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竟然用聯發科晶片!!

我在想...
今天Garmin如果使用的不是台灣的IC
應該不會有這麼多人幫"非Sirf的IC"說話才對
反而會團結起來罵Garmin用廉價IC來促銷


Garmin會用MTK的IC除了因為Sirf的官司外
最重要的應該就是costdown
否則760(促銷9900元的) 765是不可能賣的這麼便宜

我們公司也是設計GPS IC的design house
所以我們也會拿其它公司的IC來比較測試
在一般的情況下
MTK的感度確實是比較高
但......
當遇到multi path的情況時
MTK的穩定度相對是比較差的
也就是比較容易暴衝或是亂飄
當然這種暴衝或是亂飄情況發生機率還滿小的
Garmin應該在評估價錢與穩定度下 覺得還可以接受
所以就在Costdown的壓力下決定用MTK了

我又在想....
再過一陣子
也許又會因為要Cost down(那時也許765一台只賣五千元)
Garmin會把MIT改成MIC
到時不知會不會又有人出來"不爽"
哈.....
Timber Wolf wrote:
小笨賢被吐槽又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恕刪)


沒錯~~~

吐就來吐..... 偶沒差!!


400T的防水你測試過嗎? 用看的準嗎?...(恕刪)
當你實際看到機子時.... 看的就知道了!! 不用下水去試!! 保證輸60CS系列!!
還有那個LCD也怪怪的... 感覺半穿透式LCD, 或許顏色多.畫素高.... 但透視性沒有60CSX好!!
........用哪家的LCD呀!!

Google Earth 本來就很好用!! 是你們不會用而已!! 愛爬山的別忘Google Earth喔!!
Mapsource的軌跡 呼叫 Google Earth... 更是好用!!

關於usb充電... 偶承認是偶誤以為電池格數回復, 以為真的有充電!! 偶承認我失誤!!!

居然新機子... 定位沒有超越60CSX , 還變更爛.....真是越來越墮落!!
至少人家60CSX不用校正高度計... 只要衛星夠多夠強... 久一點自己修正完高度... 準度依然夠!!
高度超過2000m, 又有一點峽谷.... 不好定位!! 高度也差很多!! ...我不要說是那台!!

另外......... WPL-1000 我就送人了!!
空曠處居然高度計完全不準!! 哪家晶片呀~~~



Wein001 wrote:
Garmin會把MIT改成MIC
到時不知會不會又有人出來"不爽"
哈........(恕刪)
我第一個不爽~~~~~ 想辦法再蒐購60CSX不然怎辦!!


就像燒錄機一樣, 越來越便宜, 然後越來越爛!! 重點想買好的剩PLEXTOR!! 但是也不是以前的PLEXTOR了!!
TEAC更不用說了~~~
小笨賢2 wrote:
沒錯~~~
吐就來吐..... 偶沒差!!


小笨賢2 wrote:
Google Earth 本來就很好用!! 是你們不會用而已!! 愛爬山的別忘Google Earth喔!!
Mapsource的軌跡 呼叫 Google Earth... 更是好用!!


禮拜六難得同樂會

說真的!
我不認為您愛爬山
不知您爬了幾座?
可不可以把您爬過的山岳的Google Earth拉出來看一下呢?
為何認為Google Earth與登山有關?

要不要去看一下Google Earth台灣山區的空照圖,只能說慘不忍睹,糊成一團(以玉山為例).
衛星空照與三角點的相對角度,會造成影像與三角點偏差,您認為準嗎?
就像您在Google Earth所看到101大樓塔尖與實際位置是有偏差.

小笨賢2 wrote:
居然新機子... 定位沒有超越60CSX , 還變更爛.....真是越來越墮落!!
至少人家60CSX不用校正高度計... 只要衛星夠多夠強... 久一點自己修正完高度... 準度依然夠!!
高度超過2000m, 又有一點峽谷.... 不好定位!! 高度也差很多!! ...我不要說是那台!!


您有Colorado 400T?
比較過2者收訊程度了嗎?
沒有的話不要自己[認為]
高度計的部份,請您再....再把自己的60CSX了解一下,免得有一堆人吐槽,謝謝!!
台灣技術也是很強的
請多支持國貨
外國的月亮是沒有比較圓的
技術也是很強的 Reverse Engineering , D-layers 技術品質還是有差那麼一點 , 當然國貨還是要支持的
我爬過五十幾座百岳包含三段縱走
數十座中級山
用Google Earth來看航跡確實還不錯
我的60csx跟朋友的400t比起來
我覺得兩台定位都很好耶
小弟的BT-Q816也是MTK的晶片, 我不覺得有甚麼不妥的地方勒

在自家陽台頂上有遮蔽物的情況下抓到的衛星也很多



有圖有真相
偶沒有400T.... 只是摸過.看過.聽不熟爬山朋友說過!!

高度計是這樣啦!!
個人認為........
GPS高度( A ) + 氣壓計高度( B ) = 顯示高度( C )
A... 緩慢
B... 快速
當B不變動時 , 就靠A的移動平均值 = C

程式故意把GPS高度變化 變的緩慢, 用來解決高度亂跳問題~~
當氣壓變化時... 馬上變更顯示高度!!

其他的.... 好用不好用 !! 見仁見智!!
我可以買貴一點(2萬多)... 但是東西要好一點!! OK!!

支持國貨... 呵呵!!
我只支持好的東西!!

對了... 聯發科 星期五跌停鎖死, 愛國的請直接用行動支持, 買個幾張吧!!
還有... 主力進出台銀居然沒有買進耶, 國安感冒糖漿.... 好像不愛服用!!
kitutaro wrote:
台灣技術也是很強的
請多支持國貨
外國的月亮是沒有比較圓的


偷偷的告訴你
台灣的"月亮"很多都是由外國買來的
所以乍看之下是一樣圓的
哈.....希望你能聽得懂
小笨賢2 wrote:
偶沒有400T......(恕刪)

氣壓計才是優先吧!所有的傳統的航空高度計都是氣壓計,只是需要調整當地海平面氣壓值
就算用標準氣壓29.92 不修正,GPS的高度數值也不見得會比氣壓高度計來的精確

搭飛機時最明顯,明明飛到3萬尺了,60csX還顯示7000尺,就是因為壓力的關係

準備要買Oregon了,透過關係可以買到1萬出頭...

期待中..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