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上次寫完這篇帥氣的outdoor好伙伴 Garmin fenix GPS手錶,因為當時沒有借到fenix所支援的相關ANT+感測器,有不少網友反應沒測到這個功能有點可惜,希望能看看實際搭配使用的情況。所以之後就立刻借來了三個外接的ANT+裝置,分別是心率監測帶、計步器與外掛溫度感應器,並寫這篇文進行開箱與補充說明。

後來持續使用fenix的這段期間,對於一些常用的功能算是越來越上手了,日常生活也都改成完全戴著這只錶,因為是黑色與金屬材質所以搭配衣服上來說並不會有太突兀的感覺,個人認為算蠻好搭配;而到目前為止也確實沒有發生大家所擔心的霧氣狀況,根據了解台灣之所以會比較晚上市,就是因為Garmin方面為了要修正這個問題。關於fenix手錶本身的基本功能之前已經介紹過,就馬上來看看這次借到的3個主角吧!由左至右分別是心率監測帶(Premium heart)、計步器(Foot pod)以及外掛式溫度感應器(tempe),外盒的包裝設計都很簡單乾淨。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首先看到的是心率監測帶,包裝裡面包含了一條固定帶、一顆感測器還有一本簡單的多語言說明書。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計步器的部分包裝拆開後,可以看到裡面有一顆計步器(含小架子)、一顆電池以及一本多語言說明書。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外掛溫度感應器的部分,包裝裡面的內容物跟計步器一樣,有一顆感測器(含小架子)、一顆電池以及一本多語言說明書。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如果一次全部使用,除了手錶之外,就會有這幾樣感測器戴在身上囉。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再來看看手錶與ANT+裝置連結的部分。第一個先看到心率監測帶的設定,首先要先把心跳帶戴上,帶子上有註明固定在胸口上的左右位置,避免搞錯方向。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帶子上方有個提示的標誌,戴上之前要分別在帶子的三個地方沾一點水,再做配戴的動作。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確定把感測器固定在胸口之後,接著就操作手錶進行配對的動作。第一步先找到設定裡的ANT感測器選項。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接著找到心率監測帶的項目。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最後就選擇開啟進行配對。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實際測試時,在第一次配對的時間花了比較多一點,大約要30秒左右,配對成功後錶面的狀態就更新成已連結。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再回到主功能頁的地方,就可以清楚看到目前的心率囉。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在運動前先設定好個人的身體基本資料,包含年齡、身高、體重與性別;完成之後接著設定心律區帶。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心率區帶的設定,第一個先輸入最高心率,而關於最高心率的定義在網路上找了一些資料,發現普遍的計算方法都是用220扣掉實際年齡,如果實際運動時心跳超過算出來的數據,就要記得緩和當下的運動,因為超過對於心臟的負荷會過高。如果是以我個人的例子而言,今年29歲所以計算出的最高心率為191,就在錶上輸入191。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輸入完最高心率後,接著建立心率區帶數值,數值共分成5個部分,每個區帶為身體帶來的感受與效果都有些不同,這個說明在fenix原文說明書裡面有,就大略的翻譯如下表讓大家參考一下。
區帶 達到每分鐘最大心跳率的% 身體主觀感受 效果
1 50-60% 緩慢輕鬆的速度,規律的呼吸。 初級的有氧訓練,減少壓力。
2 60-70% 舒適的速度,略深的呼吸,還能夠交談。 基礎的心血管功能訓練,是好的復原速度。
3 70-80% 中度的速度,交談會更困難一些。 提高有氧代謝能力,最佳的心血管訓練。
4 80-90% 速度更快開始有點不舒服,呼吸更用力。 提高有氧代謝能力、界線以及速度。
5 90-100% 衝刺的速度,無法持續太長的時間,呼吸吃力。 無氧與肌肉的持續力,增強力量。


看完上表說明後,接著繼續設定心率區帶從5到1各區間的的最低心跳值。我一樣以個人的最高心率分別計算出各區帶的最小值,從區帶5到1分別是172、153、134、115、96。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設定完個人的心率區帶後,另外可以設定心率的警示提醒,在運動過程中當心率過低、過高或是心律區帶有改變時,就能得到直接的提醒。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配對完心率監測帶後,接著設定計步器,一樣在ANT感測器選項裡面,找到計步器的選項。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預設是關閉切換成開啟。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我剛才已經配對過心率監測帶,但這次要配對計步器時卻發現一直抓不到,後來再翻了一下說明書,說明書上寫第一次配對時,要離開其它感應裝置20公尺...後來就先拿掉心率監測帶並離開到比較遠的地方,果然一樣大約不到30秒的時間就配對成功。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手錶上出現已連結後,在室內實際走了幾步試試看,在主功能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目前當下的步頻了。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最後看到的是外掛式溫度感應器,操作與前兩個感應器相同,一樣在ANT感測器選項裡面,找到溫度感應器的項目。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預設一樣為關閉,接著選擇為開啟。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一樣的步驟先離開其它的感應裝置20公尺,同樣的不到30秒時間就配對成功。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在進行配對之前,有先看了一下手錶內建的溫度裝置,當下測出來的溫度是28度,配對成功之後再看一次溫度可以發現室內的實際溫度為25度(這種天氣能待在冷氣房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所以外接溫度感測器可以避免掉體溫造成的溫度落差。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所有的裝備都配對與設定完成後,就來實地進行運動的測試,這次運動測試是慢跑,場地選擇在學校的操場,一圈的長度為200公尺。一共進行了兩次慢跑,第一次是開啟GPS模式,第二次則切換成室內模式進行計步器的測試。實際慢跑結束後,再一起把運動的數據上傳到Garmin Connect網站上。

首先看到第一次開啟GPS模式的慢跑詳細資料,總共跑了2.40公里。在Garmin Connect網站上,因為單次運動的資訊頁面內所包含的資料很多,怕截成一張資訊內容會太小看不清楚,所以把資料分成上下半部來看。先看到上半部所提供的資訊如下─

‧摘要資訊:距離、時間、平均步速、高度增加、卡路里、平均溫度
‧詳細資料:時間、移動時間、經過時間、平均步速、平均移動步速、最佳步速
‧海拔高度:高度增加、高度減少、最低海拔、最高海拔
‧心率:平均心率、最高心率(心率部分提供的相關資訊後面會做比較清楚的呈現)
‧溫度:平均溫度、最低溫度、最高溫度
‧地圖
‧計時相關資訊的圖表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下半部可以看到的資訊如下─
‧計時圈(自動計圈的分段資訊):分段、時間、距離、平均步速
‧天氣:溫度、體感溫度、風力、濕度
‧裝置資訊
‧海拔高度圖表
‧心率圖表
‧溫度圖表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再來進一步看到心率的部分,剛才在上半部的地方心率資訊有三個項目可以做切換檢視,分別是bpm、最高%以及區帶,在點選功能時下半部的心律圖表同時會做切換。分別如下:

‧bpm資訊,可以看到整個過程各時間的心率走勢,一開始熱身時心率都在一百以下,開始慢跑後心率就開始往上增加了。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最高%的呈現方式,可以看到這次跑步絕大多數的時間心率都超過最高心率的54%。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再來看到心率區帶的部分,一開始前兩分鐘左右都在熱身所以區帶落在1左右,從3分鐘之後開始慢慢跑,後來心率就都維持在區帶2以上,最後一圈慢走舒緩,所以區帶又開始往下降回3左右。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這次慢跑測試因為有開啟自動計圈功能,距離設定為200公尺,所以點擊資訊最上方的分段資料按鈕,可以分別看到各圈的詳細資訊,除了速度相關的資訊之外,還有平均心率與最高心率,下方也有直接匯出CSV的功能。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最後點擊右上方播放器的按鈕,就可以用動態的方式看到這次的慢跑軌跡、高度變化、總時間、總距離、高度、速度、溫度,右下方也可以看到心率的變化,個人覺得Garmin Connect網站裡面這個動態的功能還挺有趣的。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第一次慢跑測試是使用GPS模式進行運動紀錄,第二次慢跑時則將GPS功能關閉,切換成室內模式進行計步器的測試。我這次慢跑測試穿的鞋款是adidas的boost鞋款,這款鞋子因為鞋墊下原本就有設計感測器的凹槽,所以就直接塞進去裡面,但如果你的鞋子沒有感測器凹槽,就可以使用附的小固定架穿過鞋帶進行固定。所有步驟一樣先用手錶搜尋計步器,因為之前已經配對過,這一次再搜尋時速度就加快了不少,很快就能開啟計步器裝置,心率帶當然也繼續戴著。

實際跑步時雖然沒有開啟GPS,但因為有計步器,所以原本設定的虛擬配速提醒功能一樣會進行提醒,最後一共跑了1.29KM,把資料上傳後因為頁面資訊太多,一樣分成上下兩部份來看。

首先看到上半部的資訊如下─

‧摘要資訊:距離、時間、平均步速、卡路里、平均溫度(跟有GPS模式相比缺少高度增加)
‧詳細資料:時間、移動時間、經過時間、平均步速、平均移動步速、最佳步速
‧海拔高度:高度增加、高度減少、最低海拔、最高海拔
‧心率:平均心率、最高心率
‧溫度:平均溫度、最低溫度、最高溫度
‧地圖(但因為沒有GPS所以沒有地圖軌跡)
‧計時相關資訊圖表
‧踏頻:平均跑步踏頻、最高跑步踏頻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下半部可以看到的資訊如下─

‧計時圈(自動計圈的分段資訊):分段、時間、距離、平均步速。
‧天氣:溫度、體感溫度、風力、濕度
‧裝置資訊(缺少海拔高度校正功能)
‧海拔高度圖表(沒有GPS無法取得高度資訊)
‧心率圖表
‧踏頻圖表(配戴上計步器後才有的圖表)
‧溫度圖表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接著一樣點擊主頁右上方的分段資料功能,可以看到各圈的相關資訊。因為沒有開啟GPS,所以缺少了高度增加與高度減少這兩項資訊,但多了平均跑步踏頻與最高跑步踏頻這兩個項目。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最後一樣使用播放器的功能,很明顯上面缺少了高度變化與軌跡這兩項資訊。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再來看到外掛溫度感應器的部分,這次跑步我都把溫度計掛在鞋子的錶面上。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實際測量當時的溫度是28度。
Garmin fenix GPS手錶 搭配ANT感測器實測

雖然fenix這款手錶,產品應該是定位在GPS相關功能所延伸出的戶外活動應用上,對於三鐵運動項目的相關進階功能可能沒有這麼完整(尤其是游泳這個項目),但是在運動時也能支援心跳帶以及計步器與踏頻器,如果對於運動部分的需求只有慢跑與騎單車,其實fenix搭配ANT+感測器後,所能提供的功能與資訊也不算少。而且這次測試,實際使用起來與手錶配對的速度不會太慢,實際運動時的操作方式也算容易,有運動手錶需求的朋友可以做個參考,不過如果是有更進階三鐵訓練需求的朋友可能就要再多做比較囉。

以上就是這次的ANT+感測裝置補充測試,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出!

謝謝大家。
2013-05-31 9:46 發佈
詳細的介紹,讓人好想買喔.....
我還是跑步初學者,很擔心買這麼多東西之後會後悔
我是水瓶子,請叫我瓶子,英文是叫不出來的啦,我什麼都沒掌握好,如今我能做的就是抓住騎單車的這快樂時光

ytldylan wrote:
詳細的介紹,讓人好想...(恕刪)

一般跑步上搭配心律帶就可以了,計步跟溫度算是進階的資訊
看了這些功能好齊全,想請問那兒買!?
想買卻沒地方可買
好悲慘的情況~~~

沒跟上預購就只能望穿秋水啦~~~

PS.這文章丟到慢跑區域應該會比較多人看,也比較適合
我是水瓶子,請叫我瓶子,英文是叫不出來的啦,我什麼都沒掌握好,如今我能做的就是抓住騎單車的這快樂時光
知道什麼時候上市嗎??? 滿感興趣的!!
史提芬‧吳 wrote:
上次寫完這篇帥氣的o...(恕刪)

各位大大

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價格資訊

預計要到月底可能才有價格並開始販售
我最近想換手表 所以有考慮這隻 請問~

我帶這隻手表(用他的心跳帶) 騎腳踏車 EDGE800 可以接收心跳數據嗎?
或者說 我有EDGE800 的心跳帶 還需要再買心跳帶?
謝謝~
007leeed wrote:
我帶這隻手表(用他的心跳帶) 騎腳踏車 EDGE800 可以接收心跳數據嗎?
或者說 我有EDGE800 的心跳帶 還需要再買心跳帶?

心率帶是通用的,我用Forerunner 405的去配對一樣可以使用(舊版心率帶)
所以心率帶只需有一條即可,但訊號應該只能一對一顯示
SUUNTO的ANT+心率帶與計步器,似乎與Garmin的不相容~

我測試是這樣,其他人也是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