哪個機關提供了某種載波讓Nuvi 765 可擷取並正確顯示相關訊息?抑或是有什麼特殊方法讓GPS不再靠老美的衛星就能正確顯示?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