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前最新檔案格式是gpx, gpi檔兩個, 前一代的gdb, mps檔則逐漸減少使用, wtr, pcx檔則已經淘汰掉了!
2.gpx檔案資料可以與其他廠牌GPS分享, 能納入waypoint(航點), track(航跡), route(航線)三種資料, 但是航點傳輸到Vista HCx上有1000個的限制, 這是因為此資料存取僅在機台上運作, 無法取記憶卡取用, 必須改進存取方式才能打開數量限制. 可是MapSource儲存檔案居然無法產出gpx檔? 怪了!
3.gpi檔案則是容納POI(興趣點)的最終檔案, 檔案置放在記憶卡中的Garmin/POI/目錄下, 可同時放入多個gpi檔, 還能輸入高達38000個以上的興趣點(美國網友經驗), 此外還能進行分類, 警示距離(接近時嗶叫), 警示速度(超速時連續嗶叫)的設定, 相關製作(需要csv, mpx檔提供原始資料)與軟體POI Loader可在 http://www.garmin.com.tw/support/download.htm#mapsource 取得說明, 因此gpi檔案能彌補1000個航點的限制, 值得山友應用.
4.gdb檔案則能納入waypoint(航點), track(航跡), route(航線)三種資料. 但是mps檔案僅能納入waypoint(航點)一種資料而已, 上傳機台時還是要注意1000個航點的大限, 當然在PC上使用時不會受到影響. (這點很怪, 因為獨步山林間就是用mps檔分享航跡與航點的? 需要與客服再確認.)
上面是與Garmin男性客服愉快對談後的紀錄, 希望對大家分享資料時能找到最佳檔案格式, 後續他還會告訴我gpi檔相關規格, 如: Vista HCx最多可容納多少gpi檔, 多少興趣點, 多少個次目錄? 有無雙層目錄? http://www.gpsinformation.org/penrod/poiloader/poiloader.html 有最豐富的興趣點建立的使用經驗.
不知道什麼原因Garmin出了nuvi系列機種後,跟Mapsource的應用漸行漸遠.先是將Mapsource上的Real Time Navigation功能移除,而以"nRoute"獨立出來;接下來要備份興趣點時,需要以開啟檔案的方式去開啟特定路徑下(\garmin\gpx\)的gpx檔,更詭異的是,同樣的nuvi系列有的是"current.gpx",有些卻是"waypoints.gpx",不熟悉的人還真是難以適應. 真不曉得Mapsource的兩個按鈕"從裝置上接收""傳送至裝置"放那裡幹什麼.
Mapsource這樣好像被自廢武功一般,我覺得Garmin應該將POI loader的功能整合到Mapsource裡面,不管你欲新增或刪除資料;不論是航點,航線,航跡,或地圖或自建興趣點.....blah blah,編修好後按個鍵就會update了,這樣是不是親和多了?
http://tw.myblog.yahoo.com/garminti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