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台可以顯示倒車顯影的Garmin...
一直以來我都是在加長的後照鏡上加掛一個3.5吋小螢幕,
倒車的時候手動打開電源就可以看到倒車顯影。
其實這樣都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就是出在於螢幕小了些,啟動時須要手動開螢幕電源。
所以在我看到同事的3590可以顯示輸入影像,而且螢幕還是五吋的!一整個無法克制~
考慮了2天就去敗了具備底座+Video In的3560。
其實我一直很想買Android系統的,但是符合我需求的只有3590,但,有點貴
最後仍捨棄了3590,而且我不愛那個紅色的框....= =
回正題~
1.我入手的3560(無行車記錄器)
開箱就省略了~比起我上一台510,配件實在少的可憐...

2.開箱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測試一下倒車鏡頭
買之前就有稍微了解,好像視訊線很難買,為了不因為買錯線而搥心肝
所以我先照版上前人教的土炮了一條3.5mm AV-in。土炮的方法容後說明。
看到鏡頭拍攝的畫面顯示在5吋的Garmin上,真是感動~

3.但是土炮的線用了幾天後,我發現取下導航時
底座上的線頭十分醒目,突出一根非常的礙眼
所以我又另外去找合適的線,終於在FSC上被我找到這種1對3,且3.5mm是L型的,av端子為母接頭
長度又短,完全符合我的需求。

4.比較一下就知道差別了
由左而右依序是一般的3.5mm, 我自己土炮的av-in, 網路買來的1vs3 L型

5.經我測試後,Garmin底座接受的訊號為最底層的2極
研判一般的3.5mm無法使用是如下圖,插到底時,會變成短路。
而我自己土炮的方式就是讓線不要插到底...所以我加了條束線,讓接點剛好落在下圖中箭頭指的位置。
而1vs3的則剛剛好是跟Garmin底座的極性是吻合的

6.底座接上線材後的模樣

7.接上鏡頭測試也沒有問題!

8.覺得挺好玩的拿去接有線數位電視盒,也可以顯示~(不過好像沒有辦法輸入聲音?)
或許可以找個便宜的數位電視盒,就可以裝在車上變成有線電視了~

9.比一比就知道為什麼我要另外買線了...
因為如果不是L型的...線材真的突出得很醜很醜...而且還鬆鬆的(因為沒辦法插到底)
能找到L型的線材我真是超感動~

10.線材測試後,實際裝上車

11.倒車測試,自動切換~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整合功能阿~~~
不過切換畫面有點頓...大概打完R檔後約1~2秒才會出現畫面,有點小掉漆
希望Garmin可以改善這一點

12.拆下導航,留下底座在車上,託L型1vs3的福,看起來清爽十足!滿意~

13.我是下車就會收起導航的人,偏偏Garmin又沒有送任何收納袋(嘆)
所以我又去網拍買了一個隨身硬碟收納袋,剛好密合,讚。

3560使用心得
我是心得,讚從Garmin 510開使用,後來換了PadFone就一直使用PadFone的Garmin導航
PadFone的導航模式與3560差異不大,操作都比510更直覺(搜尋YouTube 3560有新一代的UI介紹)
而3560更多出語音聲控,這功能真的大推,因為準確度有一定水準。
我現在都用語音來控制亮度、音量、喜愛點的導航。行駛中操作導航變得輕鬆很多也更安全。
另外對我的影響就是,不用在把手機放在中控台上面曬太陽了,
也不會因為螢幕太小、打字鍵盤太小、
常按到Home鍵、電話來就被中斷等...一些手機導航共用的先天性瑕疵。
3560提供的SmartPhone Link也有很大的便利性,與手機連線後,就可以帶入航線上的交通訊息
以及可以顯示高速公路的路況攝影畫面。

比較可惜的是,沒把高工局的路況訊息和車流狀態圖帶進來,有點浪費了SmartPhone Link的特色
航線上的交通狀況顯示也不是很清楚,警示的狀態只有一個小icon,航線軌跡塞車的部份也不夠醒目。
操作的部份,我覺得階層都太深入了,多了好幾次按按鍵的動作。
常常選單選完要一直按很多次上一頁才能返回主畫面,頓時希望有Home鍵..
再來有一點就是連線的狀況,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一樣
我的New One在SmartPhone Link連線後,如果下車或是熄火結束連線,下一次連線時候SmartPhone Link與手機都無法自動連上,需要手動將SmartPhone Link停止再啟用。
感覺連線上不是很Smart? 還是只有我的會這樣呢?
題外話..有發現個Bug...
往墾丁台26線到楓港與南迴交叉口的路段,因為高架聯絡道已經蓋好了
所以台26可以直接銜接南迴;但是我要去墾丁,明明可以繼續直走阿,甚至指標也是『恆春』直走
但3560硬是要我上高架...要帶我去繞一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