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不想將導航機吸於擋風玻璃的信念,當時自己做了一個簡易車架貼於儀表板上方,有興趣的可以回顧12年前PO 的這一篇。
爬文過GARMIN DRIVE 52 之後,必較多人詬病的是電阻式觸控與螢幕解析度低,但經過這幾天的試用,我個人覺得好像沒這麼不堪,此價格的產品已能滿足我的使用,且性能大大超越我上一台的TOMTOM,這還有什麼好挑剔的,哈哈。
![[DIY] 3D列印簡易固定架 for GARMIN DRIVE 52](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04/mobile01-ecfb381f9584c37f94a21de0fe4778fc.jpg)
由於GARMIN 的吸盤尺寸不同於TOMTOM,因此必須重新繪圖並透過3D列印製作新的固定架。
列印時間約100分鐘,沒有打磨直接噴漆 (就是個懶~)
![[DIY] 3D列印簡易固定架 for GARMIN DRIVE 52](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04/mobile01-68eb5c7552dde6e34daf6608df6db642.jpg)
吸盤與固定座之間有預留泡棉材厚度,這樣緊配才不會鬆動。
![[DIY] 3D列印簡易固定架 for GARMIN DRIVE 52](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04/mobile01-8df6a8e623970c38555c4f88d29bb916.jpg)
固定架底部使用3M VHB雙面膠黏貼於儀表板上,要特別留意安裝位置需遠離安全氣囊的做動範圍這點很重要。
![[DIY] 3D列印簡易固定架 for GARMIN DRIVE 52](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04/mobile01-02271eda4a050b18aa770c84ee4d203e.jpg)
我個人始終認為圖資才是導航機的真正價值,希望這台能再陪我服役下個10年。
![[DIY] 3D列印簡易固定架 for GARMIN DRIVE 52](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04/mobile01-0c1fbfc00044e79bab61154d83df9e6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