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上軌跡的截圖
第一張圖,距離在5.99Km位置,高度175.6m,級別顯示-255%
第二張圖,距離在6.05km位置,高度184.8m,級別顯示24.6%
距離相差60m,高度9.2m,但是級別卻相差很大
實在搞不清楚級別的意義是什麼?
謝謝!


tpda wrote:
非常感謝ROBERT大大的圖表解釋,終於解決我一直疑惑的問題
原來級別是兩點間的坡度,所以只有一點顯示的級別是無意義的囉!
那我覺得只有單一點的時候不應該顯示級別才對,這樣很容易誤解
tpda wrote:
經您這麼說明我現在才知道有這麼方便好用自動顯示坡度的方式,我以前一直Mapsource用手工方式來計算坡度,
Basecamp某些方面確實比Mapsource功能多了不少!
Mapsource 沒有顯示級別的功能
ROBERT 27 wrote:
其實還是有意義的,沒指定區間的話,他就以單一點所處的兩個航跡點間來做顯示。
兩個航跡點間任何位置都是同一個級別,因為斜率一樣。
tpda wrote:
ROBERT大大,不好意思,關於您說的單一點還是有其意義這點我還是無法明白
以我第一欄的圖在5.99km,高度175.6m那點,級別是-255%,這是如何計算的?為何會超過-100%?
因為級別是%百分比為單位,照理講不可能超過+-100%
再以下面一張圖為例子
第一點 6.03km,高度179.9m,級別26.4%
第二點 6.12km,高度192.3m,級別-48.6%
兩點的級別(坡度) 192.3m-179.9m=12.4m
得到級別(坡度) 12.4m/90.9m=13.6%
以上可以理解
但是我還是搞不清楚第一點和第二點的級別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您說單一點所處的兩個航跡點來計算的意思是指一條航跡裡面的每一個航跡點嗎?
tpda wrote:
如果是的話,第一點的位置前一點是高度是178m,後一點高度是180m,我不知為何高度沒有小數點????
距離因為可能只有差個幾m,而航跡屬性因為超過km,因此無法觀察出小於幾十公尺的變化
好奇怪,為何Basecamp在計算級別時高度可以讀到小數點?我看航跡內容還是顯示整數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