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Quest至今一週,看討論區上發表的朋友並不多,不知是否表示此機冷門?
這幾天和Quest的相處,稱得上是「耳目一新」,對之前使用SP和PPC來導航的我蠻新鮮的。
本來想用Ximage抓一些圖下來,無奈這軟體抓不到我的Quest(應是我不會操作吧),
所以抱歉沒有圖片,看看文字想像一下吧,圖文並茂的精彩文章留給對GPS有研究的大大
,比讓我這新手來胡說一通來得好!
我是從PPC/SP跳槽到Quest去的,所以很多觀點是在兩者間比較的,不足處請補遺....
我當初會選Quest,其實有兩個原因:
1. 體積與防水防震:汽機車雙用,且我有騎自行車,Quest比C320適合放自行車上,
又比60CS適合上汽車使用。
2. Garmin! 在這裡潛水一陣子,心中對Garmin產品的癢需要出口宣洩....
Quest的定位速度相當快,首次開機約兩分鐘便定到位了。收訊能力相對我的GSR-238來
說較差一些,但晶片世代不同,這是非戰之罪。第一印象是螢幕真的很清楚,在陽光下依
舊清晰可見,這點對野外使用很有幫助,加分!
至於路徑規劃,Quest能在小路導航,即使是無名道路也能走,小弟家住中部鄉下,一些僅容
一部汽車通過的田間小路Quest竟然也有顯示,並且能準確快速導航,這點比起我之前用的PPC
系統好多了!
Quest沒有觸控螢幕,所以輸入中文的時候需要靠十字按鍵上下選擇,所幸軟體會自動留下
能用的注音組合,少按不少冤枉鍵,雖沒有直接觸控來得快,但也不慢了。隨時按下目錄鍵
就會出現該模式相關的設定,如導航中會增加航線設定選項,可隨時手動重新計算路徑。
至於規劃速度,這是我比較有毛病挑的地方,但是考量到它體積小且省電,若還要求CPU快,
就有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遺憾了.....我今天由南港橫科上二高的交流道開始規劃,
目的地是彰化縣的我家(住交流道直下馬路旁一公里),規劃竟用了十多分鐘!
(不知是否移動中的關係,在房間試若沒移動約兩分鐘)
平常使用大約都在三十秒到兩分鐘內規劃完成,不過規劃中地圖的顯示有時會LAG,
畫面一片空白,只剩代表汽車的箭頭在移動,等計算完成後地圖才會正常。
另Quest可以設立中途點254點,且可以設定迴避路段(可先行輸入,規劃時再選擇要不要迴避)
沒有測速照相警示與休息站功能(這對我也不是很重要就是了)
還有其他朋友有使用心得的,歡迎接力下去~
你的情況看起來比較像定位有誤差,Quest把你定位到高速公路下的咖啡色小路去了,
而不是以你在高速公路上判斷。我的經驗是Quest的規劃雖然有時會繞路,但法規沒有大問題,
所以大膽下此結論。
我這幾天用Quest也會出現這種情形,在高架式道路上若是下方有行進路線相同的小路,
有時會定位到小路上。我跑台76的東西向快速道路,就是橋上橋下道路平行,每次都定到下面小路上,
所以我人在橋上準備靠右「下」交流道,他卻要我靠左繼續行駛去前面更遠處「上」交流道,
因為Quest就把你當作在下面小路,當然有此狀況啦.....
路線規劃的合理性只要不要用「最短距離」而改「最短時間」,大部分都能得到相差不多的結果,
而定位這問題GPS只要上這種立體道路都一樣慘.....
話說回來,我也有開啟鎖路功能,之前的Mem or Roadeasy搭配不論是Hicom 303或是GSR238,
都不至於定偏得那麼「規律」,或許我加外接天線能有改善也不一定。
(前檔沒貼隔熱紙,一般收訊約五到七顆)
www.polodeluxe.idv.tw/blog/?cat=11 喜歡鋼筆的朋友請進
11/8(二) 台北-台北聯絡道-北宜高-坪林出口-北宜公路-宜蘭-蘇花公路-花蓮-海岸公路-台東
11/9(三) 台東-南迴公路-高潮快速道-中山高-高雄
11/10(四) 高雄-南二高-仁武-南二高-永康-南二高-中埔-南二高-中二高-台中
11/11(五) 台中-中彰快速道-中二高-烏日-中二高-中彰-中山高-大雅-神岡-中山高-中彰-中二高-清水-中二高-北二高-台北
因為公司的配送商都在郊區(田裡一棟倉庫),所以無名路的功能真的不錯...
在神岡鄉時,車車已經沒油了,它帶我們走無名路走到加油站真是感動...
三天下來,除了一直以為我們在橋下走,叫我們轉彎的狀況外,還差強人意..
不過沒接點煙器就不會"說話",有點美中不足.(沒辦法一起接測速照相警示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