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avip wrote:
google的預測比較合理...
27km/hr就是平均速度,因為你總是有一定機會停紅綠燈,把停等的時間期望值加上後就該有這種結果....
--
如果你是老闆,正準備要出發去展場發表產品
你問司機大概多久能到展場
然後司機回答你"不考慮紅綠燈跟路況,用最高時速走要XX分鐘","我會隨路況再做修正"
你會滿意嗎?
司機一定不會這麼會答 (司機會把紅綠燈狀況加進去) ,
但是如果碰上大塞車(車禍或交管...) , 你會把罪過加在司機頭上嗎 ?
如果要導航機改變計算方式其實很簡單 ,
把一般道路限速打 7 折計算 , 那就會更接近實際 (maybe 8 or 6 , 5 折...)
但一般道路也有分容易/不容易塞車路段 , 市區路段/郊區路段等等 ,
對導航機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分類
再者導航機如何知道路線規劃時(還未前進行駛) 駕駛人是熱血車手還是龜行忍者呢 ?
(光是這兩個就可以把同一條30 分鐘路線跑出 5 分鐘上下的差異了,更別題上下班時間了)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 高速公路看板上有旅行時間 (那個會依車流資訊調整的)請問那個一定準嗎 ?
(每個人開車速度不一 , 有人開 90 , 有人開 110) , 有無可能兩台車(90 vs 110) 到達時間有差異呢 ?
連高速公路那麼單純都不準了 , 您要導航機在 "一般道路" 也計算準確 ,
那不是強人所難嗎 ?
再一個例子 , 各位每天上下班走同樣路線 , 再熟悉不過了 ,
可是有人敢保證 , 每天到公司門口一定是幾分幾秒嗎 ?
為了打卡不遲到 , 不是都會預留個 5~10 彈性時間 , 不是嗎 ?
(如果 30 分鐘車程抓 5~10 分誤差時間 , 這樣也算 "非常不準確" , 不是嗎 ?
自己每天走都抓不定時間了 , 要導航機隔空計算 , 會不會太強求了 (一台就幾千塊給你用 5 年)
同樣上班路線走 365 遍 , 都會有很多種時間組合 , 不是嗎 ?
(太離譜的狀況除外 , 30 分鐘上下班路程,慢一點跟快一點可能會差到 10 分鐘)
(全台灣幾千,幾萬種路況組合 , 如何分類呢 ? 如何能正確計算呢 ?)
如果導航機能在路途中持續更新到達時間 , 這樣就很好了 ,
初期的規劃時間 , 只是給個參考而已 .....
完全依賴看那個參考資訊 , 只有遲到的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