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推出STP 2610時,也很心動,但心想功能其實也跟PDA+GPS差不多,卻要多花3萬元,終於還是忍住,以後陸續推出c320、Nuvi3**都忍了下來,Tomtom 710跟著出現了,還是圖資及一些操作習慣的問題讓我再度採煞車,現在又陷入Nuvi660的長考的痛苦中,時時得提醒自己,已經習慣了PDA+GPS導航,只要花少許軟體的錢就可以經常享受升級的快樂,專用機的升級久久才一次,那麼敗下去的理由是什麼?
我一直記得當初買GPS V T時所聽到的話,『當你有了完整的手持機以後,你絕對不會再使用GPS Mouse+PDA+導航軟題這麼麻煩的東西』,但真的是這樣方便嗎,只怕要自己去體會才行。或許有人會說東西好不須時常升級,一直再升級表示原本太濫了,但真的是這樣嗎,只怕也要自己去體會才行。我承認我有Garmin情結,但要我花錢再去買類似功能的東西,那是必須考慮再三的,除非哪天有突破性的設備推出。
話說回來,假若一開始就遇到Garmin 3**,那早就下手了。
當然Papago也有它的優點, 導航畫面資料詳盡, 景點豐富, 價格低廉等等, 要投資多少小朋友在導航上就看個人的取捨了.
早買早享受 晚買晚後悔 不買不高興
目前的GPS 對我來說是有興趣東西,我也沒有對它有很高的期望.如前人說"十次有九次準確就夠了"!
之所以會有不信任的感覺全因為當我將GPS 給路痴的老婆要用時,它的準確性就受到老婆的質疑?
甚至將他帶入危險(如市區內常常說"重新計算") 原本路痴的她已經很害怕到陌生的地方,經過多次的"重新計算"及引導到不是很好的路況.她的手會緊張,方向盤會出亂轉.很容易有些意外發生.
經過她給我的反應.我認為安全是最先考量的.所以GPS就放入倉庫了!
謝謝大家的意見及建議! 而且也提供了很多的情況,讓GPS 發揮的地方,可知確有其實用性.
不過我還是要回到我的主題問:
GPS 的 Price/Performance ?
我有需要花NT$ 18,500 僅為了特殊情況使用,而且一年可能使用到的次數不到兩次?
說個故事給大家聽:
Jim Rogers 是一個投資家,有一次騎機車及一次開車環遊世界的經驗.在他開車環遊世界的過程中他也買了GPS 車用導航.但是使用經驗不是很好.他的做法是:
到一個城市先找台計程車作導引,他的車子跟在後面,這是最快且最安全的做法!
對台灣的路大致上我差不多都有點概念
用上導航的機會其實有一大半的成分在於瞭解狀況
包含預估到達時間(說真的,還不算太差,沒有遇上塞車的話)、目前位置(雖然沒有PPG來的清楚明白)、提醒(不會開車開到忘了下交流道!不蓋你,就是有人會這樣,還不止一次)
實際導航來找地點的機會並不是非常高
但是如果駕駛換個人...我家那個路痴+電子白癡
這可好用了....簡單操作、畫面簡單明瞭、導引還不算太差,足以讓他到他想去的地方
我想,這就值回票價了
另外,c320的收訊並不如Sirf StarIII那麼好
造成你一直重算路徑可能是收訊不好造成定位點不準
因此,我想,你應該想辦法加強訊號(例如加裝外接天線)
我目前是使用AR-10感應天線
因為我的隔熱紙太好了,把該檔的跟不該檔的都檔光光了
所以不用天線,c320一點信號也沒有
給你參考
在我前往西安前,我也先買了地圖研究路徑,但是到了西安(城市),就是全用C320了
我對GPS的認知是....
1.在你熟悉的區域:他是拿來炫的
2.在不熟悉的區域:最好是搭配地圖,或是完全依導航指示,或許會繞路,但是一定會到達目的地
所以現在有機會就建立航點,以後可以給老婆用,這樣老婆就不需要傷腦筋記路了,看路況就好了(因為他正準備考駕照),
這樣會安全一點
大陸的Garmin,賣的比台灣貴,也比當地其他廠牌貴;但是,說實在的,真的還滿好用的,只是地圖更新的速度比較慢,相上海有些新開的路,就來不及及更新-----畢竟大陸太大了(門牌號的選項是沒用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