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請問MIO是台灣自創品牌還是中國的? 客服語音是大陸腔@_@

原來連這麼單純全球分工,大家都可以扯出那麼多不同話題.....

GeorgeS wrote:
不, 我覺的移到印度...(恕刪)


看來不少國際商人以及台商不這樣認為

其實中國大陸和印度的優點不同,而且印度自我保護主義很重
不知道這篇會不會被鎖或被砍,多少講一下俺同事去大陸出差、公司任用大陸 RD 看到的現象....

某大間設計公司之前在台灣招不到研發人才,只好去大陸大量找人;首先,他們請來的大陸研發人員(小弟只接觸IC design,其他就不曉得嚕..) 很難管很難用,什麼北大清大的都一樣,十個有八個不是程度問題就是心態問題,僅有少數幾個工作態度好、程度也好的。

因為他們程度好的,只想快點跳去錢更多的外商,忠誠度其實比台灣的工程師差多了;程度差的,多數的事情都要台灣的同事幫忙弄好,他們只負責按個鈕執行,不管大小問題就寄 mail 弄到全公司都知道,說是台灣的同事的 bug......這樣誰受的了...

結果是只要負責帶大陸研發人員的相關同事或主管,到最後都自動離職;問了兩三位同學在不同公司、去大陸設研發中心的結果,都是差不多的;當公司高層那些丁丁發現真相,有能力的 RD 跟主管們都被其他公司挖去嚕。

所以以研發來說,多數公司還是比較倚靠台灣的工程師,不用你很聰明,只要聽話、老實又肯幹才是重點。



但是以基層的工作人員,結果又不一樣了。

工廠的工作人員,沒有很強的技術背景,跟台灣的勞工比較,除了時薪低超多(時薪 3 元人民幣上下)之外,人家願意不休假、常加班來賺錢,因為都是算時薪的....不做就沒得拿....

不管政治跟政黨因素,如果我是工廠老闆,我也去大陸設廠,只是哪天可能會跟國外某廠牌一樣,被爆料是黑心工廠吧~就算是他們自己要加班賺錢,別人也會以為是我壓榨出來的~


所以台灣目前的優勢在哪裡?

我個人是覺得除了發展高科技,最好觀光業跟服務業要發展的更好。

傳產的話,如果不走向精緻,很容易會被大陸的取代掉....

有技術性的,也要記得別傻傻的被騙去大陸,本身的資本額如果不夠高、沒錢買通對岸官員,加上你沒人家奸詐,製造出如上面網友說的優良的投資環境,隨時有可能被大陸的官員連同地方勢力吃掉的~
平埔番 wrote:
看到這種不尊重人的發...(恕刪)



不知道那裡不尊重了
人家受的教育認知就是如此
何必那樣了
pandoor wrote:
这不单是因为大陆的劳动力比较廉价 更是因为政府主导的良好投资环境和安全保障


又是一個被大陸政府.洗腦美好前景的阿六仔

大陆的劳动力比较廉价-> 這佔了90%

政府主导的良好投资环境和安全保障
-> 有去過的都知道..這只是口號...有多少中小企業的台商設的廠在那有規模後被設計理由吃掉的
VIP的台商變成可悲的台留...在朋友間..時有耳聞...

平埔番 wrote:
看到這種不尊重人的發...(恕刪)


不是中華民國台灣省嗎?我記得金門是福建省...

ANYWAY 這是題外話,吵這個沒什麼意義....
很开心这么多台湾同胞能够发起这样的讨论,讨论越多,两岸了解就越深入;讨论越多,你们就越发现大陆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她现在已经变得富足、上进、开放、宽容了,这么多台湾企业涌向大陆就是一个明证.
其实,不止是台湾,正如上面很多位朋友提到的一样,很多的国际化大企业也已经越来越把重心移向大陆。我相信,大陆会抓住机会,越来越好,咱们都会越来越好。
最后引用一句大陆一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再引用一句古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但愿大家都不被台湾无能的“政府”所迷惑....

ps:我很喜欢lenovo、acer、asus,她们是我们的骄傲.
去大陸投資其實真的有非常大的風險
最先到大陸投資的日本跟新加坡就得到很大的教訓了 不過大家還是得去
只是得先搞清楚遊戲規則
認識一個在大陸有三家分公司的老闆 有時候常常抱怨那邊的員工非常難教育
問他為什麼不回台灣 他只感慨的說 台灣現在國際觀越來越窄 除了政黨惡鬥
至少對岸是集權 只要跟一個政黨玩遊戲 而不用去應付兩個政黨
大家又不是吃飽了沒事幹 明知道對岸風險高 還一直往那邊跑
熱鍋上的螞蟻?
如果說當老闆的都想往外跑 那真的是老闆的錯誤?
Kevincat wrote:
台灣的內需市場跟韓國日本能比嗎無言
日本現在是有很多製造移回國內
但那僅限於高科技 而且是以國內銷售為主
國際線還是重心在大陸
硬要去說台商沒良心那真的無言
因為之前連聯合利華的工廠都移到大陸去
現在幾乎民生必需品很多都是大陸生產的
就算你跟著政府一起打嘴砲 能阻止這個趨勢嗎
而且這些商人還不都是台灣人(包含一堆被稱為是綠色商人的...)
現在有哪個賺錢的老闆會批評企業外移的
還不都是領薪水的上班族在批評
台灣真的已經被政治教育到沒有自省能力了嗎orz


嗯,個人挺認同

台灣的生機有很大部份是受到意識型態阻礙

另外,越來越多國際企業去大陸,不單因為大陸目前工資較低廉(注意,工資比大陸低廉的國家也是有的),因為還配合市場,考慮整體競爭力,投資環境等

國際企業和台灣政府最大不同的地方
前者看到大陸的潛力,亦相信及協助大陸進步
後者只是為了政治利益和一些莫明其妙的自尊心,以為大陸不會進步...

企業家看到的不單是「現況」,還會看到「進步」和「潛力」

另外越來越多公司會把客服設在大陸,因為大中華地區最大的市場在大陸,優先服務大市場地區對企業來說本來就是理所當然

Kevincat wrote:
台灣的內需市場跟韓國日本能比嗎
日本現在是有很多製造移回國內
但那僅限於高科技 而且是以國內銷售為主
國際線還是重心在大陸...(恕刪)

事實上是這樣嗎?

日本的內需市場很大沒錯,韓國呢?不過就是台灣的兩倍。

韓國貨還是以外銷市場為主,外銷的產品大多是 Made in Korea。

韓國廠商有投資中國、在中國設廠沒錯,不過生產的產品大多是以銷售中國市場為主,而台灣廠商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卻是以歐美日台等先進國家的市場為主。如果台商在中國設廠,生產的東西也是銷售中國為主的話,那我沒話說,事實卻完全不是這樣。

更何況,經濟規模兩倍於台灣的韓國,對中國的總投資額遠小於台灣,韓國投資中國佔全部對外投資的比例也遠小於台灣(台灣的對外投資有近七成是投到中國去)。

再來說到日本製產品,限於高科技嗎?

錯!在日本本國生產的傳統產業才多咧!日本是個講究達人精神的國家,各行各業都有忠於自己的工作、致力於生產最好產品的企業與個人。除了高科技產品以外,幾乎生活上所能接觸到的產品,日本國內都有生產。

不要說那是因為日本內需市場大!台灣也買得到各種各樣的日本製雜貨。到高級一點的生活用品店,Made in Japan 的生活雜貨比比皆是,甚至有標榜全部日本進口日製產品的店,從鉛筆、小迴紋針、掛鉤、毛巾、到杯子盤子,任何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東西,通通都有日本製的。那台灣製的呢?很抱歉,買不到,那些台灣廠商幾乎都跑到中國去了。

為什麼人工成本這麼高的日本,所生產的這些不具備任何技術門檻的小東西可以在台灣有市場,而人工成本比日本低很多的台灣,卻一堆人認為不趕快去中國就會活不下去呢?

台灣生產的產品品質已經不輸給日本貨,為什麼台灣廠商卻願意把這種重視品味、重視品質、重視安全、重視環保而願意多付一些錢的高階消費市場讓給日本人賺,然後自己跑去跟中國人搶這種沒利潤沒品質又傷害地球的低階市場呢?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